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吃素滴和尚让我解读鲲,我只想说,山海经里没有鲲……

    不过有人考证,庄子对于鲲鹏的描述,脱胎于山海经中的北方之神禺强。

    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不熟悉,但他又叫玄冥。

    《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

    这指的就是禺强,他辅佐颛顼,相当于应龙之于黄帝。

    因为庄子写了:北方禺强,黑身手足,乘两龙。

    黑字古文又与鱼字相近,有人认为可能传抄错误,其实庄子想说鱼身手足,乘两龙。

    而禺强在山海经里,又是人面鸟身,乃是北方海神。

    所以有人就分析了,禺强有鸟身和鱼身两种形态,同时也是海神和风神之类的。

    于是,鲲鹏其实就是北海神玄冥的说法,就冒出来了。

    对此,我个人是完全不信的,这完全是强行套关系。

    玄冥这个人在山海经里,主要有两处描述。

    《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哦豁,这一对比,矛盾出来了。

    大体两处描述接近,但一个说践两青蛇,一个说践两赤蛇。

    最骚的是《山海经·大荒东经》又写: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

    黄蛇的也来了。

    其中禺?就是禺号,而禺京就是禺疆,也就是禺强。

    这是异体字的问题,因为文字一直在变,而山海经则是不同时期不同地人写的。

    我认可,但我觉得,不是黄帝生的禺号

    因为海内经写了:‘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

    这就和大荒经矛盾了。

    两者必有一伪,乃是一些有心之人为了把帝俊这个东方神系彻底抹去,而把一些原本属于帝俊衍生的存在,挪移给了黄帝。

    海内各经被删除的地方最多,尤其是海内东经,基本全删了,剩下的版本里,海内东经只有一百来字。整个山海经里最短的。

    它一定是记录了修书者所不能容忍的历史,大约就是刘歆最为针对的一经了。

    黄帝是胜利者,后人自然会向着他而改书,所以我倾向于帝俊生禺号为真相。

    尤其是大荒东经里那段,只有前半句有意义,从‘黄帝生禺?’开始,后面完全是废话,几乎就是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两段记载的总结。

    最早山海经有图,而最早的作者为其写了注释,那个注释就是山海经的开端。

    之后陆续有人得到图,往上填注释,也就形成了山海经,直到现在就剩字,没有图了。

    比如《海外南经》就写了: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鸱久、视肉、虖交。

    这就很明显了,毕竟文王已经是商末周初时期的人了。

    能说出文王葬于此的,最早也只能是西周时期的人。

    于是有人就说,山海经是周朝人写的,甚至是东周末年的战国时期写的。

    我想说最早开始写的绝对比这早,而且早很多,为什么之后再说。

    单说这一段,很明显‘吁咽、文王皆葬其所……’都是后来加上去的。

    本来一张山海图,图上已经有夏朝以前的人给图配写了一些文字,在狄山这个地方,只写到‘离朱、视肉’那里就没了。

    什么文王,早期作者根本不认识。

    但是因为山海图和山海经是陆续流传,并总有新的后人根据图往上填理解。

    所以后面才会有那些明显感觉重复议论的文字,连格式都一样。

    一个西周的贵人,一看图上的狄山,考证了一下心说:诶?这不汤山吗?

    于是写下自己的注释:说文王也葬在这,现在叫汤山……

    然后也列举了山里的动物有这些这些,其中动物列举中,大多数重复,只比前半段多了两种动物。

    这是典型的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座山写下的不同时代的描述。

    同样的状况,在好几个经都出现了,比如有个地方写了成汤伐夏桀。

    写这些话的人,绝对不是第一批作者。

    我称之为第二代作者,第二代这些人还算不错,他们至少在模仿山海经早期作者的文风。

    不像第三代作者,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直接往上加自己的想象了,直接把一些东西艺术加工了,强加了主观臆测。

    ‘夸父不量力’这种话,就是第三代作者加入的。

    得亏现存山海经中,还有第一批作者所写的‘夸父与日逐走’这种冷静文字留存。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最早山海经只有图,没有字,都是后来加的。

    我想说,只有图的话,谁能写的出山海经?

    相貌可以看图写,叫声呢?后人是怎么知道叫声的?还有一座山叫什么名字,这个难道是光看图就能知道的嘛?

    所以画图者,至少同时期就有人配图写了文字。

    总之上古有人画了图,还注释了少许的文字,可能很少很少,但一定有。

    那批文字,是最冷静和简洁的。

    之后夏商西周的人总结一遍,春秋战国的人总结一遍,再加上删除了很多,以及失传了图,所以山海经现在才真伪交加,虚实难辨,荒诞离奇。

    尤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蓝白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魔性沧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魔性沧月并收藏蓝白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