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梧桐苑,上房。

    看着马氏眉头遮不住的愁绪,初瑜挥挥手,将丫鬟婆子打发出去。

    因这边有家宴,马氏午饭后便过来,在李氏房里陪着摸了半晌叶子牌。后来,初瑜见她面带愁苦,便寻了个由子,带马氏过来说体己话。

    “是在担心宁府老太太那边,还是为了旁的”初瑜问道。

    在她心里,左住、左成兄弟虽赶不上天佑、恒生两个,可也是当成自己孩子一般,自然是喜欢孩子们和和美美。

    马氏低下头,道:“媳妇有些担心现下家里才多少人口,去了老宅,一大家子人”

    初瑜拉着她的手,道:“你是长媳又是长嫂,需要艹心的是多些可也不必太小心,拿不定主意的就问松哥儿,他拿不定主意的,自会找你小叔商议。若是他们兄弟两个都为难的,后边还有我们这些长辈不管是松哥儿兄弟两个,还是你们小妯娌两个,也是娇养大的,不用学做那小媳妇受气包、有什么委屈忍着什么的”

    马氏点点头,愁绪却难消散。

    初瑜心里叹了一口气,她晓得马氏的难处。

    马氏是前年冬天过门,中间过了两个年,虚算的话已经是进门三年,至今无孕,同当年的自己一般无二。

    他们没几个月就要搬入宁家老宅,要应对的是个看似敦厚的宁老太太,还是随之而来的各色族人姻亲,若是不能夫妻齐心,保不齐就被钻了篓子。

    马氏不仅是他们夫妻的义子媳妇,还是世交之女,真要小两口起了嫌隙,那两家长辈都要跟着艹心。

    可没有孩子,马氏就没有底气,长久下去,迟早要出纰漏。

    想到这里,初瑜站起身来,打开炕柜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只绸布包。

    她打开绸布包,里面是个巴掌大的小册子,推到马氏跟前,道:“虽说你不开口,可是我晓得,你的心病还是孩子。心病还须心药医,我也是女子,晓得你的难处,想必宽慰的话,你从各色长辈那里也听了不少,我就不浪费口水说起来,当年我进门后,与你一般情景,也是四处求子宫里传出来的方子、民间偏方,还有些都笼在这册子里,你拿回去,想要试的就试试,不想试的权当长了份见识”

    马氏起身,双手颤抖着接下,看着那簇新的墨迹,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哽咽道:“太太”

    初瑜拍了拍她的手,道:“好孩子,快收了泪,要开开心心的花朵般的年纪,可不兴老愁着脸,好运气都给愁没了你就安心当你的大奶奶,不用有的没的都担心。就算那边老太太以祖母的身份赐人,你也不用担心,且让松哥儿去处置。他要是真敢收房,不用你背后抹眼泪,老爷也饶不了他。我同老爷最是疼闺女。你可不仅仅是咱们松大奶奶,还是我们的好侄女,我们在后面给你做主。快笑一笑,饭时将至,你小姑差不多也要到了,咱们还要去老太太那边”

    马氏听到一半,眼睛已经发亮。

    见初瑜言辞振振,她只觉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

    虽说同宁老太太见面的次数有限,可是她能察觉出老太太不喜自己妯娌两个,尤其是问过他们两个娘家与曹府的渊源后,老太太口中虽夸着她们妯娌两个,可却没了亲近。

    马氏并非是想要同宁老太太亲近,只是怕她来者不善,毕竟是嫡祖母的身份。

    自己进门三年无出,又是个大把柄,才心里辗转担忧至此。

    现下初瑜既给了准话,她心里就踏实了。

    那边虽有嫡祖母之名,对丈夫与小叔却没尽过抚养之责;这边虽只是义父、义母,可却有十数年的养恩。丈夫心中,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会功夫,天慧已经到了,见母亲的大丫鬟春霞、春雪都站在廊下,就放缓了脚步。

    “太太,姑娘来了”春霞一边挑帘子,一边扬声道。

    “快进来”屋子里传来初瑜的声音。

    “有劳春霞姐姐”天慧对春霞点点头,而后示意随行的丫鬟留在外头,就进了屋子。

    姑嫂二人见过,初瑜抬头看了看地上的座钟,唤春霞进来,吩咐道:“打发人去看看,老爷与几位爷回来没有”

    春霞应声下去,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进门回话:“太太,老爷同松大爷、柏二爷回来了,正在老太太房里说话;大爷、二爷刚进院子,正往老太太房里去”

    初瑜点点头,道:“我寻思着,这个点儿他们差不多也都家来了”

    曹府向来是三餐,夏曰天长,晚饭就相对晚些。

    初瑜带着天慧与马氏,去了兰院。

    刚进院子,便听到上房传出一阵阵笑声。

    初瑜的脸上添了笑意,马氏疑惑不已。

    不是说义父带着几位爷在给老太太请安吗既有义父在,即便不是待人严苛的,可小辈们也不当如此放肆。

    这时,便听天慧低声道:“定是我二哥在给老太太学笑话呢几位哥哥里,只有二哥不怕父亲”

    马氏晓得这是专门解释给自己听,感激地点了点头廊下有丫鬟侍立,见众人来了,有的往里传话,有的掀帘子。

    听说初瑜来了,除了李氏与曹颙外,其他人都起身恭迎。

    天佑他们四个年长的不说,长生与天宝叔侄也。

    饭时将至,待孩子们给初瑜请安后,李氏便打发他们去更衣。

    因是家宴,两桌就都摆在兰院上房。

    女眷这桌设在西次间,男人那桌设在东次间。

    天宝已经七岁,便不再随着祖母安坐,而是去了东次间。

    初瑜专程将马氏带着,李氏何尝看不出是宽慰她去,这会儿仔细看看马氏,果然精神了许多东次间。

    除了天宝年岁还小,不觉有异外,其他人都晓得,老太太的接风宴才没几曰就又设“家宴”,定有什么说法。

    长生望了望哥哥,看了看几个侄儿,又反省了一下自己江南一行的表现与这几曰在东府私塾的用功,心里踏实,吃起饭菜来也觉得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于康熙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雁九并收藏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