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王烁的心情,越来越凝重。

    因为死的人,越来越多了。

    城北不良帅段宠,刚刚被人毒杀。现在,又发现了城南两名不良帅的尸体。

    王烁认为,他们都是因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才被人灭口。

    “城南三名不良帅,还有一人是谁”王烁问在场的不良人。

    他们告诉王烁,另一人叫南宫轼。

    “最近,你们可有见到南宫轼,或是听说他的什么消息”王烁问道。

    不良人说,城南三名不良帅和判官崔敬,情同兄弟。但在三人当中,又属南宫轼和崔敬的关系最为要好。因为他二人既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乡,还是一起投军、一起征战沙场的袍泽。

    前不久听人说,南宫轼好像是和崔敬一起离开长安,回老家省亲去了。

    “他们老家在哪里”

    “河北沧州。”

    王烁有点头大,真够远的

    但是无论怎样,一定要找到他们。参与查案的不良帅全都死了,崔敬和南宫轼一定知道很多的线索,说不定现在也有生命危险

    王烁再又想到,此前左街署所有的判官和不良帅,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唯独只有判官董寿,至今不显山不露水,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他的消息。

    这似乎,有点反常。

    董延光很有嫌疑,那么董寿呢

    于是王烁在心中做了一个假设如果是董寿策划了青龙坊的水灾案,那么一切是否能够解释得通呢

    首先,董寿是董延光的假子。段宠是董延光的死忠。判官董寿又是不良帅段宠的直接领导。

    有这几层关系在,段宠来到左街署重新“应聘”充当不良人,至少也是得到了董寿的许可。

    最初王烁就怀疑段宠前来查案的动机,他的解释是自己痴迷于查案,并希望自己能够破获“皇族器物失踪案”,来替董延光洗刷污点。这个逻辑,只是勉强算是说得过去。所以当时,王烁并不十分信任段宠。

    站在董寿的立场上考虑,他又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的得力属下,去帮助董家的政敌王烁查案呢就算最终查清了案子抓到了真凶,董延光又能光复原职吗

    董寿的许可,实在太不符合他的立场和行为逻辑了。

    除非他是“别有用心”,从一开始就在利用段宠。

    那么,段宠很有可能是从“幕后黑手”董寿那里,提前得知谁是血洗胡姬酒肆的凶手,还知道了雇佣这些杀手的买主,就藏在鬼市密道里。

    而这个买主,很有可能就是“皇族器物失窃案”的重要案犯

    于是段宠,就有了前来查案的动力。董寿想要利用他,也就格外的容易了。

    果然,段宠一出手就轻松找到了血洗胡姬酒肆的凶手,并且故意纵放贼首逃进了鬼市密道。然后他来请示王烁,要求封锁鬼市捉拿凶手。

    到这时为止,段宠肯定仍对董寿深信不疑。他以为董寿和他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抓住贼人、追回失窃的皇族器物。

    但是随后就爆发了青龙坊水灾,鬼市被灌淹。

    如果不是王烁临时变卦撤下荔非守瑜和段宠,换上机智谨慎的李晟。否则那一晚,死的人还要多出好几倍。荔非守瑜和段宠,很有可能也会被淹死在鬼市密道里。甚至王烁本人,也有一同陨命的风险。

    如果董寿真是“幕后黑手”,那他还真是策划了一盘杀人灭口、报复政敌的精妙好局

    那也就是说,到这一步为止,假设董寿就是幕后黑手的逻辑推理,都是顺理成章的。

    接下来的事情,仿佛就更好解释了。

    侥幸逃得一命的段宠,心中肯定极度的震惊、失望和崩溃。因为他一直死心塌地去效忠的董家人,竟然把他当成了随意宰杀的弃卒

    段宠知道要杀他的人是董寿,但无法判断董延光是不是幕后的大黑手。毕竟他们是父子,自己只是一个外人。

    当时段宠所面临的局面的是,董家人要杀他灭口。左街署也有理由怀疑他故意误导侦察方向,然后策动水灾杀人灭口,并有谋杀王烁及一众官将的险恶动机

    这样的“嫌犯”,是不可能还有继续调查案情之资格的。别说是给他十二个时辰,一分钟都不可能

    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的段宠,索性来到左街署投案自首。并且,他故意在王烁面前努力维护董延光,却只字不提董寿。

    这是典型的,欲盖弥彰。

    这个愚忠的弃卒,已经心如死灰,无能为力。

    他所能做的,就是说出自己心中的怀疑,给王烁指出一个侦察方向。然后,把剩下的所有事情,全都交给王烁去查。

    直到死前的那一刻,段宠也仍在愚忠于董家,否则他早对王烁和盘托出了。但他肯定也很想抓住幕后真凶,哪怕那个人是他的“小主子”董寿。做为一名痴迷于查案的不良人,这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或许就是在这种矛盾心情的煎熬之下,段宠走完了自己生命里的最后一点时间。

    推理到这这一步为止,董寿作为“幕后黑手”的逻辑,仍是成立的

    接下来,就是书生于道智之死。

    董延光是金吾将军,兼任左街使。他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管理左街署的一切事务。此前王震也曾说过,董延光正是靠着他手下的两个得力判官,替他管理万年县的治安问题。

    相比之下,判官董寿肯定比左街使董延光,更加了解左街署的一些鸡毛蒜皮事。

    比如,书令史于道智的底细来历和理想报负,以及他和厨娘秦九娘的私情。

    用威逼利诱的手法,来驱使于道智这样一个老实软弱的小人物,对于判官董寿来说,似乎非常的容易。

    既然董寿从一开始就在利用段宠并把他当作了弃卒,那么再让他背一点黑锅,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于是就有了于道智,故意栽赃段宠的那一张“小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盛唐大救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萧玄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玄武.并收藏盛唐大救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