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见上帝赐给他一匹骏马,醒来后,画出图形命人到处寻找,结果找到一个筑土砌墙的人,立他为相,取得天下。所以说,这个良弼,就是良相的意思。

    梦飞熊兆。姜太公直钩钓鱼于渭水之滨,依据《封神演义》记载,他当时钓鱼时还唱着一首歌谣:坐守蟠溪钓线长,这个机关哪得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当然,这是传说。周文王梦见飞熊之兆,太史古说:主得王者师。后来文王寻访到姜太公,在他的辅佐下,经文王武王两代,打败商纣,取得天下。

    梦赐兰花兆。郑文公有妾,梦见天使赐兰花、有异香,香气入腹,于是怀孕,生杨公名兰,享国四十余年,郑国大治也。

    梦争赤阳兆。秦始皇于御花园喝酒,忽然困倦睡觉,梦风一小儿从东方而来,青衣面如黑铁,向前把太阳抱住。这个时候,又从西方来一个红衣小儿,对青衣儿说:“且住!尔不可夺吾太阳,我奉上帝令,吾掌管乾坤。”青衣儿不肯,连摔红衣儿七十二跤,结果红衣儿跳起来一拳就打死了青衣儿。红衣儿说:“他虽然英雄,怎么有我的富贵。”太阳便走。秦始皇问“你姓甚名谁?”红衣儿说:“吾赤帝之子也”。所谓赤帝,就是刘邦的外号。

    梦拨羊角兆。沛公当亭长时,梦见自己追一只羊,追上后,他把羊角和羊尾都拨掉了。当时有人解释说,羊字去角去尾,不就是王吗?

    梦得禾失禾兆。后汉蔡氏在梦中,取得禾穗,后来又丢失了。当时有个叫郭乔卿的人说,禾失为秩,必得禄秩。后来,果然被封为司马。

    这样的故事很多,一一记录耗时费力。只记录名字大概内容而已:梦武曲星,韩信,后来成大将军。梦木破天,王敦,想造反,梦中表示:木破天是未字,不可造反。梦蛆附尸,唐高祖李渊,群蛆共食亿兆起附也,造反成功。梦鹦鹉折翼,武则天,鹦鹉,武则天也,两翼者,武之子也,预示武则天将传位于子。

    诸如此类,可以看出,这里解梦的方法,有拆字的,有比喻的,有直接表示的,也有暗喻结果的。等等,如何解梦,并求出今后事情的答案,这个,没有统一方式,就当听故事而已。

    吾道穷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梦真有那么神奇吗?我有一个方框形的黑暗隧道的梦,反复出现,这又预示着什么呢?

    郭大师对此作何解释呢?

    但是,对于我的思想来说,我不敢轻易对不明白的事情、对没有经过验证的事情随便相信的。中国古代许多文章,推理时仿佛振振有辞,但细想起来根本不讲逻辑,这是最恶劣的地方,容易误导人。

    比如有一个相声说,天有五行,人有五官,地有五方,人有五脏。就是承认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但对应就是这么简单吗?

    我想起自己读的《古文观止》,里面有个千古名篇《谏太宗十思疏》,名臣魏征写的,开篇写到:“臣闻求木这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汮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木长必固根本,国安必积德义,这作为一个比喻,可以。但根本推导不出来啊,毫无逻辑可言。中国古代尽是这种文章,用比喻作推导,搞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来。

    从教育学来说,下定义不如打比方,但是光打比方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实质的,必须要学会下定义,才能格物非致知。

    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文学作品,但把它当成严肃的社会科学论文,就不对了。

    严肃的科学论文,在古代,应该读经。严肃的社会政治课题,在古代,应该读史。这才是正经读书人该做的事情。

    我还记起了宁老将军在写字时,鲍老板的恭维。龙虎之气,不是画画,体现在书法的韵味之中。如果你真要形象地表现大气的流动运行,画画和拍照就可以了。

    中国古代文化中,缺少对事物、对文字的精确定位,这是早年的艺术性学风带坏的。有人说,汉字是独立的字体,汉语是独立的多重含义的字的组合,理解起来有相似性特征,没有逻辑性特征。这种理论实在浅薄,企图从文字本身来证明中国人没有语言逻辑。但是,我们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公孙子,也就是公孙龙,看看他的《白马非马论》、看看他的《坚白论》,我们就知道,汉字的逻辑特征已经被古代大师理解得非常清楚了,后人为什么不学呢?

    这是文字本身的逻辑特征。文字与事实也有精确的对应关系,其伟大的典范就是《春秋》。孔子说:要是有人认真读了《春秋》,就大概明白我的心意了。所谓春秋笔法,是最精确最简洁的语言,来描写历史的大事件。对历史事件本身的忠实,也就严格限制了语言的歧义,这就是孔子的伟大啊。但是,这样的历史,没有多少人看得下去。人们总喜欢添油加醋的东西、总喜欢虚情假意的东西。于是,为了满足粉丝庸俗的要求,后来就是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和吕不韦找人写的《吕氏春秋》,有了一些的模样了。大家一年,添油加醋后,销售量猛增,这可是个好办法。所以,后世小子们竞相模仿,编故事、搞传奇的东西是塞满了千年的书架,粉丝众多。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比较推崇韩愈的古文运动,文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准确。

    当然,在郭大师这里,我们还学到了以前根本没有接触的东西:表文的格式。我们知道的表文,从古代典籍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但具体的格式和写法却不甚明了。郭大师讲,利用神仙的力量,就要按正规格式向神仙祈求,要祈求,就要有呈奏表文。现录方士常用呈奏表文范例如下:

    久旱祈雨式。诸佛诸祖,大发慈悲,悯念愚氓无知。饥馑忍,从宽赦宥,格外施仁。敕命雨师发簿大施雨,行降不竭之甘霖,活无限之生命。五谷丰收蒸民乃粒。衣食既足,礼义可兴,俾大小知识等,出外调贤,遇绿即化,开荒引众,助道有赀,处处感铭。天和年年长书,大有既内外善信等,实沾圣泽于无涯矣。谨百拜冒渎上奏,以闻。

    依据民国十一年(1922年)刊,古渝天德书坊存版的《应用呈奏》所载,相传水法祖师所著的抄本,大概有五十来个表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