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辽宁毗邻朝鲜,在还被叫为辽镇时候,双方的来往就是不少,彼此的情况也是了解的很,想要在朝鲜打听消息,李家也有这样那样的手段,更不要说如今这个局面,不少朝鲜人主动的送情报消息过去。

    从辽阳那边过来的这封信上对朝鲜境内的情形说的很清楚明白,就好像那边也有人在这里一样。

    李如松心里也明白的很,这上上下下,不要说自己的两个弟弟,恐怕自家从宣府带来的骑兵中都有不少人会给辽阳通风报信。

    信上说,如今从平壤一直到汉城,这期间虽然有倭寇大军驻扎,但都是以步卒为主,而且都是在以城池为中心盘踞,这样的驻守实际上是死兵,根本没有办法出来拦阻搔扰,如果在平壤的明军组织一支精锐骑兵快速南下,直扑汉城,肯定会有极大的战果,如果和汉城内的朝鲜“义士”里应外合的话,一举夺城都有可能。

    相比于重镇平壤,能拿下朝鲜的王城汉城,这个功勋就是耀眼惊人,就算是朝中有人打压李家,也没有办法掩盖这样的大功。

    “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过一厢情愿了”

    李如松只是苦笑着说道,骑兵一路前冲,等到了汉城之后,倭寇大军差不多会有十万之众,怎么就那么容易可以冲进汉城夺城。

    信上所写的东西,太多的主观判断,战场上变化多端,可不是自家想要如何,对方也会跟着如何配合的。

    听到“老爷将亲自带兵前来”的时候,李如松脸上的苦笑已经不加掩饰了,转头问李如柏说道:

    “父帅那边怎么就这么疯魔了”

    这话问的很不客气,可李如松也不在乎,也不怕送信的人回去报信,大家都是自家人,很多事情都是心知肚明。

    “大哥,你不在辽西不知道,父帅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哭出来,说什么李家的大好局面被他耽误了,自责的很”

    作为在家奉养的儿子,李如柏此时脸色也不好看,低着头在那里说道,李如松叹了口气,却对送信那人说道:

    “李彪,你弟弟还在宣府当千总吧”

    莫名其妙的,李如松居然问出了这个问题,地上跪着的那名家仆连忙答应说道:

    “多亏大少爷的恩赏提拔,给了他这个出身。”

    李如松点点头,肃声说道:

    “你回去告诉老爷,就说本将在这里准备,马上就要率兵出击汉城,你明白了吗”

    话说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左右是一家事,那李彪的迟疑仅仅是一瞬,马上又是磕头下去,恭恭敬敬的说道:

    “小的明白,在这里也祝大少爷此去旗开得胜”

    李如松满意的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你那个弟弟李狗儿做事很是勤谨,安排到地方上做个守备,或者提拔起来做个千总,这都是够格的。”

    “多谢大少爷,多谢大少爷,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那李彪不住的磕头,屋中诸人也都是松了口气的摸样,老爷子已经魔怔了,但此处的主帅毕竟是李如松,李如松不愿意出击大家也都是明白的,父亲和大儿子争执不下,其他人实在是难做的很,有这么个圆滑的解决方式,大家也都不用跟着艹心了。

    春曰往往是一年到头,农户最难熬的时节,春季播种还没有开始,冬季的积储又已经消耗完毕。

    对于在朝鲜半岛上的倭寇兵马来讲,正月下半开始,对他们来讲也是非常的难熬,李如松曾说,以目前的粮草供应,他们这支兵马离开平壤城三十里恐怕就要断粮,对于倭寇大军来说,情形也是差不多。

    平安道和咸镜道南边的黄海道就是属于“出城三十里”的节点上,因为前期的掳掠烧杀太甚,所以平安道和黄海道的军粮供应就地筹措的数量一直是跟不上,需要更南边的粮食补给。

    所以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部退到黄海道后,黄海道的军粮后勤变得十分窘迫,从京畿道运粮到黄海道,这距离就是个麻烦,何况还加上了小西行长部,现在第一军团连就地筹措都没有了,完全靠后面的供应。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在京畿道汉城大营的倭寇几名大将合议,决定让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的大部分兵马撤到京畿道和江原道来,这样粮食后勤供应就能缓过来很多,尽管黄海道有几个朝鲜境内的大城,可黄海道本身的地形比较狭窄,大军窝在其中回旋的余地实在是太小,撤出来更从容些。

    说起来,比平安道还要更靠北的咸镜道,驻扎在那里的第二军团加藤清正部兵力两万三千余,对后勤运粮的需求就少很多。

    这个也有原因,因为这加藤清正行军素来迅速,部下的战力也比其他军团要好些,此人还有个“虎加藤”的称号,号称勇猛,一路推进太快,在万历二十年十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大明边境一带。

    因为行军太快,烧杀抢掠破坏的时间就不多,咸镜道的局面居然大概还维持住了,等各处缺乏军粮的消息传过来,他这边也就没有大肆破坏,自己搜刮的军粮占的比重很大,比起小西行长那里的情况就好了很多。

    小西行长之所以那么果断的退兵,实际上也和军粮积储太少有很大的关系,当然,第一军团的骨干虽然在,可差不多折损了三分之一,已经动了元气,不得不退了。

    除却军粮的原因之外,相对单薄的第三军团黑田长政部也对明军的战力很惊叹,黄海道的曰军加起来近三万,咸镜道面积太大,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未必来得及救援,也就是说,黄海道正对面的平安道明军数量上对曰军都有了优势,为求稳妥,也必须要退。

    第六军团的小早川隆景已经是赶到了京畿道,作为总大将的宇喜多秀家实在不怎么出色,需要小早川隆景这样的人物来主持,现在京畿道还有不少朝鲜地主和僧人组织的暴动和队伍,威胁着向北输送粮食的道路,撤回两个军团,肃清京畿道,这也是目的之一,也是小早川的判断。

    自从万历二十年初,曰军在釜山登录,势如破竹的一路北上,朝鲜上下甚至连个抵抗都没有,朝鲜上下组织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锦衣当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特别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特别白并收藏锦衣当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