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放归山野水池。”

    说到这里时,又有人问到:“他们在崇圣寺的,是不是也要举办放生会?”

    “是的。”

    “那可是功德啊,可惜不能参加。”

    另一位游客说到:“清静的人,念一句阿弥陀佛,功德就比天大,就看你清不清静了。”

    说得大家跟前哄笑起,整个队伍,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大家还是继续听万师兄的讲解了。

    “盂兰盆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开坛拜佛,为父母忏罪,报父母之恩。”

    “狮子会:在每年的重阳节,在开宝寺、仁王寺都有狮子会,所有的僧人坐在狮子座下,作法事讲佛法。”

    “另外,禅宗每年的法会有祝圣会(庆圣寿万岁);佛降诞会;成道会、涅槃会(纪念佛陀成道);国忌会(帝王忌日);祈祷会(祈雨祈晴);楞严会(祈安居如意);青苗会(祈庄稼生长);观音菩萨圣诞会;达摩忌会;百丈忌会;开山历代祖忌会等。”

    此时,万师兄强调到:“至于哪个寺庙举办哪种法会,是根据现实需要及佛教宗派而定的,不是所有法会都要举办,也不是所有寺庙都有资格举办,这个要因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大体上,比如国忌会,这种法会,在今天的中国,基本上就不需要举办了。”

    接下,就有人问法会的仪式了。因为今天的游客中,虽然以居士为多,但看完整个法会仪式的,也是少数。不要说他们,包括我,也搞不清楚,那里面的步骤及意义、名称,甚至那些拿着各种道具的僧人,究竟在里面起什么作用,也不太理解。我们要求,万师兄把仪式这一块,讲细一点。

    “法会仪式。法会之仪式每视其性质而有不同,一般进行之方式乃以各种法物幢幡庄严佛殿,复于佛前献上香华、灯烛、四果等,并行表白、愿文、讽诵经赞等。”

    结合今天的新年祈愿法会,大家都一一对照地问了万师兄,总算把那些出场顺序回顾了一遍,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及意义。他所说的几种程序,在今天的法会上,几乎重现了一遍。对于我说,才第一次系统直观地理解了。但是,大家对于那些僧人,具体在做什么,担任什么职务,很好奇,要求万师兄说明。

    “又参列法会,从事赞呗诵经等职者,称为职众。一般谓七僧系指导师(讲师)、读师(读诵经论者,与导师合称讲读师)、咒愿师、三礼师、呗师、散华师与堂达(传达愿文者)等。凡具此等七众之法会,均称为七僧法会。此外,导师、咒愿师、呗师、散华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衲众等合称九僧(大法会三九僧)。司掌法会一切行事之职者,称作会行事,密教则称坛行事。而梵呗、散华、梵音、锡杖等四者,合称四个法要。”

    还有这么多讲究与名堂,如果不是今天听万师兄讲,我们还真不知道。万师兄跑的庙子与法会太多,再加上,他对佛学的理论研究,相当系统,加之他个人的能力与理解,所以讲得深入浅出,大家都能够明白。

    有人问:“这些法会,究竟是单纯的仪式,还是有迷信特点,或者说,原只是一些就事论事的法事,今天变成了习俗了呢?”

    问这话的人,从语言使用上,就知道,这是一个知识分子。万师兄回答到:“你是要弄明白,法会的发展历史吗?”

    “对”那人说到:“佛教产生于印度,我不相信,佛祖在世时,这些法会就成规模了。发展到今天,包括印度南亚及日本,法会的发展与演变,肯定各有不同,对不对?”

    “当然,佛法不离世间法嘛”万师兄解释到:“比如前面我所说的国忌会,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但最近几十年,已经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国忌日没有了,皇帝的生死日,作为当时的法定日子,是要求非常严格的。佛教不能独立于王法之外,所以就有这国忌会。今天,我们是公民,是共和国,没有国王和皇帝,所以,这个习俗也就没有了。”

    那人问到:“佛法到中国后,法会肯定也经历了演变了吧?”

    “当然,佛法是用度当时当世众生的,从哲学意义上说,有时代性,有地域性,有文化性。时代变化,佛法没有不变的道理。只要佛法的基本精神与原理没变,那么与佛的道路,就没有差别。”

    这是一段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仅对他俩起作用。但周围这么多游客,显然不满意那个人,占用万师兄如此之多的时间。纷纷要求,万师兄直接上课,讲讲法会发展的历史与流传的异同。

    “中国法会。后汉时即有皇帝行斋会之事。历代三宝纪卷四载,光和三年(180),后汉灵帝于洛阳佛塔寺饭诸沙门,悬缯烧香,散花燃灯。或设会讨论佛义、讲经等,以达祈福增慧之目的。斋请僧侣之法会称为千僧会、万僧会。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于同泰寺设救苦斋;中大通五年,又于同泰寺设无遮大会,帝亲自讲金字般若经。”

    “此外,行于我国之法会尚有水陆会,即设斋食供养水陆有情之法会;梁武帝时,始行于金山寺。放生会,乃由他处买进受捕之鱼鸟牲畜,于三宝前为其说法,授三皈五戒,再放之于山野沼泽、泉池河水,此即放生会。华严会,乃讲赞华严经之法会。盂兰盆会,即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种物供养佛法僧三宝,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狮子会,九月重阳,诸僧皆坐狮子座,作法事讲说。此外,据荆楚岁时记龙华会条载,四月八日诸寺各设斋,以五香水浴佛,以为弥勒下生之征,称为龙华会。”

    “历年法会。又依敕修百丈清规、幻住清规等所制,禅宗例年应修之法会如下:庆祝圣寿万岁之祝圣会,纪念佛陀诞生或成道等之佛降诞会、成道会、涅槃会,帝王忌日所修之国忌会,祈求晴雨之祈祷会,祈安居如意之楞严会,祈禾苗生长之青苗会。其他尚有观音菩萨圣诞会、达摩忌会、百丈忌会、开山历代祖忌会等。”

    “法会程序之演变。一般较常举行之法会为光明灯会、报恩会、金刚禅坐会、妇女法座会、念佛会、消灾会、福寿会等。此类法会大多于农历初一、十五举行;其进行程序,先由僧众讽诵经典,信徒随众礼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