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罗账房听到梁俊安排,压住心中激动心情,看着众人,恭敬的作了个四方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大炎交通银行成立之日,还有两个机构会成立。”

    说到这里,他不由挺直了胸膛,声音之中的激动难以抑制:“这就是凉州证劵交易所和长安证劵交易所。”

    众人又是一头雾水,这俩又是干什么的。

    当下,准备多时的罗账房口若悬河,将这两个机构是干什么的,股票又是干嘛的全都解释了一番。

    台下的人听着皱眉,梁俊表面上虽然镇静无比,可心里却明白的。

    这证劵所和股票,自己估计是弄不出的。

    大炎朝这种情况下,能把银行搞出就千恩万谢了,这证劵所想要弄出,那是千难万难。

    之所以今日要搞这些,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要给他们画大饼。

    在场的人有不少都是行商的大商贾。

    虽然是古代人,可全都聪明的很,他们虽然没听说过这些名词,可若是解释清楚,自己琢磨,应该能明白对他们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第二个是因为刘文静的一句话。

    虽然刘文静被自己绑在身边,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些日子里,自己遇到一些事弄不明白,想要找人合计合计,给自己出出主意,这孙子一直装聋作哑。

    时间长了,梁俊也懒得问他。

    前几天一吃完饭,刘文静突然没头没脑的了一句:“根据我在长安的眼线报,户部侍郎沈拟了一个折子,折子上写着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

    梁俊一听这话,心里一咯噔,放下碗一脸严肃的看着刘文静。

    刘文静也不搭理他,自顾自的扒拉着碗里的饭,道:“我那天听太子爷一直念叨的,好像就是这六个字吧。”

    一边说一边夹菜,也不知道是说给梁俊听还是自言自语:“打土豪分田地,太子爷要造反,这沈侍郎这是要造反么?若是打了土豪,这炎朝还是能不能姓梁呢?他这折子只怕不是给皇帝看的吧。”

    梁俊深以为然,这折子一定不是给乾隆那孙子看的。

    打土豪分田地,这是要砸朝廷的碗,和天下士绅为敌啊。

    如今天下虽然有了乱世迹象,可终究还是没有乱起。

    炎朝治理天下,全靠着这些地主老财,朝廷没有了这帮子人,政令都不可能出长安。

    这沈敢把这个折子交上去,早上交了,都不等下朝就得被拉出去千刀万剐。

    可他不给皇帝,这折子是给谁的?

    他自己用?不可能,他若是自己用,没必要写下。

    而且他只是户部侍郎,朝廷里不大不小的一官,又是平民出身,虽然和自己一样都是穿越者,可他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翻不起多大的浪。

    给别人?朝廷中哪个人敢接这个折子?

    梁俊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沈好生生的写这玩意干嘛。

    左思右想不成,看着刘文静风轻淡的样子,梁俊寻思,别是这孙子听到我说这六个字,编了瞎话忽悠我的吧。

    刚想试探,刘文静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开口道:“十五日,寅时三刻起床,洗漱,早点油条两根包子三个...”

    梁俊一把抢过,只见那张纸条上记载着沈从起床到睡觉一天干的所有事。

    “十六日,寅时一刻起床...”刘文静又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接着念到。

    梁俊这时候再无疑惑,将手中的纸条扔给刘文静,心中好奇,道:“你这天天和我在一块,什么时候接到的这些信息。你在长安到底有多少眼线,是怎么送过的?”

    刘文静收好纸条,看着梁俊,微微一笑,道:“天机不可泄露。”然后接着投入剿灭碗中食物的战斗中。

    打那天起,梁俊就开始规划自己接下里的发展。

    沈打自己离开京城,被程经从天牢里捞出之后,就开始了穿越者造玻璃造肥皂的发家致富日常。

    如今珍宝斋风生水起,自己可以说是晚了他一步。

    不管这打土豪分田地是给谁写的,若是他们把这个大杀器祭出,一旦成功,撇下自己可就不是一步两步的事了。

    梁俊思想去,辗转反侧,结合自己的长处和刘文静提供的各种信息。

    终于制定下自己要干的事情。

    总结下就四句话:开银行,修公路,做物流,办报纸。

    工业这块由沈做就行,自己不擅长,也没必要去做。

    自己若是想赶超沈的步伐,回到长安之后还能坐稳太子之位,须得把这四件事做好。

    开银行不用说,当年做海盗,抢了那些个钱要想办法洗白,自己那个倒霉催的上司陈寒明里暗里没少帮自己的忙。

    梁俊也借着这个机会没少和世界各大银行打交道,对于银行这一系统还算是有些了解。

    修公路自然不用说了,梁俊出身工程世家,家里的亲戚不是包工程就是干路桥,以往暑假没少往工地上跑。

    金桥银路这话听的耳朵根子都快磨烂了,如今又在凉州,丝绸之路就在眼前。

    只要打通了长安到西域诸国的道路,光是珍宝斋这一头,不用十年,自己就能靠着他把修路的钱赚回。

    至于物流,只要丝绸之路修好了,手中有了钱,就能继续修路,以修养修,有生之年把全国的路全都修一遍。

    不说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事,光是收过路费和走物流都能慢慢的把工业体系建立起。

    至于办报纸,生在新世纪,长在红旗下的梁俊可是深知舆论的重要性。

    又有陈帆的例子在前,自己若是能够掌握了天下的舆论,那时谁忠谁奸,谁好谁坏,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至于股票证劵所、彩票这种东西,只怕到时候自己不做,沈也会建立起。

    就算沈不建立,谁知道有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史上第一绝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蓝火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火机并收藏史上第一绝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