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容易,说服一个不太聪明的人,很难。前几年流行一个电视剧叫《士兵突击》,里面有个许三多,认死理,很努力。班长有一次跟我谈起他时,讲了一句:许三多是个好兵,但一个连队有几个这样的兵,指导员恐怕不好干了。

    因为这种人,不太理解道理。无法通过比拟、逻辑、推导等所有理性的方式,来说服他。

    但这种人,往往能够说出人世间最伟大的真理,或许是无意的,却很让人启发。“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义。”

    模糊而深邃,如神启一般。

    模糊的语言如同朦胧诗,在艺术上有一种整体的美感。当我们把精确的视角模糊时,会让我们理解,我们所关心的事物,在整体的世界中,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这是真理,反应真理的东西,自有一种大美,如果这种大美让我们舒服,那就是至善了吧。

    在中国历代的禅意诗中,通过整体与个体的对比,显示出个体模糊性与整体动态性,是很普遍的主题。“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诗人去找故友,故友并没有在家。这种失望,如果在世界的整体性看来,并没有什么重要性。青苔与绿树,松风与白云,依然是山野的主角。

    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就会将情感弥散于广阔的自然,整体的意境就宽阔了许多。“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智慧通达于整体的世界,就会体验到妙不可言的地步吧。

    “又走神,庄师兄,最近你走神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万师兄一提醒,我对他笑笑,不需要解释。

    “庄师兄,自然与人群,是一个大世界,我们如果能够在里面保持一种超然的情绪与态度,是不是,也是境界的体现呢?”

    “为了体现境界而改变行为,这是一种表演,这是不对的。”我强烈反对装,都离家学佛了,还需要装给谁看?给自己洋洋自得?

    “不是表演,是锻炼。或者是模仿,这是学习的第一步。我这个人,比较情绪化,当有不顺的人和事,总喜欢激动。我看到一些高僧,性情平和,当然,这种平和是他们修行的结果。我是不是,也可以模仿一下呢?”

    “当然。”我答到:“比如,直接从结果入手趣入佛道,也是修行的一种办法。密都观想本尊,也是这个路子。观想自己就是本尊,这是直达结果的模仿或学习,据说,照样可以成就。你如果能够在心性上超越众生,当然不会为众生的言行激动。当然,我们现在都做不到,那就模仿个样子,故意克服自己的情绪。”

    “你的意思我懂,好比说,我们现在没有真正大慈悲如观音菩萨。但我们可以通过布施,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模仿圣人的做法,或许,这种心态的培养,会对我执有破除作用。”

    他以锻炼与人相处的心态为目标,这还算是一个比较容易入手的修行。但我所追求的,是生死答案,估计更难了。当然,众生与菩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在众生的行为中,发现与菩萨的共同点,也不失为一种修行办法。

    “你们又在说啥呢?”小胡的声音传来,他先前一直在他的宿舍,帮其它师兄们整理东西。此时估计整理完了,来找我们。

    “说你坏话,你信吗?”万老师故意说到。

    “有什么不信的?”小胡笑到:“话又坏不了我,只要能给你们带来快乐。”

    他这回答,简直不要太好。话坏不了他,这说明他已经不受别人语言的影响,可以做到自我独立了。只要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这简直是一种价值观啊。

    价值观因人而存在。一个人在社会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在于对他人所起的作用。如果这个人能够给他人带来快乐,那就善的作用。快乐就是离苦的状态,地藏王菩萨为了让地狱饿鬼们离苦,敢投身地狱,这是大菩萨了。

    “胡师兄,你开始透脱了”我赞叹到:“这个境界,简直百毒不侵。”

    万师兄却反驳到:“年纪轻轻,不该如此顽固。无情未必真豪杰,吵架也要赢回来。”

    这是什么话,把我跟小胡都逗笑了。有些话分拆开来都对,但组合起来,雅俗对比太明显,很有喜剧效果。

    一阵嬉笑过后,发现一些师兄们已经开始回宿舍休息了,我们觉得也该回去休整一下。昨天走路带来的酸痛虽然好些,但明天要走长路,还是要作好准备。

    回到宿舍,才发现钱师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回宿舍了。他正在打坐,我跟万师兄不好意思打扰他。双盘结定印,双目微张。一幅甚深禅定的样子。

    结果,他却主动开口跟我们说话了。“回来休息吧?明天要上山,你们争取睡一会,过了十二点,恐怕就不好睡了。”

    我看了看时间,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问到:“钱师兄,你不是打坐吗?怎么说话了?”

    “我这算是一种休息。对于我来说,坐上一两个小时,休息的效果甚至超过睡眠,也许是多年的习惯吧。倒不是入定,就是少想少动,也没什么境界与梦,倒是清静得很。好了,不打扰你们了,你们也睡吧。”

    这其实提醒了我们,不要打扰别人了。我们迅速睡下,虽然暂时还睡不着,但不好动作了。

    突然被一阵声音惊醒,是撞钟的声音。我迅速爬起来,窗外已经灯火通明,万师兄也被惊醒坐了起来。我想起来,这是新年钟声,是祈福法会的开始。

    钟声是如此此的深沉,回响中有一种重量,好像整个世界都在震动,这是声音的法门。随即,传来了阵阵诵经的声音,声音的频率,如同能够穿透我们身体,造成我们内心的震荡。

    当你的注意力完全在这声音之上的时候,你内心与的频率就与之同步,共振的效应,让你全身发麻。为什么念佛要出声,我体会到了。

    过了好久,当诵经声音告一段落之后,听到人声鼎沸,我知道,上香的香客们,在庙门外的盛况正在上演。我正想问万师兄,是不是出去也看一下热闹,结果万师兄先开口了。

    “安心睡觉吧,新年就这样过了。”

    这句话让我涌起一阵悲凉。又是一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