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引起,但对病人的痛苦折磨非常之大,而且还会引发生命危险。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在选择中,医生选择了切除可疑部分。其中包括全部的海马体,海马体主要负责长时记忆。

    手术后,癫痫没再发作了,因为已经没有病灶。但他似乎又得了健忘症,因为长时记忆的器官被切除了。他不仅回忆不好过去,似乎还无法想象未来。

    有一次,研究人员问他:“你觉得你明天将会做些什么呢?”

    他答道:“有益的事情都行。”完全没有具象的预测,只是一个价值的判断。

    后来,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告诉研究人员,大脑的很多部分既参与记忆,也参与预测。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人在记忆和想象未来时,很多大脑区域的活动“几乎是完全重合的”。

    每一种文化的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模式。这种模式,构成了你想象的框架。比如,你让一个中国想象未来的生活。就像我小时候,我与二娃曾经想象,我以后会考大学,会在城里工作,会找一个城里的媳妇,会生孩子,然后孩子长大结婚,他又生了孩子,最后我老了,死了。大概就是这一套,这还是我们大胆。我们敢于拿当时听闻过的最好的人生,来做我们未来想象的脚本。

    那时,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手机,无法想象自己拥有汽车,也无法想象自己会经历许多的女人。

    有人认为,许多想象会很神奇,会超出我们的经验。这话也有点道理,但只不过,这话只是说了另一种功能,联想。比如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想象力,体现在《西游记》中,腾云驾雾,人虽然没有经验。但人熟悉鸟儿啊,人借用鸟儿的功能,展开了联想。

    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或者叫愿望。我们所有的想象,是我们既有的经验和联想,加上我们愿望中最突出的部分,形成作料,在脑海里构成未来的火锅。

    丹麦心理学家博恩有个观点,她把我们经历过的生活框架称为脚本。我们如果没有这种作为生活框架的文化生活脚本,就无法想象或思索太过遥远的未来,也无法回忆太过遥远的过去。

    博恩有一个研究很有价值,对青少年进行了研究。青少年的脚本构思似乎随着他们加快过去和想象未来的能力并行发展,而老年人想象未来的能力,随着他们的记忆力的衰退而下降。

    从关系上,想象力与记忆力,是正相关关系,这不会有所怀疑了。而且,这二者之间,还互为因果。

    博恩的理论中,有一句话,过去曾让我思索了好长时间,说没有脚本的话,我们好像也无法回忆过去。

    本来,我倾向于认为,过去的一切都不是白白地发生的,总会在我们脑海中留下印痕。后来才发现,但我们能够记住的,只是有线索的东西。

    比如,曾经有一个人嘲笑另一个读书人,说他只知道死记硬背知识点。说到:“你虽然有满屋子铜钱,但没有串线的绳子,你用不上。”

    记忆的片断如同那些散乱的铜钱,它应该是由这些框架脚本,按我们意愿的倾向,串起来,才构成我们的回忆。

    我们总能记住那些我们文化生活中,似乎最重要的东西。比如父母、爱情、婚姻、就业、友谊、孩子、健康、生命和别离。但我们无法确切地回忆起,自己天天打猪草的地方,土地究竟是什么颜色。或者,我们家养过一年的那头猪,它究竟有多少斤,那年请杀猪饭,究竟王大婶参加了没有。

    我们回忆不起来,因为我们用文化框架的重要性,把这些记忆材料封存了,没工具取出来。

    当然,弗洛伊德告诉我,我们会有意忘掉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事,这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童年受过的创伤,很多人记不起来。

    比如,我不太能够回忆起,母亲离开我后,我曾经哭过多少次,虽然每次都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太痛苦,自己想忘掉,于是,就好像忘掉了。

    我们总能够愉快地回忆起那些让我们很快乐的时光,给昔日的家庭披上一层温暖的底色。好多人说,童年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其实,你问现在任何一个小孩子,他有没有烦恼?恐怕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你之所以认为童年是快乐的,只是因为你的愿望中,只保留了美好的部分,潜意识推动你,不回忆那些痛苦的经历。

    普希金说:凡是过去的,都是美妙的。那是指回忆的倾向性,具有严重的情感选择特征。

    但是,过去不愉快或者不重要,严格地说,不在框架内的东西,你就真的遗忘了吗?不,它始终在,在一个你没意识到的思想的角落,等待一个时机,偷袭你。今天凌晨,我就受到了这样的偷袭。

    如果过去的表面上不被回忆起来的东西,就是真的被遗忘了,那么,催眠术所唤醒的沉睡的记忆就是骗人的了。而事实证明,催眠术是有效的。

    从大量心理医生的案例来看,有的人几乎可以在催眠的状态下,回忆起自己婴儿时期的事情,这可就太恐怖了。而越小的不愉快经历,越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性格,很大可能,是父母如何在童年对待你。

    童年和少年时代带来心理震撼的任何事,在心理学上,都称为事件,改变人生的事件。人生的方向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看似偶然的选择,而决定这个选择的,是你过去的所谓框架,还有就是情感的偏好。

    我之所以被这个街边的女人刺痛,不是因为她的故事有多么凄惨,而是因为她让我想到了我不愿意回忆的过去。

    想起那书店老板跟我说的话,认识你自己。我认识我自己,从情绪开始。我为什么这么害怕,除了这个故事之外,我在害怕什么?

    有时厌恶是躲避的代名词,而躲避的最主要原因,是害怕。而害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你记忆深入,某个伤疤,被刺痛了。

    我反思了我的过往,有一段不会回忆起来的东西,我选择性地遗忘了。我以情绪为线索,寻找这个女人所述与我生活历程的共同点,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我所不能承受的,是自己母亲带给我的伤害。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