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他们欢迎,但是身为大明子民,他们不能不交赋,否则朝廷没钱没粮,大明凭何而安?军队凭何而守天下?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那叫一个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然后下边还按了密密麻麻的一堆手印

    几经周折后,“陈情书”交到秦书淮手里,气得秦书淮哭笑不得。

    怎么个意思?不收你税你还不乐意了?

    然而,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可爱之处。

    这个时代,做人凭良心!

    后世常说人心不古,那么“古”时的人心是什么样子的?

    秦书淮认为,大概就是这样,凡事凭良心!

    朝廷这些年为了保国安民,殚精竭虑,安国公等一大批“好官”带着无数将士血洒疆场,他们看到了。

    眼下天下初定,朝廷为再启盛世,让大家伙儿过上好日子,不断减赋,他们看到了。

    所以,他们也想让朝廷好过些!

    他们觉得,让朝廷好过的方式,就是交税——只要别像以前那么沉重,适当的税他们认!

    可这特么也太实诚了!

    如果连农民都对这个新政有“异议”,那还让秦书淮还怎么搞?

    说真的,秦书淮听了想打人。

    果然,这个势头一起来,大批官僚趁机上书,直言新政的种种弊端。

    矛头自然不会指向给他们加薪的事,而是指向分权,以及向大地主收“额外税”的事。

    崇祯和秦书淮在这个关键时候也不会手软。

    第一个月,崇祯收到一百二十三个大小官员的联名奏疏,妄议新政之弊。

    他立马把奏疏全部转给秦书淮,要秦书淮酌情办理。

    秦书淮二话不说,马上在这些官员的京察考核上写上大大的“浮躁”两个字。

    明代京察时,对官员的考核评语是很讲究的。一般而言,被发现任上有过错但不大的,会被评上“不谨”两个字。得到这两字评语的,对不起,你可以辞官回家了。

    但,这还是轻的。

    最严重的就是“浮躁”二字。

    得到这两个字评语的,你连辞官的机会都没有,而是立即就地摘去乌纱帽,并由锦衣卫押往京城三司会审。

    结局很明显——不但丢官,还得脱掉一层皮!

    按程序,评语下定之后立即发内阁审议。内阁首辅孙承宗自然对此无异议,随即通过。

    之后就是锦衣卫的事了。

    锦衣卫的效率很高,二话不说就从各地拿了这些官员,押送京城。

    秦书淮替崇祯表明了新政势在必行,绝不妥协的立场!

章节目录

东厂督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碑塔城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碑塔城主并收藏东厂督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