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mp;amp;quot;,且"霁色澄映,花光浮动",置此景中,"觉此身非复人间"。

    重崖返照。九重崖位于鸡足山东侧,为海拔2700米以上处的一处峭壁,峭壁高200-300米,形成南、西、北三面曲崖。每当夕阳返照,霞光斑阑,岩壁尽赤,形成鸡足山又一奇观。

    鸡足山植被保护也相当好。树以松最为普遍,花以山茶最为著名,其中的"狮子头"、"九心十八瓣"、"龙棕"、"龙竹"、"龙爪杜鹃"等都系珍品。

    除了它的这些自然环境,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是它的宗教特点。由于延续千年的宗教传承,让这里的寺庙不仅有历史特点,而且也有大量的故事。可以这样说,鸡足山不仅是自然遗产,也是中华大地上珍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我们前面所接触的祝圣寺与华严寺外,沿途要经过和参观的,还有许多著名的寺庙。

    金顶寺

    的由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明弘治年间,有僧人在此建庵;嘉靖年间,大理文人李元阳建普光殿;万历庚子年,御史孙愈贤游山,应僧人请求建造光明塔;万历己未年,直指使潘浚建观风阁;天启丁卯年,直指使朱泰贞建天长阁;崇贞丁丑年,直指使张凤翮建善雨亭,并筑罗城,上立"四观楼",己卯年,直指使徐必泓建景星亭,辛巳年,黔国公沐天波将昆明东郊鹦鹉山太和宫铜铸金殿迁置鸡足山天柱峰顶,并废普光殿,就其地址立金殿。沐天波认为"金"克"木"(沐),使他政场失利、家道衰微,因此才有迁金殿至鸡足山之举。

    金顶寺因有铜铸"金殿"而得名。从此庙中香火日益兴盛。到了清康熙三十年,殿阁遭火灾被毁,只有铜铸金殿与塔幸存。康熙三十一年,云贵总督范承勋、提督诺穆图听从山中僧人请求拆除光明塔,建天一阁于观风楼旧址,取"天一生水",能防火灾之意。如今看到的楞严塔,是1929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上山应僧人请求而出资修建的。这座塔1932年动工,1934年建成,历时3年,支出经费合当时滇币100万元。塔高42米,方形密檐式,内有七级,外有十三层,巍然屹立于天柱峰顶,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外援物资飞越驼峰的天然航标。沿塔内53级螺旋木梯盘旋而上,可在二层塔心楼观赏到释迦牟尼佛卧像。二层塔心楼四周设有铁栏,可饱览远山近壑、朝霞夕晖。

    明铸金殿,在"文革"期间被毁。除了楞严塔外,金顶寺保存较为完好的还有"大门"。这道大门是由白族艺人设计的,充分体现了白族精湛的建筑工艺水平。门顶横列正脊,两端垂脊,飞檐翘角,凌空欲飞,形式美观、大方。进入大门,弥勒殿前供奉弥勒佛像,殿后塑韦陀菩萨像。

    在云南,可以见到许多白族民居,做得很是漂亮,也很讲究,可见生活水平较好的他们,艺术上的追求,也是很有品味的。他们喜欢在墙壁或者门窗木柱上,画上各色花鸟,相当清新可以。他们爱干净,能打扮,姑娘与小伙的装扮,也很动人。《五朵金花》中姑娘小伙的装束,也随着电影,引起了中国内地人民的喜欢。

    但是要看到他们设计的宗教建筑,可不容易。这地方,就是他们建筑风格的集中的最好的体现。

    楞严塔后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两侧,分别塑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达摩祖师、六臂护法王像。金顶寺大门前的睹光台,台基高约8米,台面宽敞平坦,游人至此,可凭栏远眺鸡足山的壮丽风光。如果来得凑巧,还可看到被称为鸡足山"八景"之一的"天柱佛光"。夏秋之交,风敛雨住,白云布满山腰,如银海晃耀,虚实相间,白云之中偶然会出现一轮圆大光圈,外晕六七重,每重五色,中间虚明如镜,观者举手投足,常在"镜"中毕现,俗称"摄身光",为天柱峰一大奇景。

    迦叶殿,又名金阑寺,位于插屏峰麓绝顶悬岩之畔,创始年代不详,奉迦叶为尊者,据传唐天宝时,刻迦叶像于此,后屡遭焚毁。殿中藏有书板经数十函。寺古有铜塔,后毁。所倚插屏峰,壁立千仞,其东罗汉壁也是悬崖万仞。

    放光寺,位于绝顶下山壑中,明代嘉靖年间无穷禅师创建。寺南向,后倚绝壁,前临盘壑。由此上眺华首门,则见一削万仞,雄奇无比。寺门下有石金刚二座,雕刻甚精,翊翊如生,寺内巨石上还建有小亭。万历年间,寺曾毁而复兴。李元阳有碑,"范铜而镌之"。其后建有毗卢阁,藏经一部。

    石钟寺,位于仙鹤峰下,寺创于唐代,明朝永乐正统间,敕赐大少林寺,康熙年间重修。此处风景优美,寺东南方有茶房瀑布,北有小龙潭,东有大龙潭。"阁之左有澄潭,上悬岩石,扣之如钟鸣,故名"。还有一说,因寺楼下掘出钟形石而名,这些都已无确凿证据可考,系传说。

    从石钟寺遗址继续向西北行时,山路盘曲,沿途有点峰,迦叶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