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术士带着金银财宝,穿着绫罗绸缎,大摇大摆出了韦家,正巧遇到巡逻的士兵,他身的华贵衣装,引起士兵的怀疑,把他当成盗贼抓了起来。

    术士无奈之下,只好招供:“韦廑要造反,给我这些东西,是为了让我不要告发他。”

    此事禀报唐宣宗,唐宣宗把韦廑叫来当面审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由于韦廑出身望族,又是被奸人诬谄,总算给了点面子,只是将他贬为永州司马了事。至于那个术士,送京兆府治罪,以杖刑处死。

    官场之人想升官,应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也许韦廑送礼了,也托人了,却总是没有半点进展,于是便怀疑自己是不是流年不利,哪路神仙没拜到,这才不敬苍生敬鬼神,着了江湖术士的道,偷鸡不成蚀把米。够可笑,也够可怜。

    至于那个江湖术士,道行还是有点浅,把韦廑一家治得服服帖帖,没想到栽到巡逻士兵手里,煮熟的鸭子飞了,还赔上一条命。够可怜,也够可笑。

    还有一个故事,与著名的武则天有关。武则天是笃信佛教的,并且把它定为国教。当时河内有个老尼姑,是麟趾寺住持,与韦什方等人勾结在一起,以妖言邪说迷惑百姓。老尼姑自号净光如来,说她能预知未来;韦什方自称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出生;还有一个外族老头自称五百岁,说自打见到僧怀义至今已经二百年了,怀义的面貌越来越年轻。武则天对他们很信服很尊重,有求必应,说啥是啥,还赏赐了很多钱。

    老尼姑白天当着外人只吃一点麻籽和一点米以,到了晚上就与收养的一百多名弟子一起杀牛宰羊,烹鲜调羹,宴饮作乐,荒淫无耻,为所欲为。武什方吹嘘自己能配制长生不老药,武则天也深信不疑,派他乘驿车去千里之外的岭南采药。

    明堂火灾发生后,老尼姑入宫,向武则天表示慰问。武则天大怒,痛斥道:你经常说你能预知未来,为什么不提前预警明堂火灾?我看你他妈的就是故意的。

    老尼姑被赶回河内,她的弟子以及那个异族老头都逃得无影无踪,还有人不嫌事小,向武则天举报老尼姑等人的种种罪行。

    没想到武则天接到举报后不但不追究,反而下令让老尼姑返回麟趾寺该干啥干啥。老尼姑心里那个乐,心想太后终究还是离不开我们,逃散的弟子们听到这个好消息,立马一个不少地全都回到老尼姑跟前。

    老尼姑等人屁股还没坐稳,武则天派来的兵将就到了,稀里哗啦全抓了起来,通通没入官府充当官婢去了。武什方从岭南回来刚走到偃师,听说老尼姑已经败了,眼看自己回到朝廷也是难逃罪责,只好上吊而死。

    老尼姑罪有应得,可罪的根子,却并不在她,而在武则天的男宠僧怀义身上。

    怀义,俗名冯小宝,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唐高宗李旦的女儿千金公主,千金公主又把他介绍给武则天,从此成女皇武则天的男宠或者男妾,为了出入方便,武则天命他剃度为僧,法名怀义,还将俗姓改为薛,叫女婿薛绍尊称为季父。怀义经常乘马出入皇宫,满朝文武大臣无不恭恭敬敬,唯恐一不留神得罪了他,惹来塌天大祸。

    僧怀义亲自监督重修白马寺和敬爱寺,后又入宫主持修建明堂,高三十丈,动用民夫数万人。

    明堂竣工后,僧怀义被封为左威卫大将军,带兵反击突厥成功,晋升辅国大将军,改封鄂国公,并授以柱国勋阶。

    僧怀义为武则天称帝立下汗马功劳,侍宠而骄,暴戾蛮横,竟然纵火焚烧了明堂,甚至对武则天也经常有不敬之的言行。

    武则天虽然贵为皇帝,但男宠之事,毕竟难登大雅之堂,只能默契于心,不可宣之于口,怀义如此跋扈,恨不能将此事闹的天下皆知,是可忍庶不可忍,立马选拔了百余名有力气会武功的宫女,趁怀义进宫的机会,一举将其处死。

    杀了怀义,跟随在他身后的大小喽啰们,自然也在清理之列。偏偏那老尼是个出类拔萃的老糊涂蛋,一点眼力价没有,不光不赶紧哪儿严实藏哪儿,反而跑到武则天跟前唠唠叨叨明堂失火了陛下别难过反正陛下有钱咱再修一座更高更大的,结果被武则天借题发挥一通臭骂赶出去,然后放长线钓大鱼,最终把她的所有同伙一网打尽。

    不愧是中国唯一真正坐拥天下的女皇,这韬略,这谋略,还有啥啥略,真不是盖的。

    武则天时期,也闹出了不少装神弄鬼的笑话。朱前疑这种小人,居然也曾尝到过甜头。

    有个叫朱前疑的人上书武则天:“我梦见陛下寿满八百岁。”武则天大喜,立即任命他担任拾遗的官职。

    过了一段时间,朱前疑再次上书说梦见武则天的头发白了又变黑,牙齿掉了再长出。武则天觉得很吉利,提拔他当了驾部郎中。

    朱前疑奉命出使,从外地回到京城后,立马上书说半道上曾经听到嵩山在高呼万岁。这回武则天没升他的官,只赐给一件红色的算袋。朱前疑不是五品官,只能把它佩戴在绿色的衣服上,觉得有些不太满足。

    朝廷下令发兵讨伐契丹,在京官员凡献马一匹以供军用者,均赐给五品官衔。

    朱前疑觉得把身上的绿官服换成红官服的机会来了,兴头头地买了一匹马交上去,然后向武则天上书请求提升,一次没回音就两次,两次没回音就三次,直到把武则天彻底惹翻。

    武则天认为朱前疑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下令把他进献的马匹退回去,所有官职一撸到底,派人押回农村老家,从哪儿来的,还回哪儿去。

    喜好祥瑞、吉兆和逢迎,在历代帝王中,武则天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西汉与东汉之间的新朝皇帝王莽,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他们的共同点是,正在努力登上最高统治者地位的时候,希望通过种种神迹,证明自己已经得到上天的认可和支持,由此推动和争取天下臣民的衷心拥护。

    朱前疑呈报的种种祥瑞吉兆,武则天将信将疑也好,完全相信也罢,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契合并呼应武则天谋取大位的意愿和图谋,才是得到她鼓励和表彰的最直接最切实的原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