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反正他们身上带的干粮与肉干还算充足。

    本自东阿径直往南,便可抵达卫国,然后从卫国继续向南,便可抵达宋国的「陶邑」,也就是宋国最繁华的几座城池之一,但是蒙仲在经过沉思后,却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决定向东南方向,朝着鲁国的方向走。

    原因有二。

    其一,有关于赵主父过世、赵国国内发生巨变之事,蒙仲认为应该尽快告知宋王偃与义兄惠盎,以便宋国尽快做出改变。

    毕竟可以预测,赵主父过世之后,赵宋之盟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宋国需要另外办法应付自齐国的压力。

    而宋王偃与惠盎都在彭城,也就是宋国的西部。

    其二,在前往彭城的途中,蒙仲也想顺路去邹国看望一下孟子,若运气好的话,可能还会碰到去年新结识的义兄匡章。

    三月前后,在足足赶了一个月的路程后,蒙仲等人终于抵达了邹国。

    对于蒙仲前拜访,孟子与他的弟子们当然颇为欢迎,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孟子居的这些儒家弟子们早已将蒙仲视为了自己的小师弟。

    在吩咐弟子们准备酒菜后,孟子单独将蒙仲带到了内室,询问他忽然到访邹国的原因。

    蒙仲很敬重孟子,当然不会隐瞒什么,便将他在赵国的经历,包括沙丘宫变,再包括赵主父过世这些事,通通都告诉了孟子,只听得孟子唏嘘不已。

    “赵主父一死,怕是中原要再次出现动荡。”孟子当时感慨道。

    不得不说,对于赵主父的死,孟子亦感到颇为惋惜。

    当然,他惋惜的其实也并非是赵主父过世这件事,毕竟赵主父的性格与宋王偃其实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崇尚武力的君主,关键在于赵主父看待蒙仲的态度。

    去年,当匡章前往赵国代表齐国与赵国签署了臣服约定后,他在返回齐国的途中,亦造访了邹国,拜访了自己的老师孟子。

    当时,匡章便向孟子叙说了蒙仲这位“小师弟”在赵国的处境,当得知蒙仲颇受赵主父的器重时,孟子颇感欣慰之余,亦希望蒙仲能在赵国立足,毕竟这对于他们儒家说也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蒙仲虽然不是他孟轲的弟子,但此子对他那套“仁政”的主张却非常认可,因此孟子觉得,倘若蒙仲能成为赵国的要臣,或就能使他儒家的思想在赵国得以传播。

    就像宋国那样,虽然宋王偃对儒家思想毫无兴趣,可架不住他身边的重臣惠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宋国的施政,其实本质还是偏向于儒家仁政思想的,远比齐国、赵国、尤其是秦国要宽松地多。

    倘若蒙仲在赵国也能成为像惠盎这样的要臣,凭借着蒙仲对儒家思想的好感,孟子当然有机会在赵国传播他的仁政思想。

    但遗憾的是,最器重蒙仲的赵主父在政变中失败而亡,虽然目前的赵国君主赵王何对蒙仲其实亦有诸多好感,但因为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的关系,蒙仲注定难以再回到赵国,这让孟子多少感觉有点遗憾。

    当然,遗憾归遗憾,孟子还是尽可能地开导、宽慰蒙仲,毕竟就蒙仲讲述的沙丘宫变过程说,蒙仲本人并未犯下道德上的缺失,且也并未犯下什么错误,公子章与赵主父的政变之所以失败,只是出自两个原因,其一,赵主父没能听取蒙仲的建议;其二,便是牛翦的倒戈。

    至于蒙仲本人,孟子认为此子在这件事上已经做地足够出色,虽然最终落到事败逃奔宋国的结局,但孟子却觉得,在赵国的那些经历,这对蒙仲是一个极好的磨砺。

    他笑着对蒙仲说道:“阿仲,你还年轻,你看看老夫,老夫四十多岁时游走列国,足足花了二十年时间却一事无成,最终无奈返回邹国教授弟子,你如今才十七岁,有什么可着急的呢?”

    蒙仲闻言说道:“晚辈不是着急,晚辈只是觉得有点……有点……不知该什么形容,晚辈本有机会挽回赵宋之盟,可是……”

    听了蒙仲有些自责的话,孟子笑着说道:“那是宋王偃与惠盎需要去考虑的事,而不是你……再者,世间有很多事都不是我等能够左右的,你我唯一能做的,即顺其形势……”

    “唔……”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

    此后,孟子又与蒙仲聊了聊有关于齐宋两国局势的事。

    跟蒙仲的想法一样,孟子亦觉得这次赵国出现剧变后,齐国可能会抓住机会,趁机攻打燕宋两国,以报复燕宋两国此前协助赵主父攻伐齐国之事。

    至于为何齐国不趁机攻伐赵国而攻伐燕宋两国,其实这也不难猜测,毕竟赵主父已死,而赵王何尚年幼,国内势必被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一同把持,而赵成、李兑二人一向亲善齐国,因此齐国当然会留着赵国一起对抗秦国,怎么可能趁机进攻赵国,将本对齐国心存善意的赵国推向秦国的怀抱?

    而相比较赵国,燕宋两国对齐国一向是心存恶意,齐国当然会选择拿这两个国家下手,以挽回当初被迫臣服于赵国的颜面。

    “老夫对燕国并无过多了解,不过老夫觉得,燕国应该挡不住齐国……”孟子捋着胡须叹了口气,显然是对无法阻止齐国与燕国的战争而感到叹息。

    听孟子提及燕国,蒙仲当即便想到了在大河边分别的剧辛、赵奢二人。

    剧辛、赵奢二人,乃是庞煖的左膀右臂,也是当初檀卫军中最得力的两位将领。

    先说剧辛,蒙仲对剧辛其实了解不多,但从他当初与庞煖的交流中所知,剧辛当初在檀卫军中扮演的角色,就仿佛信卫军中的乐毅,从操练士卒到领兵打仗,皆是面面俱到,蒙仲毫不怀疑待剧辛投奔燕国后,必定会受到燕王职的重用。

    至于赵奢,那同样是一位善于统兵打仗的年轻将领,且用兵颇具章法。

    若是燕国的军队中有剧辛与赵奢在……

    『……唔,恐怕还是无法抵挡齐国军队。』

    在细细一想后,蒙仲暗自摇了摇头。

    倒不是他轻视剧辛、赵奢二人,而是因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大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贱宗首席弟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贱宗首席弟子并收藏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