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苏兄,春秋战国诗书经,秦汉赋乐府,唐诗,我朝,先是四六骈体,后重振古文,或如令,亦称诗余,词,何必拘于文体、格律、压韵,文字才是核心。”

    但说着说着,刘昌郝忽然醒悟,与宋词相比,清词可能更“直白”,韵律也不是宋朝的韵律,那怕纳兰性德的词,于是又说:“意境亦是核心,如此首小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句,若是在宋朝,除了打油诗,一般不会出现在正规的诗词里,但能说它写得不好?它都勉强能与李商隐那首有名的《无题》相媲美。

    “或如此首,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与大多数宋词相比,这首采桑子也有略过直白之嫌,但论意境与文字优美,有多少宋词能及之?

    不然王国维也不会在《人间词话》里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自宋以来,一人而已。

    关键的是宋词这时正处于蜕变时期,能拿得出手的好词实际也不多。

    苏姓青年欣赏水平不简单,刘昌郝念着这两首词,他仿佛如被一块巨石一次又一次击中心头,一颗心几乎跳到嗓子眼里,差一点都让他听跪了,刘昌郝读完,他立即说:“刘有宁,好令好令,难怪汝能作出明月几时有,汝当赴京城,以汝才华,会名动京师矣。”

    我赴京城与你们交流?想找死啊。刘昌郝面不红耳不赤地说:“不窍不抢,不恶不歹,不骄不躁,不张不扬,京师繁华,非吾之所也。”

    说完一拱手,赶紧走呗!

    “好一个不窍不抢,不恶不歹,不骄不躁,不张不扬,”苏姓青年突然想起,立即四下里向各店家借笔,没几人有过目不忘的记性,得赶紧将刘昌郝刚才念的《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采桑子·明多情应笑我》记下来。

    “二哥,其好厉害,汝远不能及。”苏眉儿带着崇拜的眼神说道。

    “人家乃是著三字经之人,才情可想而知。”

    三字经才出来,还没有多少人注意,好,更不能小看了徐芥方的运营能力,仅过一月,便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它,甚至枢密副使蔡挺说了一句话:“此书温厚中和,实乃罕见,当举国刊印也。”

    然后这本书卖疯掉了,虽然因为一个民与臣确实引起不小的争议,许多人家仍将它买回去当成自家孩子必备之蒙学,徐家书坊都来不及印刷,还有许多人打听作者消息,甚至有人责问徐芥方,你发行此书难道一文钱不赚?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少赚罢了。你赚了钱,竟然一文钱润笔费也不给人家,人家不要。问题是当时有不少人在场,皆说刘昌郝穿着打扮看上去不大好,人家不要,你就不给?

    逼着徐芥方到处打听刘昌郝的下落。

    但真打听到刘昌郝下落,许多士子上门来交流,刘昌郝才会惨掉。

    …………

    武兆麟带着大伙将硝石锤碎,提纯焰硝的流程武兆麟已经熟悉了,刘昌郝交代几句,便去请人。

    他先来到梁家:“大娘娘,吾想请汝做坊头。”

    坊头懂的,沈氏却连忙摆手:“昌郝,予不懂啊。”

    “大娘娘,汝不懂无妨,可让归二娘等协助汝,坊头非是让汝做活,乃是监工。”

    “有归二娘等,为何请予。”

    “其皆是他乡人,相互不识。作坊又有许多妇人,说话荤素不忌,吾亦不好呆在作坊,须大娘娘相帮,且义父与大娘娘在乡里略有威望。”

    若论人数,在宋朝这个作坊规模不小了,区别就是季节性作坊。女子一般比男人心细,可用得不好事情更多。对于作坊来说,管理者是很重要的,刘昌郝想来想去,只好聘请他干娘相助。

    “予与汝义父何来威望?”

    “大娘娘,吾所言威望非是让人害怕,乃是使人折服。”

    这一条梁三元夫妇是合格的,夫妇两品行还可以,光品性像刘昌郝家这样还是不行,梁三元块头比较大,即便他也忌惮刘四根,同样的刘四根也不敢随便公开欺侮梁三元。整个刘梁村,能让刘昌郝真心放心的,也就是沈氏,他的二妈、四婶五婶都不行。

    沈氏有些犹豫不决。

    在她心中认为两家想要关系好,最少没有利益上的牵扯,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进了刘昌郝的作坊不但有了利益上的瓜葛,还容易被别人说闲话。

    “大娘娘,拜托。”刘昌郝有点急了。

    梁三元蹲在边上,想了许久说:“二娘,汝去吧。”

    女人本来就是事多,一个女人都会让人头痛,况且几百个女人。

    站在自家角度最好不要去,然而妻子不去,义子那个作坊确实会有更多的事。

    “还是义父好。”

    “予不好,到作坊予让妇女一起偷懒。”沈氏嗔怪道,刘昌郝不是她儿子,也似半个儿子,大娘娘小娘娘不是叫着玩的,梁小乙去了刘昌郝家,也没有将自己当外人。且看刘家出事,若不是钱差得太多,梁三元都想卖掉自家桑园子。

    “昌郝,坐。”

    刘昌郝坐下,梁三元又说:“昌郝,汝终是刘梁村人。”

    “义父,吾懂,此次吾会请许多刘梁村女工。”

    几人说了好一会话,特别是管理方面的,沈氏威望是有了,如何管理这么多人,刘昌郝必须要说一说的。

    这才正式请人,与刘家交好的十来户人家不用说了,刘昌郝又挑了四十余户人家,总共是五十七户,余下的还有十余户条件比较好的,犯不着去请,还有二十五户人家,九成人家要么如同梁得正这样臭名远扬,要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是大圣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后方晴并收藏我是大圣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