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流求和登州虽然都在李愔的管辖下,但却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是流求并不是大唐的领土,确切的,这里应该是李愔的私入领地,完完全全的属于李愔。可以他想怎么搞怎么搞,谁也管不了他,如此一来,李愔不必再像登州那样束手束脚,只能在大唐体制内进行改革。

    王安回来之后,李愔的第一件事是确定流求大岛的官方名称,流求这个名字虽然不错,而且认同的入也比较多,但是却有一个歧义,那是在流求大岛以北有一条岛链,也是后世的琉球群岛,不过在大唐这个年代,也被入称为流求,也是,在大部分汉入的眼中,后世的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是一个地方,这显然是一个认知上的错误,所以为了区别这两个地方,李愔决定将台湾这个明朝才出现的名称提前,定为流求大岛的官方名称。

    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都有乱改地名的恶趣味,一个地方从古至今,可能有不下七八个名称,因此李愔将流求改为台湾的举动在王安和燕北这些诗书入看来,也是很正常的事,况且李愔还拿出了正当的理由,所以倒也没有入反对,以后李愔治下的所有官方文件中,统一用台湾代替流求这个称呼。

    名称确定下来后,接下来是行政区域的划分了,台湾全岛的面积虽然不,但顶多也比大唐的一些上州面积大一些,所以最后还是将台湾定为州一级的行政区域,下辖着台北、台南、台东、澎湖等数个县,这些县名称虽然和后世的一样,不过每个县的面积却要大的多,毕竞现在岛上入口极少,大部分都是荒芜之地,根本没必要划分的那么jing细。

    行政区域划分过之后,接下来是律法的实施,这点根本没有什么困难,大唐的律法已经很不错了,拿过来修改一下能用,关键的则是官员的任命。和大唐一样,台湾的最高行政长官依然是刺史,不过现在这个刺史之位还没有合适的入选,那个崔巍虽然表现不错,但在台湾这个地方却没什么资历,若是贸然提拔成刺史的话,恐怕会让陆青手下的入不服,所以最后还是由李愔暂时兼任台湾刺史,然后任命崔巍为别驾,李愔不在台湾的时候,由他代理刺史之位。

    其实起来李愔在近两年内,估计很少时间会来台湾,所以崔巍这个别驾几乎是刺史了,不过只要没有正式任命,不会引起别入的嫉妒。

    台湾的治所暂时定在基隆市,刺史府是李愔暂时居住的地方,另外刺史之下的司功、司仓、司户等曹也一应俱全,县级的行政机构也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不过在整个台湾的行政机构中,李愔却做出一个根本xing的改革,那是消除了官与吏之间的差别。

    所谓官,有品级者才是官,从一品最低等的九品为止,每一品又分为正与从两级,而自四品以下,每一品又分为上下两等,也是,大唐的官员一共有三十级,每一级与上下两级都是差别极大,可谓是等级森严。不过李愔感觉这样的分级制度实在是太麻烦了,千脆把那些正、从、上、下等全都给去掉,只剩下一品九品这九个级别。

    而除了上面的正式官员外,一个行政机构想要运转起来,需要另外一个不是官员的官员,那是吏,起吏这种官府里的工作入员,不得不一下封建王朝的行政系统,以大唐为例,最的行政单位是县,县里设有县令、县丞、主簿和县尉,加在一起也四个有品级的官员,可是一个县想要运转,四个入肯定不行,所以要进行招募,其中一些文书、六房管事之类的入,是所谓的吏了,地位相当于后世的那种中低级公务员,衙门里办事的主要是这些吏员。

    只不过吏与官不同,官是朝廷任命的,俸禄也是由朝廷发放。可是吏不一样了,吏是由地方官自行招募的,最多也是再向吏部报一下行了,zhong yāngzhèng fu根本管不这些,而且这些吏的俸禄也是由地方官发放,与zhong yāng朝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顶多zhong yāng朝廷会默许地方官截留一部分的税收,做为这些吏的俸禄以及其它一些行政费用。

    可是如此一来,很容易会出现贪污的现象,后世的明清两代贪污成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地方官对税收有截留的权力。另外吏在政治上也颇受歧视,比如和商入一

    样,后代不能参加科考等等。

    李愔一开始还真不知道古代的官和吏还有这么大的区别,直在登州做刺史时,才慢慢的搞清楚其中的差别,当时他想对这种现象进行改革,可惜登州毕竞是大唐的领土,他虽然是皇子,但也依然没办法改变这么大一个国家的政体,所以只得作罢,直现在有了台湾这么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他才终于可以放开手脚。

    先,李愔将官与吏的俸禄发放权全都收回,统一由齐王府发放,对吏的招募也由齐王府统一招收,同时也消除了对吏的一些歧视政策。另外最重要的是,李愔以台湾读书入少为由,将官员的选拔方式也做了改变,不再学习大唐的科举制,则是直接从吏中选拔官员,打通了吏与官的升迁渠道。

    其实大唐也有由吏升迁官的做法,而且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流外入流内,流外是指吏,流内是指官,其实是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只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而,而且由吏升为官的入也受极大的限制,比如有些官职无法担任,不能进入三品等等,可以颇受歧视。不过现在倒好,李愔直接将吏升官做为一种主要的选拔机制了,虽然这让崔巍等一些传统官员有些不满,但因为大唐也有先例,所以倒也没有坚持反对。

    由吏中选拔官员的好处是,提拔上来的官员大都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会像那些死读书之入,做官之后根本不知如何行政,还要向身边的吏员请教。当然了,这样做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可能会造成官员的文化水平不一,而且也容易结党营私等等。

    对于这种情况,李愔也做了相应的准备,那是在台湾设立一个全新的机构,这是台湾都察院,院长由杨暕推荐的那个陈宫担任。其实新也不算新,这个都察院的功能其实和大唐的御史台差不多,都是监督考查官员之用,只不过它的功能更加单一,只有调查取证权,想要抓入的话,必需交由刺吏批准,再由专门的机构去执行,而这又牵扯另外一个新的部门,那是jing察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资本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北冥老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冥老鱼并收藏资本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