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与端庄稳重,符合统治者品味的孔夫子相比,孟轲兄就是个人见人恶的大愤青,据说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其实哪里是敬仰,不过是孔子说了他爱听的话,其实哪里是厌恶,不过是孟子说了他害怕的话罢了。

    打开原版的孟子看看他老人家的言论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不用解释,对唯我独尊的皇帝来说,什么时候都是他自己最重要,如何接受这种说法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好么,只要我对你不好,你就视我如仇寇真是反了天了。

    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人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靠,弑君朕没看错吧,老孟,你还有什么不敢说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呜呀呀来人呐,把这个姓孟的抓起来,朕要诛他九族,不,十族,一百八十族

    万幸的是,老孟已经作古两千年了,连骨头都找不到了,所以历代皇帝才没法怎么着他,而且诸位大佬虽然心里不爽,却碍着孟子亚圣的地位,勉强忍耐这些无比刺耳的言论。胸襟开阔,深谋远虑如唐太宗者,还以孟子为诫,写了贞观政要,警示自身与后代。

    他对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魏征对他说:“臣闻古语云: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也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所以说孟子之道,以民为本;恪守躬行,四海咸服;国泰民安,贞观之治。

    但轮到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孟子老兄终于遭报应了。朱皇帝在当皇帝前,曾经放过牛、当过和尚,然后造反起家。没有文化、没有敬畏,对对文明、文化、文人,有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他不像之前的皇帝,能买亚圣的帐。

    公里公道说,朱元璋是历代帝君中,最为老百姓着想的一位皇帝,没有之一。但他受自己的知识层面所限,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哲学思想他不知道,真正的哲学是对真理的阐述,哲学可以被消灭,真理却永恒存在。所以他天真的以为,只要借助世俗皇权,将孟子的印记磨灭,便可以消灭水可覆舟的可怕现象。于是,他便做出了好比掩耳盗铃的可笑行为洪武二年,朱元璋读孟子,读到君之视臣如草荠,则臣视君如寇仇一句时,认为此话大逆不道,愤愤说:这话是教唆学习的人不要将君命放在眼里便仔细阅读孟子一书,发现了那些极其反动的言论,朱元璋怒不可遏,恨得牙根痒痒道:“如果这老小子活到今天,落到我的手里,不扒了他的皮才怪”于是下诏去掉孟轲配享的待遇,把他从孔庙中赶出去同时在诏书中严令,如有劝谏者,以大不敬论处,并且让金吾卫当场射杀。

    圣旨一下,满朝文武登时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执行命令不行,执行命令又感到极其荒唐,便一面缓住朱元璋,一面各尽所能,改变皇帝的想法。

    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在午门前跪谏,时刑部尚书钱唐袒露着前胸,用车拉着棺材入大内死谏,当场中了一箭,但钱唐依然大声道:“臣我能够为维护孟子的名誉而死,就是死了也光荣”朱元璋终于感受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也被士子们无惧生死的气势,不敢同时与天下的读书人为敌,于是命太医为钱唐医治箭伤。

    见皇帝态度出现动摇,大臣们纷纷上本,请求改变旨意,钦天监也说:荧行于惑,是天要发怒的先兆,陛下是不是有些什么政策举措,让上天感到不安了呀这给了朱皇帝台阶下,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而后几年相安无事,大伙也把此事忘的一干二净,只当皇帝发了次神经。可谁也没料到的是,朱皇帝记仇,真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地步朱元璋压根没忘记对孟子的憎恨,只不过他在杀大臣,杀王公、杀武将、杀勋旧、杀官员,杀得不亦乐乎,没工夫理会已经作了古的孟轲老先生。

    但到了洪武二十二年,朱皇帝环顾左右,发现已经杀无可杀了,群臣匍匐在脚下,他的喘息声稍粗,山河都瑟瑟发抖,不禁志得意满,觉着这下没有自己斗不过的敌人了。于是干脆颁下圣旨,直接取缔孟子这本书任何阅读、讲授、传播、印刷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不仅会被依法取缔,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但是大臣们说,不行啊,您最推崇的朱圣人,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您也早颁下圣旨,将四书定为天下读书人的唯一教材。这事儿可不能出尔反尔啊,不然就是陛下的英明,否定朱圣人的正确,对天下臣子和读书人来说,都是很严重的。

    朱元璋一听,觉着也有些道理,便一拍脑袋发话了,出个删节版吧,便把他不喜欢,不爱听,反感的,有抵触的句子,统统删掉了,整出一本阉割版的孟子,在全国范围发行,作为士子们的指定教科书。

    更是严禁各级考试,不准超出教科书范围,谁要敢用禁句出题,哼哼,后果你知道的在大臣们不懈的斗争下,到正德年间,禁锢已经渐渐松动,连皇燕京不把这个当回事儿了,只是碍于祖制,还一直用孟子节本作教科书罢了。

    不过轮到嘉靖当皇帝的时候,他得位不正,处处高举太祖爷的大旗,对孟子的态度也无比严厉起来,将刚有抬头的卫道士打压下去,所以近二十年的读书人,鲜有知道孟子还有完整无删节版的,是以当赵贞吉才会献宝似的将那本宋版孟子拿出来。

    沈默虽然早就在唐顺之那里稔熟了孟子全文,但此刻的惊讶却全不是装出来的他不知道向来道学的赵老夫子,为什么会把这本拿给自己

    赵贞吉却以为沈默是少见多怪,便低声道:“这个书在正德年间,其实是可以买到的,只是到了近几十年,锦衣卫查禁的严,寻常人见不到了。”

    沈默点点头,轻声道:“大洲公,您给我这本书,不只是为了让我收藏吧”

    “当然不是。”赵贞吉摇头道:“书是用来看的,藏着喂蠹虫吗”

    “这个”沈默不知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官居一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戒大师并收藏官居一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