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甚分明。在十地最后,以金刚喻定破除最后一分至微细的习气,自性光明才无余现前,到此方是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哪里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随便什么根器都是没头没脑地便“悟”了,“悟”了以后从此休息。

    有一个关于如芽尊者的故事非常具有启发性:当年如芽尊者在匝热神山居住多年坚持苦修。一天,他走出山洞,站在阳光下向拉萨方向眺望,想起自己的根本上师与大圆满心滴部诸位传承上师。长时间的苦修使他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对上师强烈的思念和敬信心竟使他昏厥过去。当他苏醒后发现往日护持心性的执著已全然消失,再没有任何所观、所修的影痕存心,无散无乱之觉性已融入实相。

    然而,尊者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何种境界,他觉得非常惋惜和沮丧,心想道:“如果刚才不到阳光下,自己还会有一定的修行境界,但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他决定立刻下山去拜见上师,一是为了遣除心中的疑惑,二,上师年纪大了,他很想再见见上师。经历长途跋涉后,尊者终于到上师晋美林巴面前,他向上师述说了自己修行的情况,不想上师听后却显得极为欢喜,对他说:“我儿,你所证悟的与道完全相符,如此看,必定能证得法性灭尽相!”

    尊者在上师身边又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把往日听受的教言又作了更进一步的思维,使其意义愈发明朗。之后,尊者在匝查玛地方闭关修行二十多年。由此可见,仅仅认识觉性本面还不够,还要继续修持,经由层层修证境界直至圆满获得不现一切的坚地,即大圆满法性尽地。

    证悟空性与生起大悲心是同时的,生起大悲心与断除恶行是同时的。一悟便休,休的是妄想,却不是菩萨的六度万行。真正悟道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只要切实修行,肯定会有进步。上等修行者天天都在进步,中等修行者则月月进步,下等修行者也会年年进步。倘若修行无进展,应该是没有掌握要领。仲敦巴尊者说:闻思修交替反复乃修行之关要。尤其对初入佛门的人说,闻思修交替进行、反复串习极为必要。初学者还不太懂佛法,应先闻思,了解法的字面含义,生起相似的定解后,再上座修习。座上反复忆持法义,这叫观察修;直到无须忆想也能持守法义时,便安住于对法的定解中,入定,直到再次生起分别念,这叫安住修。

    初学者的心相续不够安静调柔,分别念频繁生起,安住的时间会很短,杂念生起时应忆念观察法义,复入定,复观察。如此循环往复,修行境界才能不断巩固、增上。上座是这样,下座仍然要善加护持心念、都摄六根,串习法义,等定解不退,无论行住坐卧,无论在深山还是在闹市,正知正念都不会为外境所转,这才算初得定力。

    看到这一段,我才第一次好像明白了,所谓渐修与顿悟,原是一体的。质变与量变规律,在修行中,照常起作用。只有在已经得道的圣者面前,才显得复杂的过程没必要。对于我们这种凡夫俗子说,一步步,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二小部分,是一段师徒问答。弟子问:如何理解自现与他现?

    上师答: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记得有一次,喇嘛仁波切带着我们到五明佛学院去谒见法王如意宝。当时法王如意宝把他的全集赐予给亚青寺所有的弟子们,并为我们讲了很多法。

    在巴塘那边有一个和尚是个小堪布,当时也在五明佛学院,我们俩算是亲戚,所以我到五明佛学院之后,他就找我,带我到他住的地方,盛情招待。在五明佛学院期间,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在一起吃饭。

    有一天,他说:“大家都讲亚青寺有很多登地菩萨,但登地菩萨应该具备十二种百数功德,即一瞬间呈现一百个坛城,示现一百个本尊等等。为什么我没看见亚青寺过的菩萨们身上呈现一百个坛城、一百个本尊呢?不知亚青寺的登地菩萨是根据什么而树立的?”

    我说:“你可能不太了解自现和他现,自相续和他相续。他现是指无论哪个人都能看得见,就像我前面的这个杯子,只要视力正常的人,无论功德大小,都能看到它,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业。而自现是我能看得见,别人未必能看见,比如我晚上梦到一百只狗,我是能看到我梦中的情景,但是,即使你在我的身边,也无法看到我梦中的一切,因为这是我的自现。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法王如意宝和喇嘛仁波切不仅是菩萨,而且是真正的佛。若按你的理解,一切都是他现的话,那么请问:你从第一次开始依止导师直到现在,你在导师身上看见过一尊佛或一个坛城吗?若要是依你看见的这个显现为标准,那么这些导师连个登地菩萨都不是,更别说是真正的佛了。很显然,大家所说的登地菩萨具有十二种百数功德是自现。”

    我们修顿超的时候,在顿超第十种成就期间,修行者眼前呈现六道轮回,心间呈现六能仁,放射无量光色,救度六道众生进入清净刹土。这种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众生,就是自现,比如我们在梦中打死一个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打死一个人,因为他没有生命,只是自己显现中的。而他现的众生是真正有他相续的众生,是有心识的众生。这就是自现与他现的区别。

    我们修行中的一系列觉受都是自现。比如几个人同时修行,有人呈现一种感觉,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感觉到。按照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传承,每年冬天都要百日闭关修顿超。修行时,每个闭关的修行者们都昂着头看着同一个太阳,但有些人看到的是文武百尊,有些人看到的是圆空光、金刚链等,而有的什么都没看到。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同一个太阳会呈现不同的显现、不同的境界呢?因为这些都是自现。

    前两天我感冒,全身疼痛,好像身体就要散架了,即便在梦中走路也非常艰难。尽管我在梦中知道一切都是虚假的,但还是痛得受不了。昨天吃完中午饭,身体很不舒服,就独自一人去外面。起初在一个草地的路边打坐,为避免影响路人,又去对面的树林里打坐。回以后睡了一会儿觉,晚上我又吃了白加黑。晚上睡的非常好,这时梦里呈现的一切之相,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驾驭它。我们讲解的梦光明之境界,也是自现。

    喇嘛仁波切曾经讲过他的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