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从酒库里面出之后,韩艺突然问道:“对了,这商人的铜钱可有运到?”

    元仓忙答道:“已经运了三十万贯上。”

    当初这些商人南下,可以携带了大量的铜钱南下的,如今这些商人虽然回了,但是他们带回的是金票,而不是铜钱。

    而金行刚刚经历了一场挤兑风波,根本拿不出钱,故此得元行将铜钱给运到长安。

    “才这么一点啊!”韩艺微微皱眉道。

    元仓叹道:“韩艺,咱们元行目前也难呀,你是不知道,扬州、睦州商业发展的太快,对于铜钱需求非常大,咱们元行也不敢贸然将大量的铜钱运到长安。”

    元牡丹轻轻一叹道:“经过这一场危机,我算是明白,商业越发达的地区,对于铜钱的需求就越大,以前咱们大唐的商业并不发达,朝廷发行的铜钱还够用,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商业发展,铜钱明显已经不够用,而朝廷没有增造铜钱。”

    元仓点点头道:“我也觉得朝廷应该增加铜钱的数量。”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这是当然的,只不过如今两都以及整个江淮地区都还在恢复期,目前还没有到大量发行铜钱的时候,在这期间,朝廷对此会慎重考虑的。不过这事,我们三人说说就是了,千万别说出去,发行钱币对于商业而言,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策,如果提前透露太多的讯息,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骚动。”

    元牡丹、元仓他们同时点了点头。

    韩艺曾跟武媚娘说,在他离开之后的那几年,是唐朝的一个井喷时代,其实这也不完全是实话,因为当时商人都发展的很好,那么就不会主动去寻求改变的,只有当商人面临危机时,才会想到求变,只不过顺着当时那个趋势发展下去,能够发展的非常好。

    可是,不及当下。

    因为前面那一场危机,就直接触发了这个求变得按钮,当商人面临到危机时,他们才会想着去改变,去创新,如何能让自己在危机的时候如何生存,此时此刻,唐朝才是迎真正的井喷时代。

    大家渐渐明白,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才是今后的竞争趋势。

    也可见那一场危机对于当下的伤害虽然是巨大的,但是对于未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老马说得不错,资本主义的降临,一定是充满血腥和肮脏的,这是不可改变的,只能说韩艺的到,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在京畿地以西的边界处,有着一片无人区,这里长满着杂草。

    这日上午,这片荒无人烟的僻静之地迎了几位客人。

    “公子,这片地带据说在秦朝之事,本是一片沃土,但是由于边上河流的干枯,导致这地渐渐变得荒废,在两晋时期,就已经不能再种地,咱们买这块地干嘛?”

    “种草!”

    一个俊俏的公子哥站在高地上,望着这片草地,缓缓说道。

    此人乃是杨思讷大哥杨思俭的小儿子,杨蒙城。

    杨家见到其它大家族都是派小一辈的出帮家族打理买卖,于是就让杨蒙城出帮杨家打理买卖。

    “种草?”

    那身边的管家惊讶的看着杨蒙城,你是疯了吗?买地种草?“这种草能赚什么钱?”

    “能!”

    杨蒙城道:“因为这是我堂姐夫说的。”

    “堂姐夫?”

    那管家稍稍一愣,随即惊讶道:“韩小哥。”

    杨蒙城斜目一瞪,我都叫堂姐夫,你有什么资格叫韩小哥。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那管家立刻反应过。

    杨蒙城道:“这还不够,我要需要更多这样的荒地,咱们杨家的买卖可不能比宇文家和贺若家差。”

    “是是是!小人知道了,小人知道了。”

    水力作坊的出现,也是在提醒韩艺,是时候该颁布专利法案了!

    因为技术已经面临着一个井喷时期,当然,仅限于技术,至于什么原理那就还早得很。

    这一点跟西方是有所不同的,西方工业革命的爆发,那背后还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在支撑着,而在的华夏历史长河中,只有技术没有理论,没有这么一个系统的东西,那些技术都是祖祖辈辈传下的,完全是凭借着个人的经验,一代一代的累积,所以当人们开始重视技术的发展时,韩艺完全没法去预计会有什么新东西冒出,他哪里知道什么人身怀绝技。

    曹氏兄弟就是代表,他的水力纺纱技术,完全就是自于祖辈传下的经验,要不是他父亲一直在想办法利用水车灌溉农田,他们也不可能会想到水力纺纱,至于纺纱机倒是在韩艺的纺纱机基础上,改造出的,但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特色,其实经验也可以说是理论,因为公式是恒定的,经验无非也就是反复反复再反复,当反复一千万遍,结果还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公式,只不过是用另一方方式表达出。

    这是一个充满惊喜的时代。

    而专利法案的颁布,将会这个惊喜时代进一步扩大。

    韩艺也不知道唐朝究竟隐藏着多少黑科技。

    从三门山回之后,韩艺立刻在尚书省召开枢要会议,并且将水力纺纱机告诉了这些枢要大臣。

    其实崔戢刃、郑善行他们早已经知道了,只不过他们还是原的固有思维,觉得这里有个人发明了一个不错的东西,但也就这样。

    “三十多倍?”

    狄仁杰微微皱眉,面色凝重道:“不知各位可还记得,当年为什么许州百姓会刦烧毁商船?那些百姓可也不傻,若是那么做对于他们没有丝毫利益,哪怕有人在背后怂恿,他们可不会那么做的。”

    韩艺已经知道这厮打算说什么。

    王玄道道:“主要还是因为商人的纺纱作坊已经伤害百姓的生计。”

    “正是如此。”狄仁杰道:“要是真如尚书令所言,那三门山的水力纺纱车将产量提高三十多倍,那百姓更没法与之抗衡。”

    郑善行点点头道:“这倒是一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唐朝小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南希北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希北庆并收藏唐朝小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