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正月即将过去,京师街面上,春节的气象也渐渐的淡了,相应的天气也越来越有暖意,尤其是中午这段时光。

    太子少保加官、礼部尚书虚衔、文渊阁大学士实职、入直文渊阁差事刘吉从昏暗的文渊阁里慢慢走出来,只觉得眼前一亮。外面正是艳阳天,初春正午暖洋洋的令人十分舒适,舒适到困倦之意油然而生。

    虽然最近首辅万安和次辅刘又开始暗中较劲,但这并不影响第三大学士刘棉花的心情。

    活动了几下腿脚,刘阁老优哉游哉的出了内阁院门,在左顺门门房里招呼了自己的随从。然后一同出宫,准备回家美美的吃一顿并午睡去也。

    虽然傍晚才是下班时间,中午出宫实在有点不合制度,是严重的自由主义作风散漫问题,但谁能管到一个宰辅大学士的行为制度从来不是约束上位者的。

    其实这个问题没少被人议论,可棉花阁老就是这么潇洒,就是这么一生不羁爱自由。

    从左顺门离开时,刘吉刘阁老的眼角余光注意到有两个值门太监对自己指指点点了几下,想必又是议论自己翘班罢。

    “夏虫不可以语冰的蠢货,这就是老夫能当大学士,而你们只能当最低贱守门太监的原因。”刘棉花面上暖如春风,心里却骂了几句。

    越是年老的猛兽越是多疑敏感,护地盘的心里越重,比如某位比他年纪大十岁的内阁首辅

    若他刘棉花表现太积极,那和某次辅这个二货有什么两样说二货真是二货,某次辅就差把“我等着当首辅”几个字刻在脸上了,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内阁办公地点位于宫中,出了左顺门,又向南过午门、端门、承天门、才算出宫,然后拐弯折向西出长安右门才算出皇城。

    走在宫中甬道上,刘棉花想入非非,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重大问题。

    他这样回家实际上是绕了一个大弯路的,其实也不是没有近道。完全可以不用向南走端门、午门、承天门这条路,直接向西从西华门出宫,至少可以省去三分之一路程。

    是不是应该找个枪手为自己代言,叫他上疏替宰辅大学士奏请一点宫中行动的特权,让天子允许宰辅大学士从西华门出入宫禁

    如果事成了,不但自己方便,也算是泽被后人了罢,刘棉花为自己的情怀暗暗感慨一番。

    不知不觉走到了长安右门外,刘府家奴早已候着了,连忙上前迎接并恭请老爷上轿子。

    刘阁老施施然走到轿前,正抬了腿要上,忽然附近响起一通急促的鼓声。

    这里哪来的鼓声刘阁老心里闪过一丝疑惑,很快又记起,登闻鼓也是设在长安右门外的。

    刘吉下意识的顺着鼓声望去,却见在路对面登闻鼓那里,有个青年士子被几名看守登闻鼓的锦衣卫官校围住,正在说着什么。

    上次有人到登闻鼓这里告御状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去年还是前年刘棉花忍不住好奇,对一名随从道:“去问问看,那人有何冤情”

    不多时,被派去问话的随从回到这边,禀报道:“小人去问明白了,那个读书相公乃是淳安县进京赶考的举子,前些日子被东城兵马司曹指挥囚禁了一日,因这曹指挥与次辅家二公子关系紧密,生怕无衙门敢受理,所以要告御状。

    他还说,本意是想专心准备会试,不愿多事,但对次辅行径实在看不过眼,所以要站出来揭露真相,伸张正义。”

    别人听到这个回报,不知道会重点关注哪几个词,但刘吉听到后,脑子中盘旋的却是“淳安县”三个字。

    淳安县人方应物是他的重点女婿人选,投入的关注力度当然很大,所以对淳安县几个字也很敏感。

    刘棉花虽然不很清楚内情,但凭着直觉也能感到,这个告御状的淳安县举子只怕没那么简单,他是方应物同乡这会是巧合么

    方应物是什么样的人,行事是什么样的作风,别人或许会被表象蒙蔽,但他刘棉花难道还不清楚

    他想干什么刘棉花进入了轿子中,却忘了下令起轿,就这样安静的坐在那里思索。

    别人或许看得清下面一步两步,但刘棉花仿佛已经慢慢的推演出了下面四步五步,以及最后可能是个什么结果。

    想清楚后,刘阁老不由得坐在轿中长叹一声:“恨不生子若此”

    却说这刘吉原本还想看看方应物的运道如何,试金石就是今科春闱。不是刘棉花太迷信,而是要力求稳妥。

    纵览史书,可以看到很多人物都称得上才干卓越、聪明机敏,但始终缺了一点运道,结果怀才不遇、郁郁终生。

    谁敢保证方应物就有运道世上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和事,即便方应物这么妖孽,万一偏偏就缺一点运道呢若几次会试不中,那他就废了。

    此刻刘棉花终于下定了决心,即便方应物此人有命无运、仕途不顺,一辈子就是个举人,那也非常值得招婿,最少也可以充当千金难求的智囊

    “老爷老爷”长随在轿子外面轻声呼唤道。

    刘吉从深思中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还停在长安右门外没动地方,便吩咐道:“走了”

    随后想起什么,又对长随吩咐道:“回了家,你让内外管事速速开始筹备嫁妆物事,务求丰厚,越快越好”

    长随愣了愣,怎么突然如此着急起来他们刘家小姐才十五岁罢,真不用急的。但自家老爷心思深不可测,他没敢多问,只是答应下来。

    刘棉花的心思按下不表,却说项大公子雄赳赳、气昂昂的敲了登闻鼓,大爆刘二公子眠花宿柳只给半价,以及勾结东城兵马司为非作歹的丑闻,登时便如火上浇油,炒的朝廷要炸锅了。

    登闻鼓案件由都察院负责审理,项大公子是这样在都察院说的:“出于同乡之义、救助之恩,晚生对刘二公子抹黑方贤弟实在看不过眼又见方家父子为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但仍反而人善被人欺,晚生便更忍无可忍

    想来想去,自家无权无势,所以只能借此手段来报恩,并为方贤弟正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随轻风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轻风去并收藏大明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