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选择性,以及孕期经期的拒抗性,导致男人的性需求,在总体上,总是处于不可充分满足的状况。那么,那些需求不被满足的个体,看到被满足的,就产生了敌视和嫉妒。

    苏东坡就是太聪明,太展露了,于是,就受到了嫉妒。本来,他早期的政敌王安石并不嫉妒他,毕竟王安石也是大人物,气度还是有的。但王的手下,却不一样了,嫉妒地编造故事,皇帝身边的人也这样,编造于他不利的谎言。

    谎言多了,就成真了。三人成虎,是群众的力量。苏东坡作为读书人太耀眼了,如果不把他搞下去,有他这个学霸在,我们这些二流学生,怎么有可能拿第一名?

    应该说,智者没有满足普通人万无一失的期待、一本万利的要求,受到怨恨,还不至于受到杀生之祸。但他对二流人才的嫉妒,却形成了四面围攻的局面,他就难以招架了。二流人才鼓动怨恨的群众,给予智者审判并处决,是智者的归宿。

    有鉴于此,许多隐居者,给我们提示,中国最聪明的人,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归宿。

    还有一个原因,让智者始终处于与大众为敌的状态,就是不被理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最常见的现象。

    一个人,不计功名利禄地为皇帝做事,连皇帝都会怀疑,这人有什么动机。也不是没有先例,当年的王莽就是这样的伪君子。

    但许多人只是为了天下利益才出山的,根本与功名无关,他们如果不尽早隐退,死得也很惨。刘伯温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叫郭子仪,已经名满天下,功高盖主,所有荣誉加身,皇帝都不知道拿什么来赏赐他了。他知道,世间的荣华如此繁荣,他就要走到头了。

    他就提出隐退,但名声太大,毕竟退不了。你要退下,但拉着你,拜访你的人太多,你无法回避。怎么办?他装傻,他装着好钱好色,养着戏班子,美女成群,装出一幅陶醉在温柔乡,胸无大志的状态,让皇帝放心。

    与此相似的人,还有一个,辛弃疾,美女香车、华丽庄圆,也只不过是给皇帝装出一幅胸无大志的样子,保全自身。故意把自己的理想弄脏,他就高兴了吗?收复旧山河的理想,从来没从他的情感中跑掉,他其实总在痛苦里。

    人们对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总怀着一种恐惧,尤其是对能力超群的人,恨不得除掉他,自己才能安心。

    我在想,那些聪明智慧的人,如果仅凭智商和学识,肯定不会超群的。比如,一个班上的学霸,只比第二名总分高一两分,算不上超群。但750分的总分,他总比第二名高出好几十分,并且不费力,总是这样保持着巨大的优势,肯定与他认识的维度有关。

    降维打击的意思:我比你认识的方式,多一个维度。

    有些东西是努力可以达到的,有些维度的差异,无论你如何努力,你都赶不上。

    比如,对地形的了解,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登高望远。于是,人们努力地爬山,企图站在山的最高处,看到尽可能远的风景。

    爬山是个体力活,但只要你天生体力好,并且持续不断的努力,你是可以到顶点的。当你穷其一生的努力到了顶峰后,你才发现,山外有山,你看到的,只不过是更远更多的山。

    但是,有天才,他仿佛是坐在飞机上或者在云端上看这个世界,他看见了群山平原河流和大海。这种层次,对那些只会努力爬山的人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但他不能叙述,只为,那些爬山的人,根本不知道大海。井底之蛙,无法理解天的广阔。所以,你描述了自己的境界,却不被理解。笨的人总不承认自己笨,他的理由是,你在骗人。

    骗人是有罪的,所以你该死。

    群众是看得见山的,知道有人爬上了山顶,群众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所以群众相信那些二流的嫉妒者,群众的眼光总是那么自信,所以,判决你死,是集体的意志。

    想带领群众,就得假装离群众不太远。当然,利用群众愿意相信的假话,欺骗群众,这一招希特勒用过,很好使。

    关于思维模式的突破,我曾经看过一些资料,有一些启发。

    比如,我们普通人的思维中,是容忍不了碎片化的。也就是说,有整体性的洁癖。比如我们看到太空,总是把空的部分想象成蓝色的背景。

    庄子以疑问的方式告诫过群众,但群众不细想,没能力想,也不相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实,天没有颜色的,宇航员告诉我们,天没有颜色。但我们的认识习惯,喜欢脑补那些我们没看见的东西。这叫塔西陀陷井。

    脑补的东西是虚假的,但我们习惯于相信它。我们认为,碎片化的东西,肯定可以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果没有形成整体,我们用想象把它补全。就像贴瓷砖,必须严丝合缝,我们心理才会舒服。

    但有智者告诉你,世界是碎片化的,你肯定接受不了,因为这会给你造成痛苦。

    我在乡中时,经常拿第一,还经常有考上好大学的幻想,很是美妙。但到县中,听到二娃与宿舍同学对答案时,才知道自己成绩有多差,那时,我感受的是痛苦。毕竟我是读过书的,还相信有高人,毕竟那是二娃,我愿意相信他比我学得好。

    但普通群众,是不愿意相信智者的答案的。因为,谁愿意承认自己笨呢?你的聪明我学不会,我就当你是骗子。

    有的人最爱以自己的偏好脑补的。比如那个餐馆老板,以老江湖自居,他先用脑补把我看成作家。但事实接触多了,才否定自己的判断。那个领班,把我脑补成一个等待恋人的人,被我亲口否定。

    将心比心,是普通群众理解别人的方法。但在高手面前,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当年,爱因斯坦就遇到过这种麻烦,因为相对论太过离奇,其他物理学家理解不了,就骂他是骗人的。伽利略也遇到过这种困境。

    我们承认,连先哲们都说过,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或者佛陀也说过,有因就有果。但是,他们所说的联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