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你可能不记得,当年某和司马错在大王面前进言秦国之战略。司马错力陈要先灭巴蜀,再夺汉中,富有仓廪之所,方能无往而不利。”

    “司马将军的话,还是颇有些远见的。”魏章点头应道,“虽然如今巴蜀不过化外之地,我秦国补助多于获取,然而经年之后,巴蜀大治,以其易守难攻之地势,正好是我秦国后方最大的补给之处。”

    张仪尴尬的笑了笑。

    “不知当时相邦何意?”

    “某的意思,当然是出兵三川,过宜阳,入洛邑,取九鼎,以天子之命发号施令,征伐不臣。”

    魏章咀嚼了一阵,斟酌一番说到:“先生的才智,自然是顶级的,只不过此举多有不妥之处。其一,洛邑虽有九鼎,却并非易守难攻之地,我秦国即便占领了洛邑,恐怕也守不住,平白替他人谋了好处,倒不如先占领资源充足的巴蜀,慢慢图谋。”

    “其二,如今周天子的权威性,实在低的很。先生准备以周天子的命令征伐不臣之人,岂不是第一个就要先让秦国重新听从天子之命吗?彼时大王刚刚称王,您就要让他削去王号,大王自然是不允许的。”

    “是啊。”张仪点点头,“你的分析是对的,当初某的确有些心急了。如今想来,先巴蜀而后三川,才是正途。呵呵,只是想不到,当初某的这个建议,未曾获得先王的青睐,到让当今大王上了心思。”张仪眼里闪出一丝精光,那种洞悉他人想法的眼神,魏章一辈子都忘不了。

    “先生的意思是,大王有攻打韩国,进入洛邑的意思?”

    “虽不中,亦不远矣。”张仪将杯中的美酒再次喝掉,继续说到:“某已经不止一次的听到传言,大王对洛邑的九鼎非常在意,非常想去洛邑观看宝鼎。而要进洛邑,就要经过韩国,而韩国人不会同意秦国大军进入韩国境内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打通这条通路。”

    “但是那和樗里疾有什么关系呢?”

    “自然有关。你难道忘了,樗里疾的母亲,不就是韩国人吗?”

    “原来如此!”魏章恍然大悟。

    “樗里疾是否因为此事反对攻打韩国,某不得而知,樗里疾多次说过不宜此时攻打韩国,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既然他态度如此坚决,也就不怪大王弃之不用了。”

    魏章点点头,继而想起了张仪的打算,面露难色的说到:“既然先生已经有了归隐之意,还请先生巧施妙计,带着魏章,一同离开秦国。”

    张仪刚想阻止,却想起来,魏章怎么说也是他张仪的人,若是留在秦国,恐怕也是一事无成,他自然有了离开的心思,那么再做强留,反而不美。何况魏章的年龄,正是一个将领的黄金时代,以他的雄心壮志,怎么能够在秦国呆下去呢?只不过身为将领,离开就是叛国,恐怕他走不出秦国就会被通缉掉,当年商鞅,不就是死在这上面吗?

    “让将军跟随在下隐居,着实有些可惜了。”

    魏章扭捏了一阵,终于还是决定说出实话:“其实,魏章另有他处?”

    “哦?”张仪疑惑的看着他,难道魏章不回到魏国效力吗?他本来就是魏国人,回到魏国,不比去其他国家要强吗?

    “不。”魏章斩钉截铁的说到,“某只要离开秦国,其目的地只有一个。”他说到,他还没有忘掉,当年某人对他的承诺,他相信到了那里,自然会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赵国,邯郸。

    年仅十岁的赵章扑闪着眼睛,端坐在赵雍的下首,看着下面的大臣一会出列说出一些数字,一会回答一些父王或者其他大臣提出的问题。满脑子其实一团浆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说起来,他现在已经接受教育了。赵雍给他安排的教师阵容,算得上豪华天团了。

    肥义领衔,教授他《赵律》。这部律法算得上肥义成为司寇以来的心血之作,其中不但受到了李悝《法经》的影响,更是参考了秦国律法中的一些观点,中和赵国的特点进行修改和制定,最后编纂而成,成为赵国任何一级行政机构的必备资料。所以由他来教授赵章,再合适不过。肥义对于赵雍的这种信任也是感激涕零,毕竟赵章可是下一任赵王的人选,相当于他教授了两代赵王,这种殊荣,放之天下也没有第二人。

    赵成作为赵雍的叔父,也是赵章的长辈,长期负责赵氏宗族之事,礼仪交往之类的教育,就是由他负责了。赵成此人本就是那种面相严肃的人,教育赵章,也是难得露出笑容,这也是赵章最害怕的一个师傅。

    有文必然也就要有武,赵雍安排了乐毅和庞葱两人对赵章进行教导。两个人一个负责战术韬略,一个负责作战技巧,也是赵国能够拿得出手的重量级师傅了。

    这四位还只是最基本的,其余的如武器使用,格斗技巧等,另有人负责教导。为了让赵章学习不那么枯燥,他还从其他赵国王室中选取了一两个优秀子弟陪着赵章学习。甚至于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公主,也在赵雍的教育计划之中。

    这种顶级的配置,也让所有人都看的出来,似然如今赵章还没有被封为太子,但是赵雍确实是在着力培养下一代继承人,恐怕也正是这个原因,赵章才得以出席今天的集会,要知道,这个集会本身就不一般。

    上计,目的就是让各地主要官吏、郡守,向大王提交自己半年来的工作报告,而这些政绩,可以作为自己政治资本。赵国通过这几年的战争,领土扩张了好几倍,刚开始的官吏选择根本跟不上使用的,随着新的改革开启,才开始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郡县制的推广,速度越来越快。刚开始还只是在新占领地区推广,如今内陆地区,除了邯郸之外,都已经推行了郡县制。各地的官吏也调配到位。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殿中的大臣,都是五卿六寺的官员,各郡长官们说的话对不对,实不实,这些人心里都一清二楚。同时,一份由御史大夫乐毅整理的各郡主官的风评调查也在赵雍的几案上,作为对官吏行为的参考。

    与此同时,赵雍之前很久就已经下令,所有上计人员汇报内容必须以数据作为参照,不得夸夸其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之赵武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清平白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平白鹭并收藏重生之赵武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