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还是很感激您立他为太子,甚至于立他为君,且君上也从没有与赵主父您争夺权力的心思。就连我亦认为,此事完全没有必要说句不好听的话,赵主父您如今已年近半百,还能在人世多少年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待您过世后,赵国上下自然会以君上为尊,君上何必做多余的事?”

    “你这小子”见蒙仲竟然敢谈及自己的寿活,赵主父又好气又好笑。

    但仔细想想,蒙仲的话倒是也有几分道理。

    不可否则,自春秋以,各国王室不乏有父杀子、子杀父的丑闻,但那些丑闻的前提,是父子二人皆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渴望与执着,而赵王何,自幼性格懦弱,怎么敢做出这样事呢?

    且赵主父其实也没有想要彻底架空赵王何的意思架空了赵王何,谁为他治理赵国内政,使他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与诸国征战?

    从始至终,赵主父想要的只是赵国的军权,以及地位超过赵王的名分而已。

    而今日听蒙仲所说,赵王何似乎并不想要插手军权,并且,愿意真心尊捧他这个“主父”?

    “这是我儿赵何的意思?”赵主父惊讶地问道:“他就不怕失去权力么?”

    蒙仲摇摇头说道:“君上贵为赵君,怎么会失去权力?他只是尊重赵主父您。无论哪位君王,都是有父亲的。尊敬自己的父亲,顺从自己的父亲,这即是孝顺,举国上下,难道还会有人为此指责君上么?或者对此事不满么?”

    “”

    赵主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平心而论,倘若赵王何当真是真心尊重他,愿意将举国的军权都交给他征战,并且尊重他作为“主父”的名分,那他与赵王何,倒是还真没什么矛盾。

    不!

    还是有矛盾的:即他近些年越越喜欢勇武且与他性格相似的长子公子章,不喜欢性格懦弱的赵王何。

    赵主父陷入了沉思。

    见此,蒙仲小心地试探道:“赵主父,对此您意下如何?只要您与君上联手,即能立刻在赵国施行变法改革,介时,似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皆无力抗拒您二人。”

    赵主父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你这番话,确实很有道理,只不过赵章呢?”

    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蒙仲,语气莫名地说道:“据我所知,公子章与田不禋皆待你不薄,而你,却劝我与赵何化解干戈,似这般,将公子章置于何地?蒙仲,你在我身边多时,且与赵何、赵章、肥义等人也熟络,相信有些事也瞒不过你,我对你索性也就实话相告,赵章一心想要夺本该属于他的权力与地位,而我,亦想弥补当日亏欠韩氏、亏欠赵章的愧疚,倘若我听取了你的建议,岂不是又一次让赵章面对绝望?”

    听闻此言,蒙仲皱着眉头说道:“公子章那边,我会再去劝说”

    “”

    赵主父的脸上,露出几许怪异的表情。

    旋即,他微微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就去尝试劝说赵章看看罢,若是赵章愿意放弃,我便听取你的建议,否则此事你就莫要再提了。”

    “喏。”

    蒙仲稍稍迟疑了一下,拱手而退。

    看着蒙仲离去的背影,赵主父脸上露出几许沉思之色。

    对于蒙仲,赵主父一向寄以厚望,但今日蒙仲劝说他与赵王何和解的做法,还是让赵主父有些不喜。

    尤其是蒙仲口口声声表示首先是他赵主父的臣子、其次是赵国的臣子、再次才是赵君上的臣子,却一个劲地为赵王何说话。

    虽然此子心地不坏,但心太大,还是有必要敲打敲打使他明白,他如今的一切,皆是我赵雍给他的,而不是赵何与肥义

    赵主父暗自想到。

    次日上午,蒙仲先去请见了赵王何。

    在赵王何屏退左右后,蒙仲向这位赵国君主说起了昨日劝说赵主父的经过。

    在听了蒙仲的话后,赵王何颇为惊喜地说道:“蒙卿,主父当真这么说?”

    “是的。”蒙仲点头说道:“据我所见,赵主父当时已有所意动,但是他放不下安阳君(赵章)赵主父昨日曾说,他曾经对韩氏与公子章有所亏欠,又岂能再次让公子章面对绝望?”

    听到这话,赵王何脸上的惊喜之色逐渐退散,忍不住亦叹了口气。

    对于公子章,赵王何的心情其实也很复杂。

    平心而论,他对公子章是没有恶感的,或者说,是生不起什么恶感,毕竟严格说,确实是他夺走了公子章的太子之位与君王之位,他有什么立场去憎恨公子章呢?只是公子章单方面憎恨他以及他的母亲惠后(吴娃)罢了。

    若非兄弟二人之间有着这样的恩怨仇恨,赵王何其实还想过重用公子章,借助后者打压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毕竟这两人在赵肃侯时期就担任过赵国的国相,平日里难免有些倚老卖老,其实赵何也不喜欢他们。

    如果有选择的话,赵王何当然更倾向于重用自己的兄弟,比如公子章,再比如年纪还小的赵胜、赵豹两个弟弟。

    在沉思了一番后,赵王何对蒙仲说道:“蒙卿,待你去劝说寡人的兄长时,请告诉他,若是他肯放下当年的恩怨,寡人愿意册封为他武安君,作为我赵国的假相。”

    武安君,顾名思义就是封于武安的邑君,这是赵国最为尊贵的封君。

    原因很简单,因为武安城就在邯郸城的西北侧大概四十里处,是赵国的陪都。

    曾经,苏秦代表赵肃侯出使六国,促成六国合纵抗秦,赵肃侯为了表彰苏秦的功劳,曾册封苏秦为武安君不过在齐国背叛盟约后,苏秦害怕被赵国追究,就从赵国逃往了燕国,而赵国事后也收了苏秦的武安君爵位。

    而假相,通俗说就是副相,地位在目前担任相国的肥义之下,但亦是相当了不得的职位了。

    “在下记住了。”

    蒙仲点点头,告别了赵王何,前往请见公子章。

    公子章,也就是安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大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贱宗首席弟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贱宗首席弟子并收藏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