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上世纪初开始,就炒作它的思想和情感价值。“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好像戴上它,就给爱情穿上了金刚不坏之身。

    其实,这只是硬度最大的石头而已,主要元素是碳。最软的矿石石墨,主要元素也是碳。碳,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人体除了水以外,最主要成分也是碳。几乎所有生物,碳都是它必须的主要的元素。所以,我们把含碳的分子,称为有机物。就是,有生机的东西。

    同样的元素,因为晶体结构的排列不同,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软硬差别从最低到最高。正因为元素相同,它们又具有一样的化学性质,怕高温氧化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燃烧。所有的碳,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一样。

    钻石从物理性质和稀缺性上讲,都不足以支撑如此高昂的价格。它只是一个硬度很大的东西,在工业上的运用范围并没有那么广泛。它的贮藏量很大,并未有如此稀缺。况且,现在人造钻石的产量很大,不仅完全可以与天然钻石相比美,而且,纯度还可能更高。中国,就是当今世界人造钻石最大的生产国,从小克拉微粒到大质量钻石,都有巨大产出。

    当价格不能用使用价值和稀缺性来解释的时候,那就只是商品属性外的东西在起作用。文化和心理需求,是奢侈品的另一个包装。

    我有时觉得,碳的这种情况,也可以比拟人生。人人都是大致相同的有机物,因为在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不同,显示出卑微和高贵。但因为大致上化学组成相似,又得同样的疾病并以大致相同的方式,走向死亡。

    生存状态各异,但灭亡方式相同,因为生而相同。这是因果的另一种表述吧。

    中国的文化有几千年的传承,巨大的积累造成供给过剩,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有明显进步了,这种文化上的压抑感,终于有了宣泄的机会,它所带来的心理补偿价值,正是商人们包装的好渠道。

    吃饱了,有点钱,就搞搞文化,给生命赋予意义,这没什么不好。但被商业利用,故意把经念歪,这就有点偏。

    演讲终于开始了,上台的人似曾相识,一看大屏幕的介绍,终于想起来了:蔡老师。西安书法家,八仙宫老道长弟子,山果居时曾见过面。他今天顶了一个新头衔:长安道统研究院院长。

    好恐怖的招牌。长安,中国人内心的强国梦,都在那里出发。道统,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顶点。研究院,富含科学研究的时髦。院长,又有官家的气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仅是一个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名头虽大,但没人给他发工资,只是一个文化掮客而已吧。

    自从上次被所谓龙虎派大师骗了过后,地煞符事件给了我启示,凡是以传统文化为招牌的东西,你都要警惕。

    真正的传承、真实的实践、确实的验证,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不是没有。甚至可以这样说,我用周易搞预测,还和真正的传统文化沾边。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太多假货了。

    先听听他怎么说。

    他的讲述肯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一开始就没有讲所谓秦川别业的别墅项目,而是从大历史的观点开始讲起,颇有点唬人的架势。

    他的话题是从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讲起的,很有文化的样子。“各位佳宾,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追求并实践着中华文明最优秀的道路。”

    他以这句话开头,不仅是恭维切入,而且是固定话题。给你带高帽的人,有一个企图,就是定位你的角色身份。

    “大家都是有别墅的人,大家也许知道,中国人第一个别墅,是谁建的?在哪里建的?规模有多大?”

    下面议论纷纷,目的达到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接着他说到:“一千年前,唐代最伟大的诗人王维,在长安附近建了一个巨大的别墅,辋川别墅,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称别墅这个词的由来。他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大概有数千亩之大。这台楼榭、竹林花海、小桥流水,成为关中一景,厉害不厉害?”

    这话就更引起骚动了。要知道,在座的,富豪权贵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没有人有这么大的家业,能够拥有如此豪华的别墅庄园。这是拿大话压人,在气势上保持一种俯视状态。这是话术的一部分,《鬼谷子》里有详细的记载,这书我看过。

    此时,大屏幕的幻灯上,播放着辋川别墅的位置,复原图及想像的效果图的画面,下面有人惊叹,有人点评。蔡老师当然要及时把这种听众这火引导到他的话题上,他当场提了一个问题:“有人读过王维的诗吗?”

    当然有人举手,说一个中国人穷,他不怕,你要说他没文化,他要跟你急。什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隐士之诗,都被观众说出来了。

    “那么,当年我有一个疑问,如此简朴求道的王维,为什么晚年给自己修建了一个豪华的别墅呢?”

    这当然是个大问题,如果没专门研究过王维生平的人,恐怕始终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他觉得火候到了,于是公布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研究耽多年研究的结果是:不管简朴的山居生活,还是豪华的别墅生活,都是王维生活的两个阶段,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两个阶段,也是成功人士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但这两个阶段中,有一个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就是遵循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王维的初心,从来没变过,只不过由低级走向了高级。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过渡中,实现了人生的圆满。”

    这一套理论,不知道他是从哪里附会来的,但听起来,确实有点高大上的意思。

    “王维的初心从来没变过。当年不得志,寄情于山水。后来得志得势,权倾朝野,仍然将山水作为自己最佳的伴侣。有人问,住别墅就意味着腐化吗?答案是:错!王维就是证明。他发达后,没忘记山水的快乐,保持着素净的诗风。没有忘记前妻的爱情,始终保持着单身。朋友们,大家试想一想,在古代三妻四妾纯属正常,王公大臣妻妾成群的年代,王维,算不算一个圣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