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么喜欢出世。
    就算出世了也是捏着鼻子干个几年就回家继续做自己的学问。
    因为他们基本都是贵族士大夫出生跟他们的先辈和老师们完全不同。
    自出生起基本上就没为衣食发愁过更没有见过战乱的可怕和战火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自然他们也就心安理得的宅在自己家里自己做学问。
    哪怕没有人知道也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自己爽了这才是关键!
    尤其是丰沛之地的黄老贵族们。
    此地百姓本就因为刘邦之故永久的被汉室免除了徭役、田税和其他苛捐杂税。
    他们唯一的负担只有两个。
    一是每隔几年挑选出百十名八岁到十四的童子送去长安的高庙唱大风歌给高皇帝的神灵听。
    二是承担起建立在沛县的太庙和高庙的日常维护以及香火祭祀。
    这些负担与其他地方的田税口赋徭役乃至于各种摊派一比简直就是轻的不能再轻了。
    所以丰沛百姓的小日子从来都是过的很好。
    哪怕当年吴楚叛乱。
    叛军也不敢派一兵一卒进入丰沛骚扰民众生活。
    是以在这几十年的太平生活中丰沛之地还真被黄老贵族和士大夫们治理成了那个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法之所至无所不从的乌托邦和理想国。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你想啊一个没什么负担粮食也可以自给自足国家还逢年过节拨款慰问的地方能不好吗?
    所以丰沛之地的宅男们也就心安理得的继续宅着。
    有人天天在家看书研究黄老无为探究道法之中的无穷奥义。
    也有人异想天开为老庄影响在家里炼丹想求长生不老。
    更有人做梦想与神人交来一个沛君有梦神女有情。
    不过现在这些宅男再也不能宅下去了。
    因为长安来人了。
    天子要求丰沛这个大汉的龙兴之地选出‘才德兼具有所作为能作先王之道’的君子三人前往长安参与石渠阁之会。
    这就不得不让宅男们走出大门聚集在一起商议。
    而丰沛之地别的不多。
    高帝功臣从龙元勋多如牛毛。
    当年高帝刘邦起兵沛县父老将两三千子弟亲自送到沛公账下。
    这支子弟兵成为了大汉基业的第一块基石也是最牢的那一块。
    沛县子弟追随沛公一路南征北战先揍秦军再打魏军然后跟项羽对干。
    一路从沛公变成汉王再从汉王变成汉天子。
    及至开国之时当初追随刘邦从沛县出发的子弟已经所剩无几。
    而刘邦这个人非常念旧。
    他曾经公开对沛县父老说道:“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魂魄犹乐思沛……”
    所以在沛县他安置了许多从龙的老兄弟。
    即使是如今的汉室也有律法规定和保障了那些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山东老兄弟的特权。
    那么沛县子弟将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答案不言自喻他们之中哪怕地位最低的人享受的也是封君待遇。
    只要能活着每年都会得到来自长安的慰问。
    而这些经历战乱之苦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可怕的汉军士卒最终都无一例外被黄老思想所吸引成为了齐黄老的拥泵。
    当然也有人误入歧途成为了老庄思想的信奉者。
    不过现在这样的人在丰沛并不是主流。
    因为丰沛之地还有老兵未死。
    此刻在沛县的旧县衙之中那个共同决定推举刘邦为沛公带领大家伙一起反抗暴秦打下大汉江山的地方。
    五位白发苍苍的宿老正坐上首。
    他们是迄今仅存的沛县子弟兵是高帝刘邦的亲卫是曾经经历过无数大战趟过了尸山血海的英雄或者枭雄。
    大堂之中数十位的子弟后辈人人神色恭敬对着上头的老大人们躬施大礼拜道:“不肖末学后进拜见诸位老大人愿老大人永享太平!”
    老人们哪怕是年纪最轻的那人今年也已经八十岁了。
    而当年他还只是沛公麾下的一个小鬼跟着父兄举着汉家旗帜走上战场时他甚至都拿不稳兵器。
    而年纪最大的则已经将近百岁牙齿都掉光了就连神智和记忆力也几乎消退干净。
    但这些老人坐在此地就足以让晚辈们提心吊胆。
    汉家首重孝道天子谥必以孝。
    推及天下就是长者优先。
    别说是自己的长辈便是乡中的年长者假如要揍一个晚辈那也跟打自己家孩子一样轻松。
    对方还不能反抗反抗轻则流重则死。
    甚至于地方三老拿着几杖追着乱来的县令、蔷夫、亭长满大街打在齐鲁之地也是屡见不鲜的。
    “这次陛下下令命我丰沛出才德贤能者三人入京……”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兵巍颤颤的道:“老夫们已经跟田先生商量过了就从沛县选人!”
    此话一出丰县的弟子晚辈们就都露出了一丝丝的不满。
    但没办法。
    丰县这是曾经背叛了高皇帝的地方啊。
    在高皇帝背上插了一刀!
    以至于高皇帝一直念念不忘。
    当年若非沛县父老固三请之丰县?根本不可能被划入高帝汤沐之地!
    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跟自己的先辈和父祖一样在心里大骂:“雍齿、雍臣!你们这些贼子害的我们好苦!”
    本来讲道理的话丰县才应该高庙的最佳选址地毕竟刘邦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丰县度过的。
    但没办法当年雍齿背叛刘邦直接让丰县成为了高帝的忌讳。
    而沛县的子弟们则都有些欢呼雀跃。
    他们确实宅的太久了。
    有些人甚至从未见过长安此番若能去长安看看也不错。
    至于石渠阁之会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做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