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况且,即使我捡到了一百元钱,也根本算不上发财。因为按我每天超过五万元的绝对收入来看,每小时自动入账两千元,那么,每个时辰,都有四千元的收入,捡一百元,根本没有发财的含义。这就意味着,确定事实与预测是否一致,除了定量的关系,还需要定性的关系。

    更为困难的是,假如至少需要相同情况的十次样本分析,才能够得出大致有意义的概率结论,那么,单纯以眼跳法来验证,一年时间恐怕都不够。比如,一年内,我能够确定,我的左眼会跳那么多次吗?

    这仅是确认一个左眼跳的预测与事实是否有关联,就这么难。那么,还要比较眼跳法、耳热法、灯焰法、喷嚏法这四种方法,预测准确性的高低,需要的时间得多长?

    其中,判断事实正确与否,是一个定性判断,但所有的定性,应该有定量的规定性,要不然,只能是跟着感觉走了。人的感觉,是难以客观的,应该不能用作科学判断的依据。

    比如夫妻和合这个判断,就比较主观。以我与妍子目前的关系,属于夫妻和合还是不和合呢?和合究竟是什么呢?是指完全浓烈的感情,完全和谐的状态,完全交融的思想,完全协调的行动。如果按这个标准,我可以说,任何一对夫妻,在这一生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

    即使在某一个时段,夫妻间达到如胶似漆的状态,但两人的思想和情感角度,也会有差异。按理想的严格的标准来定义和合,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还有一种定义方法,和合,就是排除了不合和的状态。不吵架,不闹矛盾,不互相拆台,不给对方使脸色,不给生活找麻烦。但是,这种相敬如宾的状态,就是和合吗?我跟妍子都达到了,但同床异梦的现实,确实让我感觉不到和合的快乐。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在这些所谓预测的结果中,大多数判断,都是主观的判断。而主观判断是否准确,全凭事实来临后你的心情。

    当年二牛,就是王叔的儿子,刚在温州,在我的帮助下开手机店的时候。他曾经形容过这种感觉的差异性。他说:“大哥,生意好的时候,哪怕天上下着暴雨,我都觉得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要是生意迟迟没有开张,即使天上太阳火辣,我也觉得得阴气沉沉的。”

    心情,可以影响对天气的判断。而天气判断,是人类最基本,甚至可以说是最具明显性一致性的判断了。

    问题出来了,当你误以为拿着逻辑之盾和事实之矛无比强大时,非常有把握地企图刺破玄学的真相时,才发现,那事实判断的敌人,不过是个貌似旋转的巨大的风车。

    事实判断的目标,是个主观的感受,如何用客观的标准来量化它呢?

    这是一个巨大的困境。这个困境如何突破呢?本来想从主观到客观,结果又回到了从主观到主观的道路上。

    有没有客观判断的预测法呢?有的。就是在玉匣记中,也记载了大量的客观判断,比如做生意赚钱的内容,比如疾病治好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每天发生,以什么时间点来判断预测的准确性呢?

    比如,某时段某眼跳,预示着做生意赚钱。但以我的情况来说,我做的生意大部分时间和项目,都是赚钱的,这个结果根本证明不了什么。因为概率不对等,条件不限定,结果也就没比较的意义。

    所谓药到病除的状态,也是不太好预测的。要知道,我现在年轻,根本没什么病。即使有感冒之类的病,当然是药到病除了,这也属于正常状态。如果药到病不能除,我估计离死不远,当那一天到来,谁还关心预测的准确性呢?

    疾病治好的预测,如果说它准确,大概也属于幸存者偏差。治好了的,说预测得准。没治好的,根本没机会说它不准。

    要说江湖算命中的逻辑陷井,也有这一套玩法。“兄弟,你一直向东走,一路虽有坎坷,但最终路会通,没大事。”

    废话,一般死不了人,有什么大事。有坎坷,是走路的常态,还需要你算?有的江湖算命老手还加上一句:“如果我说错了,你要有大灾大难,你来找我,我不走!”

    牛哄哄的样子,好象很为自己的预测负责。其实,不要说江湖算命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处游击。就是他家住在这里,就是他一生不走。你有了大灾大难,你有能力来找他吗?你只要没死,他都可以说你没灾。甚至还继续忽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果你死了,你能够阴魂不散?

    要说,在预测中,以明确事实来推断未来的,估计有诸葛亮马前课了,关于行人,关于疾病,关于口舌,关于官司。但我发现,这些判断,在人生中也属于小概率事件,要碰上,是很难的,验证起来,不太容易。

    但,毕竟它还有个客观的事实描述,不依赖于主观的判断。比如那次跟乔姐算的丢失的钥匙,预测中就有“失物在坤方”的判断,结果,也被证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一个以客观事实为判断依据的预测方法,之所以流传千年,还是有自信的,因为结果太好验证了。

    这给我一个启示,凡是对未来预测中,客观判断项占的比例越大的,只要流行时间够长,很可能准确性比较高。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理,这个结论本身,也需要实践的多次证明。从概率上讲,诸葛马前课的准确率,以我的感觉,与周易预测,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准确性是差不多的。

    这使我产生另一种比较模式,从理论到理论。比如,某次眼跳,以它的结论记录下来。同时,我也根据诸葛马前课和周易来同时预测一下,看看结论是否相同。

    如果把后两者的准确率定为70%,那么,以这70%为基数,来比较所谓玉匣记里的几种预测方法,就可以得出它们大概的准确率了。如果其准确率低于50%,那么,它就低于了随机概率,根抛硬币差不多,就毫无预测的价值了。

    毫无预测价值的东西,就证伪了,那就是迷信,就是胡编乱造的东西。

    但,这会产生新的矛盾,这需要巨大的数据量。比如,如果诸葛马前课与周易预测的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