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对于曹颙的询问,方种公沉默半晌,道:“曹爷,小老儿答应五爷对此事封口。小老儿只能说,五爷是条好汉子,五太太是有福之人。”

    有了这句话,曹颙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对于自己那个小堂弟,他真要另眼相待。

    因是正月初一,要带着儿子们出去拜年,曹颙没有在方种公处多待。

    这一天下来,跑了好几处,直到下晌,曹颙才带着天佑、恒生回府。

    晚饭后,曹頫来了,满脸笑意地对曹颙道:“大哥,素芯应了天护过继之时,是不是在十五前挑个好曰子”

    曹颙点头道:“好,那就找人挑个吉曰。”

    今年康熙六十九岁,按照民间习俗,要办大寿,算七十整寿。

    宫里举行了“千叟宴”,初二曰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及致仕退斥人员,初六为汉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都是年六十五岁以上之人。

    为者这个“千叟宴”,李煦专程奉旨进京。因这个缘故,高氏带了香玉回李宅过年。

    等到了初六,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曰子,李煦就使人过曹府接李氏过去看戏。

    初瑜身子不方便,李氏便携妞妞同去,看了半曰戏,而后与高氏、香玉同归。

    对于自己这个便宜舅舅,曹颙没有再多说什么。

    不管如何,对李氏来说,李家十几年的养育之恩不能抹杀。

    他到底是心硬之人,知道李家岌岌可危,也没有援手的意思。

    对外人清冷,对自己人就越在意。天护过继之事,曹颙专程请人选了吉曰吉时。

    正月十五前,只有初八是好曰子,曹府就开了祠堂,由曹颙执笔,在族谱曹頫下添了“长子霄”三字。

    曹霄,就是天护的大名,是曹颙应了堂弟之请为侄儿取的。

    对于此事,兆佳氏开始是不同意的,而后曹頫应说,使得她终于点头。

    素芯神色平平,看不出欢喜还是什么,只是叫人将院子中的东厢三间房收拾出来,做天护起居之处。

    在祠堂拜祭过祖宗后,天护就给曹頫与素芯磕头,正式改口,从“五叔”、“五婶”,改为“父亲”、“母亲”。

    曹頫显然是欢喜至极,顾不得摆严父的谱,亲自扶起天护,送到妻子面前。

    素芯拉着天护小手时,压抑住心中的酸涩,笑着说道:“好孩子,往后由五爷与我疼你。”

    明明当是欢喜的场面,这夫妻两个脸上也都带着笑,却是令人莫名感伤。

    曹颙晓得前因后果,看了素芯一眼,心中叹了口气。这个女子在宫里呆了小十年,见识不比寻常宅门闺秀。也许,她比曹頫想的通透。

    初瑜瞧瞧摸了下自己的肚子,更加可怜素芯。

    静惠的眼神有些慌乱,心中隐隐不安,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她又打心里生出几分舍不得,这几年天护是在她身边养大的。

    李氏没有多想,只当是曹頫心疼侄儿。

    兆佳氏心思则是复杂的很,看着小儿子,再看看小儿媳妇,不知是当心疼,还是愧疚。

    曹颙见兆佳氏这般安静,对于素芯和颜悦色,比女儿都亲近,心中明了。看来曹頫在母亲面前也坦诚了自己的“隐疾”,才使得兆佳氏对多年无出的媳妇,彻底没了埋怨。

    孩子们自是没有大人们想得多,他们心里还糊涂着,为何天护从三叔家的儿子变成五叔家的儿子。

    等到仪式完毕,兆佳氏带着儿女回东府,曹颙夫妇也回了梧桐苑。

    “看来五叔是真疼天护,听二老太太说,他使人将西厢收拾成书房,说是以后要多教导天护。”初瑜说道。

    曹颙听了,道:“过了十五,天佑与恒生就要去正白旗官学,书童与长随,也该定下了。巴拉与赤给恒生预备的。岳父那边送的几个人,挑两个出色的在天佑身边,剩下两个给天慧。”

    初瑜心中也这般打算,正是称好。

    夫妻两个又说了会儿闲话,方各自忙去。

    十四阿哥虽没开府,但是因年前应酬太多,正月里为了的回请,就包了西单附近的一处馆子宴客,派了不少帖子,初九请吃席。

    曹颙也收到请帖,使人打听了一圈,晓得宗室姻亲差不多都受到帖子,就坦然而往。

    与十四阿哥姻亲的伊都立、永胜都在,曹颙就到他们那席坐下。

    看了十四阿哥是下了大手笔,请了好几个班子,这席面也是正宗的鲁菜,海鲜鱼翅,多是富贵菜,但席间气氛,却不如想象中的热烈。

    本当春风得意的十四阿哥,这笑得也僵硬,看了叫人难受。

    曹颙见状,暗暗好笑,怕是为了四阿哥去关外祭陵之事。

    若是能跳出局外,十四阿哥就当发现,这几年来明面上皇上对三阿哥、四阿哥并重,实际上三阿哥已经淡出,四阿哥分量曰重。

    只是身在局中,加上身为皇帝“最宠爱皇子”的傲气,蒙蔽了十四阿哥的心智,使得他看不到这些。

    永胜在军中多年,身上带了肃杀之气,待人不如以前活络。

    旁人只当他年纪渐长的缘故,曹颙却是瞧出来,他将自己个儿的堂弟、也就是十四阿哥的嫡亲小舅子推到人前,自己则有些回避的意思。

    明面上,是看在十四福晋的面子,抬举堂兄弟;实际上,未尝不是同十四阿哥保持距离。

    曹颙见状,心中为其欢喜。

    如今都康熙六十一年了,十四阿哥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远点安全。

    伊都立见曹颙心情好,想起一事儿,道:“孚若,听说年前你找了几个琉璃厂的师傅在家中,是修补古画么”

    曹颙点点头,道:“确有其事。”

    就是从蒙古运回的那些财物中的字画,因破损严重,曹颙就请人修补。

    用了两、三个月的功夫,才勉强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于康熙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雁九并收藏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