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张让、赵忠都十分意外,一齐惊呼出声:“封他为王”

    刘宏十分肯定地说道:“不错,我要封他为王。”

    赵忠仍然不死心,说道:“皇上,此事甚为不妥,刘欣虽然亦为宗亲,其祖上不过一小小居巢侯,如今贸然封他为王,实无先例可循。”

    张让虽然常常帮着刘欣说话,却并不希望刘欣被封为王,毕竟王爷的地位太高,他再怎么在皇帝面前得宠,见到王爷也不得不收敛些,更不要说将来向刘欣伸手索要好处了。但张让也没有说话,他根本不需要做这个恶人,即使当着刘欣派来的使者,赵忠的态度也是明摆着的。如果刘欣最终没有能够当上王爷,这仇也肯定会记在赵忠身上,如果刘欣当上了王爷,第一个要感谢的恐怕应该是他张让吧。

    在刘宏眼里,不管刘欣过去立过多少的功劳,都比不上这次帮他找回失去已久的“姓福”,这样的功劳,无论赏什么给刘欣都不为过。何况,刘欣也是汉室宗亲,并不违背祖上“非功不侯,非刘不王”的规矩,再说了,给他个王爷的位置又能如何,于是不容置疑地说道:“朕意已决,你们休得多言拟诏封刘欣为襄阳王,领荆州牧”

    沮授前脚刚刚回到襄阳,刘宏的诏书后脚就来了。听说皇上要封刘欣为襄阳王,沮授和刚刚从长沙回来的田丰脸上的激动难以言表,连声向刘欣道喜。

    刘欣却一脸的淡定,他早就定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这其实是元末刘伯温向朱元璋献的计策,被刘欣全盘照搬了过来。当然了,这个策略他并没有公开,只是默默地按照这方向在努力。现在“高筑墙,广积粮”进行得非常顺利,在刘欣看来,“缓称王”目前几乎可以不用考虑,谁知道皇帝这个时候突然下了封他为王的诏书。

    面对沮授、田丰的祝贺,刘欣没有感到丝毫的兴奋。因为他清楚,王爷不王爷的,只不过是个虚名罢了,再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刘宏就应该归天了,到时候谁还管你是王是侯,或许王爷会死得更快。刘欣非常迅速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对沮授说道:“公与,你帮我拟一份奏章,请皇上无论如何收回成命。”

    沮授、田丰一脸惊讶地看着刘欣,说道:“能够受封为襄阳王,实乃人生一大乐事,还请主公三思”

    刘欣心中不屑道,才封个襄阳王就人生一大乐事了,你们可知道我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说出来只怕吓死你们。当然了,刘欣心里的想法是不能告诉他们的,刘宏的死期更是需要绝对保密,于是一脸正色地说道:“二位先生,高官厚禄,谁不向往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想刘某本一介布衣,何德何能,数年之内竟做到了荆州牧,已经出于望外,怎么能够得陇望蜀,贪得无厌。再说了,现如今,国家灾祸不断,百姓困苦流离,我辈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可贪慕虚名”

    沮授、田丰听了刘欣从范老先生那里盗来的名言,肃然起敬,齐声赞道:“好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属下谨记主公教诲”

    皇上要封刘欣为襄阳王的诏书传扬开来,朝廷中好似炸了锅一样,上表请刘宏收回成命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入了皇宫。刘宏看着面前堆得有如小山一般的奏章,心头恼火,这些大臣们,就算是在黄巾造反的时候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勤快,不就是封了一个王吗至于这样吗刘宏刚刚因为重振雄风而带来的好心情也荡然无存。

    面对满朝文武几乎众口一词地反对,刘宏也不能一意孤行。可是,在王美人死后,他曾经想要废了何皇后,结果受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输了一场,难道现在又要他向这些朝臣们低头,他非常得不甘心。而且诏书已经发出去了,如果现在收回,刘欣会怎么想,刘宏也不能不予以考虑。

    刘宏正在大殿里气得暴跳如雷,张让匆匆跑了进来,说道:“皇上不必忧心,刘欣已经主动上表,请皇上收回成命。”

    刘欣不想做襄阳王,这倒让刘宏颇感意外,问道:“封他为王都不要,他想要什么他主动上表,不会是虚情假意吧”

    张让笑着说道:“皇上,如今刘欣主动上表,也算是解决了皇上的难题。皇上收回成命,不再封刘欣为襄阳王,可不是迫于朝臣们的压力,而是体恤刘欣的一片忠心,管他是真是假呢。”

    刘宏脑中灵光一闪,果断地说道:“不,先等几天,看看再说。”

    半个月内,刘欣连上五道奏章,请求皇上收回成命,他上奏章的频率,比起那些大臣来只高不低。

    刘宏终于笑了,说道:“拟诏,准刘欣所奏。”

    张让不解地问道:“皇上为何不从一开始就准他所奏,也好早点平息大臣们的议论”

    刘宏得意地说道:“我如果不这样,又怎么能看出刘欣是不是出于真心。现在看来,刘欣对朕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荆州是洛阳的南大门,从此朕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了。”

    闹得沸沸扬扬的刘欣封王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然后围绕着刘欣主动上表推辞不受这件事,朝廷中又展开了无休止的争论。这一次,大臣们的思想不再一致,明显分成了好几个派别。以司徒崔琰为首的一帮人认为,刘欣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沽名钓誉,是为名而舍利。以太尉杨赐为首的一帮人认为,刘欣这样做是迫于朝野的压力,并非出于本心,不值一提。还有以荀彧为首的中下层官员则认为,刘欣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他的高风亮节实为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外面虽然为了刘欣的事吵成一团,曹艹却不参与这些议论,他每天只是按时来往于军营和家之间,似乎刘欣封王的事情,他从来就不曾听闻过。

    最近京城中议论最多的就是刘欣封王这件事,曹艹的原配夫人丁琳也早有耳闻。这一天,她见曹艹从军营回来,便随口问道:“老爷,您和荆州牧刘大人不是也有过一面之缘吗您说他为什么要推辞受封襄阳王呢”

    曹艹哈哈大笑道:“世人愚钝,哪里明白刘欣的苦心。许劭说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歼雄,我看这句话用在刘欣身上才更恰当”

    等丁琳转身离去,曹艹才自言自语地说道:“刘欣不简单啊曰后定是我的劲敌,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警花闯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乱石兰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乱石兰竹并收藏带着警花闯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