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子死后他的门徒弟子各自走上属于他们的道路也开创了他们的世界。
    以至于没有一个足够聪明、强大和有手腕的人继承他的衣钵。
    这不得不说是可悲的。
    好在如今在荀子逝世将近百年后的今天一批跟荀子一样对现有的儒家派系感到厌弃和不满的异类们联手再次举起了荀子的大旗。
    将这个学派重新复活。
    荀子的主张和他的思想以及理论重新进入世人眼前。
    朱文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从小就目睹了儒家内部的混乱和诸巨头们的嘴脸看清了道德君子们的真实面目。
    这让朱文一度非常抑郁。
    直到茂陵图书馆的建立。
    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荀子的著作。
    荀子三十二篇让他大开眼界并且深深着迷。
    随即他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
    本着对儒家现有派系和思想体系的不满这些人重新建立了荀子学派。
    并且在四年之内将它发展成为了一个成员数千影响力跨越燕赵直抵三河的庞大学派。
    从荀子学派成立至今朱文与他的同志们就是在辩论中成长在斗争中成熟的学者。
    他微微一扫重民学派和思孟学派的方向在心里冷哼一声:“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在荀子门徒眼里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几乎就找不到对的地方!
    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饿其体肤?
    什么人性本善?
    什么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
    一片胡言!
    若非这里是石渠阁朱文几乎忍不住想要好好的跟思孟学派以及重民学派交流一下在这个方面的认知改造他们的三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究竟错的多么厉害!
    而其他儒家学派也没有一个让人朱文能瞧得上眼的。
    这倒不是这些派系的理论有问题或者学术方面的成就太低。
    实在是朱文觉得与自己所学相比其他的都是辣鸡!
    微微清了清嗓子朱文对着话筒说道:“儒者何也?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仲尼、子弓如是而已……”
    看上去平平淡淡的话语之中却是杀机暗藏。
    台下的许多儒家学派的脸色都变了。
    原因很简单。
    朱文一句‘仲尼、子弓是也’。
    将曾子、子夏、子思和孟子都开除出了儒家行列。
    至少是开除出了传递孔子思想的的正统继承人行列。
    这可不能忍!
    许多人都是怒火中烧!
    而其他学派则都乐呵呵的搬了个板凳在旁边看戏。
    甚至还有人帮腔。
    譬如墨家的人就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呵呵的评论着:“仲尼虽然学问不怎么样但这弟子之中的子弓却乃人杰也!”
    子弓先生就是孔子的早期追随者之一。
    那位后世的孔门十贤。《论语》的真正作者!
    冉雍冉子弓又称为仲弓是也。
    孔子生前曾经公开称赞他说:雍也可使南面!
    临终之时更是对诸弟子赞道:贤哉雍也过人远矣!
    这实际上是将自己的衣钵交托给了子弓先生。
    而子弓先生没有辜负孔子的期望他带领师兄弟们整理了孔子生前的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全篇没有擅自删改一字一句。
    当然了今天的其他派系肯定不会这么认为的。
    譬如公羊、谷梁和左传一系肯定会认为子夏先生才是孔子的衣钵传人。
    而鲁儒、楚诗、韩诗则都肯定是认为曾子才是孔子的衣钵传人。
    至于思孟学派和重民学派则必然坚持着孔子-子思-孟子这样的传世体系。
    而荀子学派则坚定的认为唯有子弓才是孔子的唯一衣钵传人。
    其他人都是假冒伪劣的而且都有着篡改孔子和歪曲孔子思想的企图乃至于事实!
    必须大加鞭笞和讨伐!
    这个事情在后世人看来可能也就这么一回事。
    但在如今却是关系着大是大非自己学问的正确性和普适性的大问题。
    是关系着学派生死存亡的关键。
    所谓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国家如此!
    政权如此!
    家族如此!
    学派也是如此!
    是以一时之间整个会场的气氛都有些凝重。
    要不是到处都有着羽林卫的卫士在镇压恐怕就这一句话儒家内部都能打起来。
    如今虽然没有打起来。
    但也差不多了。
    几乎除了韩诗派和楚诗派外其他所有儒家派系的巨头和弟子门徒都是怒目圆睁。
    一个个都在心里面大骂着:“放你x的狗屁!”
    要不是害怕被驱逐出场肯定有人要跳上台去跟朱文决斗了。
    但朱文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他依然是不紧不慢的说道:“当今之世诸儒生则非是如此!”
    “或喋喋以大言或高论以三王!”
    “岂不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作不成!”
    “故圣王治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然后天下治!”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说到这里朱文挑衅性的望了一眼整个儒门的派系巨头。
    挑衅意味非常浓重!
    但这恰恰是很多人的命门。
    也是中国多数学者的弊端!
    纸上谈兵每一个人都是孙武。
    但一旦实践可能连赵括也不如。
    当年朱文正是目睹了这一点才心生愤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做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