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关于宏大虚幻的景象,也会怀疑那是否为真。当年,绝世聪明的玄奘大师,在沙漠是缺水迷路,又遇上了沙尘暴,大概已经走入绝境。他此时,按愿望来说,只有相信世上真有菩萨了。于是,在他打坐念经之时,禅境中就出现了观音菩萨的幻像。

    他当时的记载是很清楚的。他当时就在内心中问菩萨,如果你安排我来取经,为什么要在此地让我丧身,如果你没有安排我取经,我为什么走到这里来?他的怀疑精神一直就有,他不是迷信的傻瓜。

    禅境中,幻觉或者奇迹出现了。对于大师这种九死一生的人来说,临死前出现幻觉,肯定是知道的。他估计当时也不肯定那是幻觉还是奇迹,反正,观音菩萨在脑海里出现了。以他的聪明与严谨的思辨能力,当然不可能随便相信。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他不得不产生极大的宗教热情。他的马,居然就在近处,找到了水源,他不仅喝够了水,还洗了一个澡。

    也许,他相信佛,是因为奇迹,或者说是生死关头幻象与事实的巧合。但这无法解释,如此众多的成就者,他们都被幻象迷惑了?

    “万老师反问得有理,我想,古人也不会那么简单。你这一问,让我想起参禅过程中,有一个要点。就是要无我,这是与梦境的区别。”

    “对啊,所有梦里,都有我,不是我在参与,就是我在观察,更重要的元素是,我的情绪以及我看到的画面。”我也是零碎地学过几天心理学的,我继续说到:“往往,被催眠的人,最后醒来叙述梦境时,最清楚记得当时自己的情绪,或者自己观察到的画面。但禅境中,师父的要求,是要求我们不要随情绪起伏,不要贪求那些伟大或者丑恶的画面。如果按这样说,那是不是,在参禅中,师父们要求我们必须有意避免自己进入梦境状态呢?”

    有意要求避免,就说明,真正的禅境,根本不是梦境。

    “对,庄老师说得有道理。”万老师接着说到:“抛弃情绪等于就抛弃了自我,抛弃画面就等于抛弃现实。因为所有画面都是对现实的记忆或者扭曲。我们不能说,抛弃现实的东西,就是梦,就是假。也不能说,抛弃自我的东西,就没有意义。是不是有点绕?”

    确实有点绕。现实与梦境如果是对比存在的话,我们习惯上把抛弃现实的东西,就当成梦当成假。与自我有关的东西才会有意义,这在哲学上是公理,但抛弃自我后,意义在哪里呢?难道,佛教所追求的终极真理,就是没有意义?这个理论,好像说不通。

    万老师,会在推理中,单纯纠缠于概念分析之中,已经离现实越来越远了。

    但是,逻辑的力量,有时就有这么超越。相对论就是个思想实验,当时根本在现实中无法想象与体会。但后来的科学发展,才证明了,它是对的。

    西方哲学有一个词叫:“超验”,就是超越实际体验的意思。黑格尔所说最高真理叫“理念”,这个理念有超验的性质。儒家思想也说过绝对道的超验特点:百姓日用而不知。

    “好吧,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小胡说到:“既然梦与禅境有如此之多的不同点,那么,可以肯定,禅境不是梦。”

    他归纳了不同的特点:产生方式不同、反映重点不同、价值取舍不同。最后他说到:“醒与睡是根本的不同。虽然弗洛伊德通常用自由联想,让病人处于半睡状态中。但禅境中,却是清醒的,因为外界的任何声音与事件,你都很清楚,那就不会是梦了。”

    “为什么说只解决了一半呢?”万老师问到。

    “我只能肯定地说,禅境不是梦。但无法确认,禅境是否为真。”

    严密的思维,小胡没胡想。

    “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学佛成功的标志,是否与真理有关。比如禅境唯一性问题,判断客观性问题,对现实的改变性问题。也就是说,以终身的精力所学,好不容易得到了自以为是的成果,这成果,经得起检验吗?”

    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大问题。说一个人是否悟道,是否得道。他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有人说是同行大量的印证。但同行人中,也许是互相吹捧抬举。也许有人说是神通示现,但是,如何区别神通与魔术呢?即使有神通,怎么无法改变自己与他人的现实命运呢?

    比如那些最后以身殉道的大师,那些受到摧残的高僧,他们既然能够预知未来,既然能够拥有神通,为什么不改变这个结局呢?对世界没有改变的力量,这种神通有什么作用呢?是真是假?

    细的不说,就说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灭佛运动,哪个大师出来拯救寺庙与师兄弟们了?当年大迦什尊者号称神通第一,怎么就救不了佛祖的故乡呢?

    鸠摩罗什是有神通的,这个有记载。他能够预测洪水的突然暴发,他能够吞掉满钵的钢针。但是,他经历了十多年的非人待遇和磨难,怎么就躲避不了呢?皇帝给他尴尬破戒的方式,他怎么就无法推辞呢?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改变,这种神通可靠吗?

    玄奘大师预测到自己的法脉传承不长,为什么只传两个弟子,都先后死去呢?最聪明的辩机和尚,还是被王法处死?他为什么预见到了,却没办法改变这种结局呢?

    贡嘎上师动乱前已经预知,大的劫难要来。他怎么就无法避开呢?导致自己的尸身,好多年,都被藏于地下,自己亲近的弟子与明妃,受到迫害,却不预先作出处置规避呢?

    “也许,佛祖当年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或者说在理论上打了补丁。”万老师说到:“他主要说的内容有两点。第一点,他强调,神通无法超越王难与共业,原因很简单,个业并不能超越共业。所以,大迦什的神通救人,遇上刀兵,就无效了。”

    我想起了一段话:“对,我记得《愣严经》上,描述了十种仙,都是有神通的,地行仙、草行仙、飞行仙,简直是飞机火车一样的存在,但这些具备大神通的仙人,都对两件事无能为力。原话是:唯于刀兵及王难,无法免除。”

    刀兵既战争,王难及法律政治。决定这些因素的,学过历史唯物主义的人都知道,那是人类共同作用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