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咸告天下!”
    于是群臣纷纷喜气洋洋的叩首拜道:“陛下永思孝道臣等顿首顿首为天下贺!”
    当天汉室一口气诞生了七位全新的列侯。
    他们是商陵候赵夷吾山阳候张尚。江阳候苏嘉俞候栾布建平候陈嘉平曲候公孙昆邪新市候王慎。
    这七位全新的列侯本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七人的后代。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英雄人杰和政坛巨头。
    譬如商陵候赵夷吾的长子名为赵周历史上曾经出任过小猪的丞相。
    平曲候公孙昆邪的儿子后来是卫青集团里最有名的拖油瓶其打酱油的厉害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在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山阳候苏嘉的幼子。
    这个目前还在襁褓中名为苏武的婴儿在曾经的历史上最终成为了汉人骨气和节操的代言人。
    除这七位列侯之外新的封君们也都是大有来历。
    内史田叔受封为长信君食邑三百户可以确定等他退休致仕最起码一个关内侯是跑不了。
    卫尉李广受封为建武君从这个封号就能看出刘彻对其的期望值很高。
    大农令直不疑被封为阳和君。
    总计受封封君人数十一人。
    也因此本次分封封君成为了汉室成立以来一次性敕封封君人数最多的一次。
    另外还有四人中了个安慰奖受封为关内侯。
    鼓励奖获得者则多达二十余人全部得以成为七大夫以上的高爵。
    除了李广和公孙昆邪比较让人意外外其他人都符合了事前朝野的预测。
    李广让人意外的地方不是因为他只得到了一个两百二十户的建武君封号而是——他居然能被敕封为封君?
    这让无数人的眼睛都碎了一地。
    在事前的预测中李广可是会颗粒无收的。
    至于公孙昆邪那就更让人意外了。
    要知道公孙昆邪刚刚结束了一个长达一年的病假讲道理的话最多能捞个封君。
    但此次居然被封为列侯这确实出乎了人们的想象。
    但他们哪里知道公孙昆邪的列侯爵位是所有受封臣子中最稳定最不意外的。
    因为刘彻通过魏尚、义纵的情报以及从伊稚斜那里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中知道公孙昆邪的这个故昆邪部族世子的身份还是很有卖点的。
    在长城之内生活的四支羌人部族以及长城外的昆邪部族里公孙昆邪的身份依然有号召力。
    即使只是出于统战考虑也得丢根骨头给他啃啃。
    更别说最近一年公孙昆邪反省的很不错。
    几乎每五天给刘彻上一道深刻反省自己错误的折子每一个月来宫里请安一次都跪舔到这个地步了再揪着不放也不合适。
    另外公孙贺在江都国也还干的不错最起码没拖后腿还做成了一些事情。
    加上当年吴楚叛乱公孙昆邪确实出了不少力立下了不少功劳。
    出于这些考虑公孙昆邪的列侯爵位来的就很正常了。
    受封仪式结束后就是惯例的地方郡守述职和诸侯王的朝请。
    地方上刘彻目前主要关注南阳郡的冶铁基地建设情况。
    张汤这次没有回京只是派了副手宁成回来报告。
    虽然张汤没有亲自回来报告但宁成带回来的各种文书和档案就足足堆了整整一车——全部是白纸。
    单单是这一车公文就足足抵得上过去数十车的文档了。
    这些文档中有一半。都是关于冶铁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各种耗费用度支出的账单。
    这就是法家官僚做事的特点了。
    法家的官僚就算捞钱也会在程序上做的非常漂亮让人挑不出错来。
    刘彻将南阳郡的这些档案账薄移交给汲黯要求兰台在七日内审核完毕。给出简报。
    同时刘彻命令宁成向满朝文武仔细讲解南阳郡过去一年的开支和冶铁基地的建设情况。
    毕竟南阳郡的这个冶铁基地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将会是汉室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国家对工业的投资。
    其总投资额和附加项目的开支甚至可能会超过当年萧何营建未央宫和长乐宫的规模。
    不把问题讲清楚把南阳的冶铁基地的重要性摆出来。争取朝野群臣的支持和保驾护航刘彻比较担心日后有些二货在这中间使坏或者大捞特捞。
    尤其是外戚薄窦陈。
    把问题讲清楚了说明白了还有人敢在这里面伸手那就不要怪刘彻无情挥泪斩马谡。
    宁成准备的很充分。
    当着群臣的面宁成将南阳郡目前已经动工的项目:最终总计可能多大一百三十二座高炉的计划摆在了群臣面前。
    “建成后。南阳郡每岁可产粗铁至少一百五十万斤精铁十余万斤。钢数万斤……”宁成不止用嘴巴说他还带来了一张绘制在纸上的南阳冶铁基地的想象图拿了出来。
    无数列侯将军看着那个绘在纸上的巨型冶铁工业园全部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宁成指着纸上的工业园继续为大臣描绘美好未来:“冶铁基地建成后下官等还将在基地附近。建设各式军械作坊上百家岁产胸甲数百具弩具数万戈矛剑戟无数箭簇不可计数。足可满足未来朝廷五成以上的军需!”
    听到这里列侯将军们顿时全部从心里决定要全力支持这个计划。
    因为这等于朝廷在南阳郡重新建立了一个不亚于少府的军械军工基地。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疑虑。
    “投资也太大了吧……”不少大臣在心里嘀咕。
    南阳郡的这个冶铁基地不仅仅每年要将南阳的赋税收入全部吞掉还要中央财政拨款数万万的金钱并且提供上万的熟练工匠。
    总建设成本高达数十万万钱建设周期更是长达五年(虽然宁成保证明年六月首批三十座高炉就将开始冶炼)。
    但风险还是太大了。
    万一建成后不如预期朝廷就要背上沉重的财政压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做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