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梁得宁租了一些地,也租了刘昌郝家的地,刘昌郝回来,他与大伙一道去接刘昌郝。随后租户闹着减租子,梁得宁受过刘家不小的恩惠,肯定不会闹了。刘昌郝从未见过这样的宝贝父母,对梁得宁偶尔也会关注,看到了,顺便地聊一聊,比力气,梁得宁确实不行,可经过几次聊天,刘昌郝发现梁得宁脑子却是很管用的,不然也不会一个又一个女人带回来,寡妇又如何,难道不是女人?

    韩大虎只是微笑。

    刘昌郝忽然醒转。

    韩大虎只是用梁得宁与孙寡妇做一个比喻,其真实的意思,是这几个鳏夫,或者说光棍,可能脑子没有梁得宁灵活,但也不是好吃懒做的人,差的就是一口元气。

    刘昌郝请来后,替其盖房宅,也会给丰厚的酬劳,关键若是这些光棍有本事,也将女人带回来,刘昌郝同样会发给女人酬劳,宋朝不可能有三十多岁的未婚女子,但寡妇是有的。不一定类似于刘父死在舟车之中,主要还是负荷重,或者生一场稍大的病,也就英年早逝了,女人也一样,有许多女人因为各种原因,早早去世,如范仲淹、欧阳修的前妻。

    都寡妇了,能计较什么,条件还可以,也有寡妇心动的,来凑合着过日子。

    明处是壮年,有了瓜田李下之嫌,实际只要剖开,反而不用担心,倒是请老年鳏夫,没有重组家庭的机会,才真正有了嫌疑,还担心其死了,莫名其妙冒出许多亲戚上门找麻烦。

    “韩叔父,吾不及汝矣。”刘昌郝拱手说道,他心里又在想,前身脑子真的不够用啊。

    “汝才多大,”韩大虎好笑地摸了摸刘昌郝脑袋,实际刘昌郝种种,已经让韩大虎叹服了,认为刘昌郝远胜其父其祖母。

    “刘昌郝,不止如此,汝若请上四五人,或许对汝家有更多帮益。”

    “为何?”

    “乃吾一猜测。”

    “是何猜测?”

    刘昌郝追问好几遍,韩大虎无奈说:“罢罢罢,吾亦不知真假,本欲探知确实,教阅结束后知与汝,汝复问,吾可先言之,若汝承诺不向外说,吾便知与汝。”

    “行,吾发誓。”

    “吾自汝村人探知,梁永正欲将其女嫁与刘四根幼子刘仲良。”

    刘昌郝倒吸了一口冷气。

    不要小看了梁永正,他也有好几个堂兄弟,当然,若是几家PK起来,梁永正几个堂兄弟与侄子未必会帮梁永正打架,但两家乃是刘梁村最有钱有势的人家,一旦联亲,那可谓是天昏地暗。

    “刘仲良名声亦不佳啊。”

    “吾重名声,汝家亦重名声,然刘四根与梁永正重名声乎?”

    即便刘昌郝将刘四根打了一顿,刘四根家日子还照样地过,依然有钱,梁永正的女儿嫁过去,不说别的,生活上不会吃苦。难怪两人联手向教头诬蔑刘昌郝的客户,难怪梁永正婆娘不让韦小二磨木炭,难怪韩大虎让自己请几个壮年鳏夫。这肯定不是梁永正起的头,刘昌郝忽然又想到刘四根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

    “待遇基本便是如此,若有疑问,汝等可去教场询问韩保正,汝等皆其向吾推荐之人。”刘昌郝一口气说完,区别只说了会有丰厚的奖励,但究竟有多少,刘昌郝未说。

    迫于两家联亲的压力,刘家自身的劳力也确实不足,今年几项大工程,明年春天的事更多,多出来的接头,开春后便要安排人手逐一打理了,鞭炮也分了人手,再加上几百亩甜瓜,刘昌郝估计着,即便请来几个光棍汉,到时候还会请许多人。一个是粗犷的耕作,一个是精细的种植,两者用人工乃是天壤之别。

    但不能完全听韩大虎的,刘昌郝回来后找到梁三元,征求梁三元意见,又隐晦地说了刘四根与梁永正家可能会联亲。梁三元听到这消息,脸上表情也不大好看。不过是光棍汉,虽然多是贫困导致的,名声确实不好听,有人嫌弃,有人忌晦。梁三元暗中打听了一下,其实是韩大虎推荐的,,或如令,亦称诗余,词,何必拘于文体、格律、压韵,文字才是核心。”

    “意境亦是核心。”

    两段话放在九百年后一点毛病也没有,不提小说,散文,就如现代诗,即便勉强压了韵,有人注意了律?何必拘束于表面的韵律,内容才是王道。

    刘昌郝只是随便地一说,潜意识里也认为本身没毛病,但他没有想过,一旦这两句在宋朝传出去,会引起多大的争议,如范欧等人发起的古文改革吧。

    那只是散文的改革,刘昌郝两句话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诗赋歌词上。

    好在苏姓青年没有太大意,传着传着,许多真相也传变了,更没有人注意了。得到公认的说法便是鞭炮的制作者与三字经的作者乃是同一人,此人岁数不大,才情惊人,品性比较高洁,有隐士风范,不喜与世俗交流,之所以制作鞭炮,乃是迫于生计所逼。这个说法得到确认后,好事便来了。

章节目录

我是大圣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后方晴并收藏我是大圣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