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哦?”赵桓笑着下了车,自己什么时候骂过大宋军卒?禁军那么废物,自己好像都没干过下诏书骂人的事。

    赵桓看着铺满山岗的军卒,有些担心。

    这些八字军的装备很差,几乎等于没有,和甲胄俱全的河间飞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宋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只能优先给边军分派,然后才是赵桓的天子亲军性质的河间飞军。

    八字军这些民间由结社而的义军,赵桓并没有能力给他们武装到牙齿。

    “官家说金人逞凶,不就是在骂我大宋军卒无能吗?”岳飞笑着回答道。

    “之前的大宋禁军的确无能,他们甚至变成了**,最后成为了流匪中的中流砥柱,官家其实骂的对,官家不是说的现在的大宋军卒。”王彦搭了一句话,毕竟是第一次见面,虽然他久闻官家的仁善和大度,但是依旧有些小心翼翼。

    小心大宋官家过河拆桥,是大宋文臣武将们默认的生存法则。

    赵桓点了点头,八字军在金军退后,正式被赵桓收编。

    仿照河间军卒军训之法,让王彦带着训练,现在看精气神上也就稍弱于岳飞训练的河间军。

    王彦也是一个极擅长治军的人,上一辈子的他给金人的推进,带了极大的困扰。

    “官家,八字军盼战已久,还请官家准许八字军随官家北上。太行山匪祸已平,待在太行山,只是凭白吃大宋的粮饷罢了。”王彦俯首请命。

    本赵桓让八字军待在太行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钳制已经颇具规模的流匪。

    现在流匪已经被灭了,再待在太行,变得没有意义。

    “先跟着到了燕京,再熟悉新的军马和器具,等到全副武装起,再上战阵吧。”赵桓点了点头说道。

    这些汉子眼神中,充斥着渴望和期盼。

    赵桓明白他们在期盼着什么,建功立业耳!

    王彦俯首说道:“八字军,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但凭官家定夺。”

    赵桓看到了王彦心中的不甘心,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扶起王彦说道:“朕知道八字军渴望战阵,一雪前耻。也知道大宋的军卒敢战,敢打。悍不畏死。”

    “但是朕舍不得他们死啊。”

    “你看看这穿着棉服能上战场吗?等朕调配了甲胄,再议上阵不迟。”

    赵桓这次去燕京指挥攻伐燕京之战,压根就没打算和金人硬碰硬的肉搏。

    他准备让大宋已经武装好了的永定军和河间军为主力,打碾压对面的富贵仗。

    用武器装备,砸死他们。

    他前往北地,更多的是一种军心的鼓舞,具体作战的谋略,赵桓身边缺少了一个像当初种师道一样的灵魂人物。

    但是自己手下这么多的大将,大可以弄个战略目标,让众将参详。

    “官家所言极是。”王彦说道。

    “那一天等不了多久的。”赵桓拍了拍王彦,可能王彦误会了自己。他并没有准备拖延太久。

    根据计省的统计,去年仅仅在大同和峰峰矿区这两地,兴建的煤钢联合坊,就给大宋的产铁量带了飞速的整张。

    靖康元年,大宋新增产铁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吨,环比增长了66%。

    之前大宋的产铁量稳定在了十万到十五万的样子,现在已经有了极大的增长。

    而且因为是官府兴办,赵桓手中可支配的铁料比以往年份多了太多。

    赵桓能够大气的给永定军配上同样的步人甲,实属不易。

    钢制盔甲已经在路上了,要不了一年的时间,永定军和河间飞军,就可以完成换装。

    王彦他们等不了太久了。

    “就是这板甲护具配件,生产量极为有限。着实让朕有些焦急,路过峰峰的时候,去矿区看一看。”赵桓无奈的摇头说道。

    “岳校尉将笼手拿看看。”赵桓对着岳飞说道。

    板甲护具配件,是赵桓现在手头钢材产量低下的一种具体体现。不能武装全身,只能做点配件。

    岳飞卸掉了笼手,递给了赵桓。

    赵桓拿着笼手仔细端详了半天,连连叹气,这是赵桓为了怕岳飞出事,专门挑选的优质钢材打造出的笼手,但是已经有了极多的划痕。

    质量还是有些次了。

    这就是小报里传说依旧的金翅大鹏岳鹏举从风沙伸出去的金抓。

    显然还不够坚不可摧。

    赵桓瞄了一眼岳飞手上的老茧说道:“岳校尉辛苦了。”

    “臣之志也。”岳飞赶紧说道。他这手上的老茧,肯定不是为了邀功,他也没想到官家会看他的笼手。

    “金翅大鹏岳鹏举啊,希望你真的成为我大宋的金翅大鹏。”赵桓对岳飞寄予厚望,岳飞回馈了更多。

    相比较去年相见的时候的岳飞,现在的他,身上多了一股睥睨的气势,这是为帅的潜质,岳飞正在从一个悍将,向着一个帅才转变。

    这是好事。

    “渡河!”赵英大声的喊道,赵桓踏上了等在渡口的平底船,看着黄河,脸上露出笑容。

    自己登基不说别的功绩,至少这黄河的堤坝是稳固住了,也算是大功一件。

    没有决堤的黄河,温顺了很多。

    赵桓看着蜿蜒的黄河弯弯曲曲的向着远方伸去,匍匐在华东平原的大地上,这条母亲河,暴躁起,着实有些可怕。

    黄河的水面上有无数的挖沙船在不断的清理着河床下的淤泥,堆叠到堤坝之下,让堤坝变得更加稳固。

    当然越往下游,这河水之下,就不是淤泥,而是砂土了。

    赵桓的船舶在不断的行进着,划开了阵阵昏黄色的水波。

    一路走过,赵桓看到了河北路上的田地上吐出的嫩芽,看到了田间劳作的农夫和送饭到田间地头的农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宋振兴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吾谁与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谁与归并收藏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