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宋朝军事上虽软弱,却是一个极其爱美的朝代。北宋开封不仅是一个超级繁华的大都市,也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城市,稍大一点的街道两边皆植满了树木以及各种花卉果树,花市也很多。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东风鼓,吹下半天星。万井贺升平。行歌花满路,月随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疏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全部写的是东京城。但论花卉业与花市仍不及洛阳,不仅这两个城市,杭州、扬州并不比这两个城市遑让多少。其他城市,如苏州、长安、越州、益州……即便陈州、彭州、和州这些次一流的城市都有着发达的花卉业与繁华的花市。

    许多乡下也分布着大量的花圃花园,这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刘昌郝小舅公没有让刘昌郝几个表弟带他进城,而是让稍大一点很机灵的进城次数也比较多的三表哥带他们进城。

    三表哥将他们带到相国寺的北面,后面是潘楼街,从相国寺开始一直到潘楼街形成了东京城最大的商业中心,这一带大街小巷两边都是鳞次栉比的店铺,西北边则是宋朝的政治中枢皇城,宋朝最大的花市也位于这里。也不仅是卖花的,还有卖蟋蟀的,卖各种小鸟的,甚至还有卖狗的,又有一些酒肆、杂货铺夹杂其间,类似于后来的花鸟市场,但比后来的花鸟市场更杂乱无章。

    刘昌郝看的是花,有在外面卖花的,或有妇人提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放着许多鲜花,或有人推着车子,车子上摆满了花,以月季为主。还有一些花店,花店里几乎不卖鲜花了,卖的多是盆载,以花为主,也有不少是真正的盆景,盆载里有一些花株正在绽放,同样以月季为主。刘昌郝仔细地注意了一会,发现一个真相。

    店里的月季花明显比外面卖的月季花要好得多,大约上等的花卉当成盆载卖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刘昌郝问三表哥,三表哥说:“大弟,花卉行当吾亦不大懂,要不要吾问一声。”

    “莫急,再看看。”

    看了好一会,刘昌郝来到一个面相看似忠厚的卖花翁面前,先递了两百文钱,说:“大丈人,吾欲向汝讨教几个问题。”

    卖花翁看了一下铜钱,没有立即收,宋朝给小费是很普遍的现象,几百枚铜钱就是回答问题的小费,能答得出来才能收下这小费,他又抬头看了刘昌郝一眼说:“小郎,汝问。”

    “大丈人种花一年收益几何?”

    “小郎,没几何,仅比种地收益稍好一些,也累人,还须心细。”

    “仅比种地好些,然吾方才看到有些花一株能卖上贯钱。”

    “上贯钱花皆为名种,能有几多?”

    “牡丹呢?”

    “小郎,汝不懂,牡丹近百种,有名者不过二三十种,姚黄为王,魏紫为后,牡丹秋天接头(嫁接),姚黄一接头便值五千文,前面接头后面则有人下契约,春天新叶长出便被贵人家买去,魏紫原本亦值五千文,今仅值一千文。其乃牡丹冠者名品,如魏紫瓣者能多达七百有余,故贵,余下不知名者接头仅值数十文。”

    “大丈人为何不引种?”

    卖花翁就像看一个白痴一样看着他,看在钱上,卖花翁忍着气作答。

    “小郎,汝乃真不懂亦是假不懂?能种出其名花者,仅一小园子一岁便能收益千余贯以上……”

    唐朝种植牡丹重熏花(温室反季牡丹),宋朝种牡丹重嫁接,认为想要牡丹开得漂亮必须要嫁接。不过这么高的收益必然导致各家对种植技术敝帚自珍,一般到春天新叶长出时才交花,研究不出来嫁接的秘密。有一个权贵想要获得姚黄的技术,对姚家主人说,我不用等春天,你现在就给我,姚家直接用开水浇在接头上,不用说什么秘密也研究不出来。不仅嫁接,浇灌、施肥以及催花也有着其技术,不懂这个技术,如何敢引种。况且这些花都是很贵的,引进接头往往就需上百贯钱,寻常人家根本损失不起。

    洛阳气候温暖,适宜种花,像石竹、扶苏、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在京城都能拿来卖钱的,然而在洛阳根本不稀罕,被当地人称为果子花。

    还有牡丹,不止是洛阳一处产牡丹,青州、长安、彭州、越州、和州包括现在的开封都有牡丹花,这些原先都是洛阳引进的,后来洛阳有人又陆续将各地名品牡丹反引进到洛阳,如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品种,它们都是各地最好的牡丹品种,然而到了洛阳只能算次一等的品种。就连南方的紫兰(苞舌兰)、茉莉、琼花与茶花,都让洛阳人种成功。

    那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放在开封就不行了,开封气候广寒,能种出牡丹,可是种不出好牡丹花。

    “大丈人真乃博学。”

    “小郎非是啊,欧阳公曾写过一篇《洛阳牡丹记》,恰好让老汉看到,随后记下,书中诸多品种吾亦未见矣,然有诸多品种其亦未记也(里面只记录了24种牡丹)。”

    欧阳公,欧阳修?

    欧阳修那篇牡丹记已经过时,到了今天,宋朝已经培育出更多的名种。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是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里面记载了109种牡丹,不过这本文章还没有出来(元丰四年著),元佑年间又发展到了119种牡丹(张峋《洛阳花谱》)。

    “小郎,汝欲种花?”

    “想啊,大丈人可否教吾。”

    “小郎,花不好种的,除非汝钱多种着玩赏,不论好坏。”卖花翁摇头道,他心想这小子根本不懂,种屁的花。

    刘昌郝也不能解释,继续说:“大丈人教吾。”

    “罢罢罢,”老者被他逼得无奈,毕竟人家给了几百文钱,又不知这小子是那家有钱的孩子准备糟蹋爹娘的钱,看穿着也普通啊,管他,自己尽了良心就行了,想到这里便说:“欲种好花先有佳苗,须多商贾无良,喜欢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售花或售苗,汝又不懂……”

    这个行当里面水深得吓人,若是不懂,那怕到了花圃里看花、花苗下单都不管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是大圣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后方晴并收藏我是大圣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