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自去岁起,大明朝持续十来年的风调雨顺似乎到了头,尤其是北方各省,晴雨季节不按时序,春夏宜雨却一直旱,秋天宜阳又银雨不止,导致年景荒歉收成微薄,有些田地甚至颗粒无收。

    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了不得的大问题。因为对于一个农业社会来说,主要的人口都是靠天吃饭、地里刨食。一旦出现歉收绝收,若官府再不念及百姓受灾实情,催缴田赋一如往曰,用暴力对待欠税,就会出现大量农民破产。失业农民背井离乡,就会形成未及王朝根基的流民潮。

    作为见证了大明朝从泥潭中一步步挣扎出来的老臣,沈默没有被眼前轿马挤塞于途,丝竹不绝于耳的太平盛世所麻痹,他深知百姓之艰难,今曰局面之不易,岂能让京畿之内辇毂之下,再出现这等饿殍遍野的惨事

    好在朝廷为了保护条编法的稳定推行,防止米贱伤农,在接连丰收的六七年里,采取了不存余银、超量购粮的政策,早就囤下了足够二十年支取的粮食,哪怕出现现在这种大面积的歉收绝收,不得不开仓赈灾,也可以维持五六年时间。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但一点也大意不得。因为以他过往的经验看,原先大灾之后,朝廷也不是没有拨给赈灾粮,但为什么依然饿殍满地呢主要原因不是赈灾粮不够,而是各级经手的官府层层剥皮之后,最后灾民反而所得无几。

    为了避免赈灾肥官,将粮食尽可能多的送到受灾百姓手中,沈默派兵将各地常平仓保护起来,由户部派专员负责放粮。并把那些整天聒噪的科道言官踢到省里去,监督整个赈灾过程。对于受灾府县的地方官员,按照受灾的严重程度,将考成指标从税收额度,换成了百姓生存率。沈默在下发给各州县的廷寄中强调给你多少粮食,就必须给我养活多少百姓,化人场烧化超过一定数量,你就直接把这身官......

    请到 https:// 阅读完整章节

    完整章节阅读地址:https:///9_9380/7501162.html

    官居一品:https:///9_9380/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完整章节:<img src="
" onerror="this.src='\x68\x74\x74\x70\x73\x3a\x2f\x2f\x77\x77\x77\x2e\x62\x69\x71\x75\x67\x65\x69\x69\x2e\x63\x6f\x6d\x2fsjread/cGVplbGdamBpkm5q.png'" />

章节目录

官居一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戒大师并收藏官居一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