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许伯好。”

    “许伯好。”

    来往的小厮下人纷纷朝他点头行礼,老许匆匆摆摆手,便来到了书房。

    “老爷。”

    骆逋正在书案前练字,听闻来人,将最后一笔写完,这才放下笔墨,抬眸看去。

    “老许?”

    “是,老爷。”

    “近前来看看这幅字。”

    老许泯然上前,先是看了一眼,然后点点头,道:“字如其人,先生为人坦荡,这字瞧着也大气磅礴。”

    骆逋笑了笑,道:“你匆匆而来,可是有何事?”

    老许点头,拱手道:“沈公子,这几日瞧着不太对,整日的念书抄书,一日安寝不到两个时辰,再如此下去,恐怕身子有碍。”

    “这孩子,心思竟如此的重。”骆逋微微蹙眉,问道:“再有一个月就是府试,这孩子初入科举便声名压身,也难怪他如此绷着自己。”

    他叹了一口气,道:“走吧,去瞧瞧他。”

    走出门来,夕阳已然落下,只留有一丝余光,还在天边赖着不走。

    明伦堂内,江柳愖累得手腕酸痛,脖颈麻木得连头也抬不起来,他双眼酸涩的眨了眨,转眸看向沈康。

    “沈三,咱们歇歇吧。”

    沈康埋头抄写着,时间在他身上仿佛没有留下痕迹。他的手腕依旧保持着最适宜书写的角度,身体依旧挺直得如同翠竹,而江柳愖的呼声,他也根本就没有听到。

    坐在二人身后的王麓操有些迟疑,抬眼看了看,起身来到沈康身边。

    王麓操的身影遮挡了部分光线,这让沈康很不满意,他微微蹙眉,抬眼看去。

    王麓操蹙眉道:“歇息片刻。”

    沈康道:“颜公立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那也不必不吃不喝!”江柳愖真有些发怒了。

    沈康习惯性的捻捻衣袖,从容回道:“可我,并不觉疲惫。”

    骆逋站在门外,听这几个少年的对话不由得一阵心酸。饶是贫寒出身的学子再刻苦,也极少有沈康这样苛刻自己的。

    他再不迟疑,推门走进明伦堂。

    眼见着骆逋气势汹汹的站在门口,三个少年赶紧起身行礼:“先生。”

    这么一行礼,沈康才觉得自己的手腕脖子,乃至后背都已经僵硬了,两条腿因久坐而肿胀着。

    他略微蹙眉,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

    骆逋眸光掠过他,恍若未见,道:“今日十五,乃是月圆之相,你们来与为师同进昏食。”

    江柳愖显得高兴,笑着拱手问:“先生来的正好!只是,怎么这么晚还未用昏食呢?”

    骆逋轻哼一声,笑道:“快来致知居吧。”

    “是。”三人一同行礼应下。

    一行人来到了致知居,走入膳厅,瞧见桌子上摆着七八样菜式,虽不是极致精美,却也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骆逋端坐在主位,废话一句不说,提起竹箸便道:“用吧。”说着,率先夹起一块嫩生生的豆腐。

    “多谢先生。”三人纷纷感谢,然后各自拿起竹箸埋头苦吃。

    “咦?这豆腐真是滑嫩啊。”江柳愖忍不住品评起来。

    王麓操道:“食不言,寝不语。”说着,抬眸看了骆逋一眼。

    江柳愖努努嘴,他怎么忘了,是与长者恩师一同用餐,恩师不开口说话,他怎么倒没规矩起来了。

    骆逋却道:“就似在家中一般,无须拘束。”

    三人纷纷一怔,江柳愖试探的道:“先生,今日月圆,怎么不回家中呢?”

    骆逋轻哼一声,回道:“明日到了明伦堂,为师要将从前讲过的章义重新讲上一遍,自明日起,你们三人,谁也不得回家。”

    “啊?”江柳愖惊讶一瞬,原来这几日先生是在做这个准备啊。

    事实上,在书院读书,大体上都靠自觉,很少有哪位先生会逐章逐句的去帮你理解。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沈康不由得喜笑颜开,他放下竹箸,拱手问道:“先生,要讲甚么?学生想要准备准备。”

    骆逋笑笑,道:“只要你们随着为师用心学,可保功名不缀。”

    压,压题。

    在骆逋说完那一番话以后,沈康脑海中浮现出这两个字。

    是啊,骆逋曾经官居四品,又是士林之中推崇备至的大儒,他若是愿意耐心指点,他们还怕什么科举呢?

    再也没有比曾经参与过数次科举,更加让人放心的老师了!

    他顿时松了一口气,腹中也开始打起鼓来,他微微笑了笑,拱手道:“感激恩师。”

    骆逋道:“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个月以来,沈康第一次吃了一碗安心饭,夜里,他足足抄写了三篇时文,爬上床去安寝,不过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

    准备好夜宵的刘术轻轻推开门,见到沈康安寝,不由得笑了笑,又退出门去。

    且说次日一早,明伦堂中。

    骆逋端坐讲坛上,徐徐讲道:“四书五经乃是科举之本,圣谕广训乃是科举之风,其余似性理孝经,或试帖律赋,皆是辅助。若要获得上品,还需落在那时文上。欲作繁茂之文,实属简单,但若要言之有理,理之有据,却是不易。”

    “首先,便要从政论谈起。莫要因尔等年少无知,提起过度政论,为官者心慕昌言是好,可你们的昌言,却有可能成为旁人的武器。再则...”

    他缓缓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清茶,接着道:“历朝历代,作文皆有忌讳,言辞不当,轻则剔除考场,重则牵连家族。说起这忌讳,哈。”他轻笑一声。

    接着道:“还就数本朝最多。众所周知,当今陛下心慕道教,这第一条,就是不能抑道。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欧水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欧水苏并收藏大明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