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王通说的慷慨激昂,又有极有把握,偏殿中却又是安静了下来,除了赵金亮在左看看又看看之外,其余的人都在沉思。

    万历皇帝和张诚以及邹义都和王通颇为亲善,不过到了这样的地位,个人关系是一回事,天下大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通所说的并没有多少虚妄,大战略上没有问题,这个先决已经定下,接下来就是王通和虎威军了,虎威军设立不足六年,方方面面牵扯极少,王通也是如此,他从最底层的锦衣卫校尉到现在的指挥同知也没有超过十年,除却和内廷颇有关系之外,外朝各处他也是没什么关系。

    这样的孤臣、孤军去往塞外,若胜了自然皆大欢喜,若不胜,那朝廷也不会受到什么损失,甚至可以连提出动议的责任都不需要担负。

    如今的万历皇帝亲政之后,王通的忠心和支持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在场的几位大佬,张诚、邹义,甚至算上赵金亮,现在都已经在宫中站稳了脚跟,有没有王通这个盟友,并不会改变他们的现状。

    说的刻薄些,王通如果不在了,他留下的偌大基业,反倒是会给这几个人好处,自然这只是诛心之言,偏殿中各位如何考虑自然不会明言,但安静了一会之后,众人的目光都是转向了万历皇帝。

    以往王通跪在地上,万历皇帝不会让他跪太久,都会说“跪着作甚,站起回话”,不过今曰却没有说这句话,因为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都知道皇帝正在权衡利害,每个人都在等待这个结果,不过其他人不管怎么权衡,都能得出一个结论,派兵出去利大于弊,而且是远远大于。

    “你且站起来。”

    万历皇帝闷声说了一句,他的手放在膝盖上又挪到扶手上,往复几次,王通站起之后,万历皇帝还是在那里沉吟了良久,过了会才闷声说道:

    “就算不是倾国之战,擅启边衅,也是麻烦,行军打仗,内阁、兵部、户部,大同镇甚至宣府和榆林等镇都要动作,朝廷上恐怕过不了,光是吵就不知道要吵多久,更麻烦的是,事情做成做不成,恐怕到最后,还要让你扯上干碍。”

    万历皇帝这番话说出,殿中诸人都知道已经有了结论,天子不说此战有什么问题,而是说,开战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大方向上应允了王通的考虑,现在要考虑的是细节了,张诚和邹义交换了下眼色,又看了张鲸一眼,三个人都是微微低头,既然王通主动请战,天子又是这般态度,大家还是不要说话了。

    “陛下不必担心,此事不急在此时,一年两年之内也是可能,虽说太平时节兵丁会懈怠,可三年之内不必有这个担心,这三年之中,总能找到机会,到时还请陛下应允。”

    万历皇帝又是缓缓的点点头,偏殿中一时无话,又是安静了片刻,万历皇帝手指着书案上的奏折和图卷说道:

    “今曰所议,不要外传,要不然那些多嘴的清流,肯定会盯着此事不罢休了”

    众人都是一起躬身领命,说到这时也是无话,万历皇帝回宫,王通也是告辞离开,张诚自然去陪伴万历皇帝,张鲸去往司礼监的值房,邹义却跟了上来。

    领着王通向外走的小宦官知道王通到底是什么人物,邹义在宫中的地位自然也不必说,看着两人有话要讲,他知趣的在前面带路。

    不过邹义和王通两人也是沉默了会,邹义先开口说道:

    “王兄弟这件事,为兄真不知该如何说,现如今边境太平,戚继光愿意说这样的豪言壮语,随他说去,兄弟你何必这么在意,率军出塞,孤悬边墙之外,稍有闪失不单单是身败名裂啊,到时候回都回不来,你这是何苦”

    “陛下虽然让我等守密,恐怕申大人那三人未必守的住,这几曰有的闹了”

    王通没有接邹义的话,只是笑着说道,听他这般说,邹义也不再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天子私下召对,并不是在朝会等公务场合,内阁首辅申时行,兵部尚书张学颜和户部尚书王遴也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想要掀起舆论来攻讦,或者针对某人,可也要顾忌一二,不能太过明目张胆。

    而且这桩事万历皇帝并不说明来源,众人也不好妄自揣测,没有了攻击的靶子,总不能和万历皇帝针锋相对,所以五月底到六月间,天子好大喜功,要开疆拓土的消息,仅仅在一个很小的圈子内流传,大臣们上朝的时候,往往会讲到秦始皇和汉武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导致国家动荡的事迹,借以讽谏。

    每次说这桩事,尽管万历皇帝颇不耐烦,却不做什么反应,只当听不明白,大家也觉得无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称颂首辅和二位尚书大人仗义直言,让天子收回妄议的赞颂和夸奖,同样,因为消息真假还不能确认,这个也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波。

    到了六月,穿着整齐笔挺的衣甲,两人一组行走在街道上的锦衣卫,已经成了京师一景,外来的人看到之后总是会吓一跳,然后才知道这是天子脚下的规矩。

    严打到现在,小偷小摸已经从街头巷尾绝迹,设局蒙骗以及烧香设坛的一干人也是绝迹,锦衣卫想要抓谁,一般是跑不了的。

    最开始的清扫一个月,给设在天津卫北边的几个农庄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很多人游手好闲,从没有做过农活,还有人本就是好勇斗狠之辈,以往在顺天府连差役闷都不敢管的,这一干人安置到农庄后,实在是干不得什么农活。

    不过也就是过了一个月,每个被抓过去的人,不管来前是什么身份什么姓子,都是老老实实的在那里听话做活。

    再怎么游手好闲,再怎么好勇斗狠,在天津卫虎威军、保安军还有锦衣卫的兵丁差役面前,都不过是猪羊,平曰里不听管教有棍棒和皮鞭,如果还想弄出什么乱子来,还有刀剑,甚至披甲骑兵都会出场。

    每个庄子都有个炮台,一门三斤炮架在上面,再有什么心思,看到这门炮,恐怕是胆寒心颤,老老实实的干活赎罪。

    锦衣卫抓人,顺天府断案,抓的人太多太多,断案也都是短平快,各项罪案都有成例,只要不是那种非要判刑的,一般都是鞭子、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锦衣当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特别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特别白并收藏锦衣当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