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城北的仪凤门大街两边,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此时此刻,在南京城西北一带,靠近长江和秦淮河的地方,早就是民舍无数,市集遍地,人口密集。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一片繁华景象。不过今天却是个例外,南京内城的西城墙内外,秦淮河两岸,那些烟花繁盛之地,现在却变得非常冷清,万人空巷。人们都集中到了仪凤门大街和北祖师庵大街的两边,仪凤门的城楼和附近的城墙上,以及仪凤门大街北侧的狮子山上。

    那么多人都聚集到南京内城最北的这一角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鞑子!

    看邪恶凶残,一心想要挖孔子的坟,断名教的根,把汉人都变成包衣奴才的鞑子都长什么样!

    对于鞑子的负面宣传,从九月份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

    不过因为宣传的手段还比较有限,只有贴告示和发传单两种,也没有一个专门的“宣传部”,只能由锦衣卫和东宫侍卫营客串,所以效果并不是太好。

    南京的百姓也不是很相信,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看,朱慈烺控制的大明朝廷其实也是个贪得无厌的外政权。在镇压了试图勤王的南京勋贵和勋臣后,就一个劲儿的在搜刮聚敛!先是重征盐税,然后是抄家,接着又是查田(查勋贵侵占的军田、官田和隐田),最近还有传言说要严征关税和商税!

    虽然在十月份的时候,朱慈烺下达了“免粮五年”的令旨,豁免了从崇祯十八年起往后五年的田赋,同时还停止了三饷加派,算是为东南的农民稍稍减了点压力。但是这种减压只对自耕农有意义,对士绅地主和佃户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有坏处!

    因为五年免赋和停止三饷加派在减轻自耕农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诡寄”的价值——朝廷既然不收田赋和加派了,那士绅免税的特权还有什么意义呢?

    而在免征田赋和加派的同时,被称为“军田所”的专门管理军田、官田(包括被抄没的隐田、私田)的衙署,开始在南直隶各地出现。虽然这些衙门暂时只负责管理从南京勋贵、勋臣那里抄出的土地。但是谁都知道,它们很快会取代原本的卫所,将东南百余卫名下的军田都纳入管辖,这样可就要严重侵犯东南士绅的利益了!

    另外,一个名为总税务司的衙门,也出现在了户部名下这个衙门的出现,让不少士绅闻到了“矿税大兴”的气味!

    特别是那些寄居南京的东南士绅,现在都已经知道如今大明掌权的抚军太子聚敛的本事可远超过当年的万历老皇帝

    对于这样一个“聚敛太子”,南京士林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只不过因为从九月至今,锦衣卫一直都在严查“阉党余孽”——南京阉党之乱的几个祸首,如韩赞周、朱国弼、赵之龙,也都还没处决,也没正式审判,这就意味着调查还没结束!

    所以南京城内的气氛有点紧张,士大夫们说话的时候还比较小心。因此朱慈烺的名声还没彻底臭掉

    但是大家伙对于朱慈烺控制的朝廷抹黑鞑子的宣传却是不太相信的。

    鞑子也是人啊,怎么可能那么凶残?

    怎么可能比只知道聚敛的明朝皇帝还坏呢?

    因此今天听说鞑子使团要南京了,好奇的金陵百姓和士绅,就聚集到使团入城必经的仪凤门内外一带,要亲眼目睹鞑子的模样,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很凶。

    现在凶残的鞑子还没出现,不过看上去和鞑子差不多凶狠的克难新军的士兵,已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披坚执锐,从仪凤门外的码头,一直站到鼓楼外大街了——在南京鼓楼边上有一所准备分给克难东莞伯苏观生的宅子,因为苏伯爵还在登莱没回,所以暂时还归大元帅府管理,就被用安置鞑子使团了。

    站岗的新军士兵都是刚刚分了田地和娘子的“功臣”,十月中旬才陆续返回营地,人人干劲十足,现在都是“697”的训练强度,而且吃得也好,看着就是精神百倍,和之前东倒西歪的京营兵完全两个物种

    就在南京城的士绅百姓,对越越精神的克难新军战士们感到有些惧怕的时候,鞑子也从扬州驶的官船上下了。

    不仅有使臣,还有护送使臣的鞑子兵,个个都剃了头,留着金钱鼠尾的发辫,披着布面甲,扛着长枪,挎着腰刀,列出了四列纵队,大摇大摆的走。

    看上去好像也不比克难新军的人凶多少啊!

    跟着鞑子兵的,则是骑马行进的三个鞑子官员,都穿着鞑子的服装,也留了辫子,还有三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骑马走在他们身边,也不知道是陪伴还是看守?

    围观看热闹的人这个时候开始议论起了。

    “这鞑子看着也不比千岁爷的新军凶狠啊!”

    “当然不如了,这不是真鞑子,而是鞑子的什么汉军公揭(传单)上不是说了吗?鞑子手底下还有不少汉军,都是投靠他们的汉人。”

    “记着了,好像是什么先当包衣奴,跟着主子上阵厮杀,立功后就能升汉军,编入汉军旗。”

    “为什么要先当包衣奴?”

    “说是除非倒戈投靠的兵将和在鞑子皇帝迁都北京前投靠的文官,其他的汉人在鞑子治下都得当包衣奴才”

    “什么是包衣奴才?”

    “就是奴隶!命都是人家的,可杀可卖,老婆也都是奴隶,主子要睡就睡,还不能反抗!”

    “这不是和蒙元时候一样了?”

    “比蒙元凶多了,蒙元那时是三等汉、四等南现在占了北京的鞑子要把所有的汉人都变成包衣奴才!”

    “真的?我可不信,咱们汉人那么多,都变成他们的奴隶?”

    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鞑子使团已经到了仪凤门瓮城外边。大明礼部尚书钱谦益正带着几个文武官员守候在那里,看见鞑子使团到就想上去搭话——大明是礼仪之邦吗,对于使该款待还是要款待的。

    可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不是维持秩序的新军士兵疏忽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看见一个儒生打扮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抢救大明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罗罗并收藏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