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差距的,有时候甚至会背道而驰。齐国的变法经过头两年的蜜月期之后,问题开始一个个显露出来

    皇亲国戚、豪门大族、中央官员们开始抱怨诉苦、仇视变法;地方官员开始阳奉阴违,甚至直接改弦更张、恢复旧制,就连本该拥护的商人农民似乎也怨声载道、畏之如虎。

    而原先最能为上官丞相长脸的国库收入,也在经过了头两年的激增后,出现了不可逆转的颓势,到去年仅比变法之前多了一成不到

    失去了这样法宝,那些利益受损的士族豪门,更是大肆抨击新政,意欲除之而后快。虽然不敢直接攻击老丞相,但非难迫害起执行变法的官员来,却是不择手段、不遗余力的。

    哪怕有上官丞相尽力护着,内外交困的变法官员,仍然忧思难忘、心灰意冷,告病请辞,能闪多远就闪多远,颇有些避之不及的意思。

    这都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向来专心修禅、不问世事的皇帝陛下,终于禁不住那群皇亲国戚的聒噪,开始过问起变法的情况了。虽然老丞相历经三朝,门生故吏满天下,在朝中可谓是根深蒂固,且又有百胜公的相知相许,即使皇帝也不能轻易动摇他的地位。

    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大齐毕竟还是皇帝陛下的,而他上官云鹤再牛逼也改变不了打工仔的身份,对于来自老板的质疑,他不得不耐心解释若是一味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早晚有众叛亲离、凄惨收场的那一天。

    但上官丞相明白从变法那天起,自己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变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改变了太多的祖宗成法。即便是成功了,还有可能重蹈卫鞅的覆辙,更别说若是失败了还不得被那帮子权贵给撕了下酒

    所以他在一边咬牙坚持,一边苦苦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出在哪里呢这也是后世政治家、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是新法本身的痼疾;有人说新法是好的,只是下面人阳奉阴违、给执行坏了;还有人说,上官丞相太过自傲,不能团结群众,以至于众叛亲离、变法失败,等等等等,众说纷纭。

    直到大学者王安石发表了论上官云鹤变法失败疏之后,终于获得了各方的认同,才算是形成了个官方说法:

    王安石认为,有三方面原因,其一:上官云鹤变法所针对的只是皮毛,却没有触及核心问题──支出太多

    而支出太多则是因为朝廷冗官太多、军队空额太多。不针对到冗官空额,财政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但上官丞相的改革,反而是以增加国库收入为主,如此则不能解决财困。

    馆陶的改良邹议上说的明白,除了开源还要节流通过裁汰政府冗员、缩减政府开支;通过严查军队空饷,减少军费开支。根据馆陶测算,如果节流做得好,军政开支至少会每年减少一千万两,国库又怎会拮据

    而现在上官丞相仅开源不节流,就好比向一个满是窟窿的水桶里注水,又怎能注满呢

    其二,政策本身也有致命缺点拿 青苗法之实行为例。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

    但实行起来却与理想相去悬绝。如果贫困民户自愿请贷官钱,尚有可说,但实际上却是地方官强迫农民互相担保后,再逐家摊派数目,称为散青苗,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为了应付朝廷下达的任务,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秋后本息全部收回。

    而在具体散派过程中,对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贫下之户,盖因怕贫下户无力偿还,而人家中上之家还用得着借钱下苗、度春荒吗

    需要钱的得不到,不需要的却推不掉,这还谈什么惠民呢

    有人要说,这等好事儿为什么还要往外推呢你以为不要还啊

    青苗法中可规定,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官府强借给人家一笔根本用不着的钱财或粮食,到秋里却要人家多还两成,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不比开征苛捐杂税文明到哪去。

    至于其三,是因为陛下横空出世,使齐国国力遭到重创,形势雪上加霜,前两年攒下点家底,迅速消耗一空,变法自然无以为继这有拍马屁之嫌,不说也罢。

    所以权威说法便是前两条,没有第三条。

    这篇文章一出,世人对王安石的评价陡升,许多高官显贵也许之为国器,纷纷感叹道:假使上官丞相有临川先生的见识,天下属谁还未可知呢。

    但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司马光认为,以上官丞相的见识,不可能只知道开源,不知道节流,之所以知而不为,是因为仅仅开源都有那么大阻力了,若是再节流、断人财路的话,恐怕会立时被愤怒的了达官贵族、文官武将给吃了一天都变不下去

    司马光还认为,上官丞相很清楚其中的厉害,但他更清楚齐国国库已经空虚到何种程度,若是再不增加收入,不等秦国来打,自己就能崩溃。但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做了,目的不是沉疴尽去,只是为了给这个濒临崩溃的国度续命罢了

    司马光深入上官丞相的灵魂深处,认为他老人家这样做的原因,是有其深谋远虑的二百年的对峙下来,三个国家都已经外强中干、百病缠身了。

    他应该认为秦国的情况,比齐国要更糟江湖上比一定总是比谁更强,有时候也是比谁更惨的如果振作精神、激发出全部的潜能,趁他病要他命,便可将自身的危机转嫁给秦国了。

    司马光认为上官丞相实指望着,百胜公能在举国之战中毕其功于一役,把秦国主力一网打尽,从此对其予取予求,用秦国之财以养齐。这是一次赌上国运的巨大冒险,如果成功了两难自解;如果失败了,不过速死而已。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上官云鹤会同意百胜公的对秦作战计划死马当活马医罢

    可以看出,司马光对上官丞相的敢于承担责任,还是很赞赏的。虽然他也不得不承认,上官云鹤低估了手下那帮蠢材的贪婪愚蠢,那些人在大厦将倾之时,还接着变法大肆搜刮民财,这才让原本几年后才会爆发的矛盾,这么早就出现了。

    但无论如何,上官丞相还是完成了百胜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权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戒大师并收藏权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