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龙吟一

    冒着细雨,十几匹骏马匆匆从天街上跑过。

    街道两旁,开了张,却没什么的生意的店铺中,探头探脑地伸出几ding镶嵌着软玉的丝帽,转了转,低低发出一声叹息,又缩了回去。

    “唉――”马背上的将领仿佛被这声叹息声所惊,缓缓地带住了坐骑,回头四望,流连满眼。

    入眼处,磷次节比的画梁,钩心斗角的飞檐,在细雨中都散发出股股清幽之意。房ding上刻意仿古的淡雅,和门面处描金漆朱的张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北首的斜桥,一直到凤山门,络绎十里,都是这种居住和经商相结合的店铺。粗数一下,竟然有四百四十余行,虽几经战火洗劫,依然难掩其当年的繁华。

    这就是临安,大宋的故都临安。

    “这舞榭歌台间,青砖碧瓦下,俺也睡过风流觉”心中不觉冒上了一句陈龙复写的xiǎo曲,杜浒轻轻抖动缰绳,换了条幽静的街道,绕路向城外码头。胯下的雪云骢仿佛也知晓主人的心意,“哕哕”地打了几下响鼻,徐徐前行。新换的蹄铁,在青石路面上敲打出悦耳的脆响,仿佛桃花坞里酥手拨动的琴弦。

    这条街不似商铺云集的天街开阔,却多出数分清幽。路两旁的庭院都很大,青灰色的ding着黑瓦的院墙不像寻常人家那样高矮如一,而是波浪般高低起伏着,烘托着院子内浓浓淡淡的绿意。

    几处院落内,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杜浒笑了笑,心神刹那间回到二十年前的无忧时光。当年,他就是在这条官街旁的丞相府长大。家学中,背着诗书,做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梦。

    “当、当、当”回回寺中穆斯林寺庙悠长的钟声打断了家学的读书声。细雨中,色目商人修建的圆ding寺庙看起来更加秀丽。临安城是万国之都,每年来这里行商的胡人达数十万计,各种教派也接踵而来,与静雅的孔庙相映成趣。

    “叮、叮、叮”仿佛与回回们争风吃醋般,一条横着不知深深几许的街道尽处,响起了短而急促的铜钏声。正在园林中避雨的鸽子们呼啦啦腾起来,争先恐后地向更远处,竖立着十字架的尖ding飞去。

    “怒发冲冠,凭拦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钟声尽过,庭院内,孩子们的读书声又透了出来,穿透风雨。

    杜浒愣了愣,浑身血液刹那间聚集到了头ding。头皮发木,整个身体都跟着微微颤抖起来。

    “夫子,鞑子国比咱们强么”二十多年前,同样的院落内,年幼的杜浒曾这样问家学里的先生。两宋年间,宗族人家,通常设家塾,聘名师教导族内子弟。

    “哪里强了,一群蛮夷。把城市修得像乡下的猪圈般粗陋。唯一像一diǎn样子的,就是汴梁一带,还是抢了咱们的地盘”从北方逃到江南的先生如是説。

    在他口中,无论是已经败亡的辽人,金人,还是刚刚崛起的蒙古人。都是野蛮的强盗,除了杀人、抢劫和放牧,就不会做其他事情了。性子粗疏,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同样粗疏。处处透着蒙昧和血腥。

    “那咱们怎么一败再败呢”

    先生语塞,唯一可以做答的,就是这首满江红。

    圣人説,令百姓有恒产,黎民不饥不寒,则天下无敌。这一diǎn,临安做到了,虽然国家发给百姓的财货很大程度上是靠其他地区来供给。但这里的确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管子説,国富而兵强。临安也做到了,它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万商云集。但他的兵却是天下最弱。

    这一百五十万人丁的城市,却挡不住蒙古人的马蹄。野蛮征服了文明,并且高傲地仰起了脑袋,宣布自己的胜利,以待万世景仰。

    为什么

    当年的先生没有答案,如今的杜浒同样困惑。这种困惑,就像水师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回福建路一样,毒蛇般撕咬着他的心。

    “杜将军,走吧早晚一天,咱们还要再打回来”十字路口,传来张唐那特有的大嗓门。不似自幼在临安长大的杜浒,他对眼前这个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名城没有那么多割舍不下的感觉。对他来説,自己来过了,打得两浙新附军满地找牙,是平生最大的快意。至于眼前的战略撤退,不过是为了下一次进攻做些准备罢了。这临安城,破虏军能打进来第一次、第二次,就能打进来第三次。反正这里靠着钱塘江近,破虏军的火炮优势,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走吧,你的第一标弟兄们全撤到码头了么”杜浒的目光再次一些世家大族的别致的花墙外扫过,仿佛要把这一瞬间的宁静全部印在眼里。

    建立一个城市需要几百年光阴,毁灭她,一把大火就够了。蒙古人得了临安,拆了那环绕城市青石城墙。破虏军夺回临安,炮火把城外码头附近的鱼市巷击成了白地。今后数年,临安得了,失了,失了、得了,不知道还要经历几回。每一回,她都要失去三分颜色。待将来,文丞相真的能把破虏军背后一切理顺了时,临安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杜浒心中,隐隐浮起几分恨意。他知道是哪些人左右了丞相的决策。这些人,早晚要被自己辣手除去。

    为了大宋复兴,也为了眼前的繁华,不被一次次错误的决策所毁。

    “已经开始上船了,弟兄们不愿意走,有diǎn乱。但有苏刚、方胜、还有王老实他们几个劝着,不会出大问题”张唐和方馗策马过来,与杜浒行在一起。

    三支卫队合并的一块,阵容就显得有些过于庞大了。沿街的人家听到了马蹄声,匆匆忙忙地关闭大xiǎo院门,读书声嘎然而止。

    “唉,要依着我,就不退出临安。凭着咱们手中的战舰和火炮,来上十万鞑子也能守得住”方馗摸着自己胡茬子,不甘心地抱怨。

    这几个月,他耍足了威风。新式战舰上,火炮都藏在船腹内。不用时拉好炮窗,任外边多大的风雨,也影响不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指南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酒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徒并收藏指南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