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这里的大车指的就是原始的杼机。
    杼机发展至今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其织布效率是过去原始的锯织机的十倍以上。
    但依旧不够用!
    目前少府的东西织令每年只能堪堪完成国家布置的纺织任务(注)。
    更不要说去市场上销售赚取利润了。
    所以刘彻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新式的高效率的织机。
    这种机器要制造简单结构简易易于维护和使用同时还能提高纺织效率。
    最好能适应棉花的纺织需要尤其是极难伺候的粗绒棉的纺织需要。
    目前从乌孙和匈奴通过走私和合法贸易渠道获得的棉花在今年已经在上代两郡的皇家庄园、行宫以及代王的王田里进行了试验性的种植。
    总共种植了大约两千亩左右的棉花。
    目前这些棉花已经收获并全部运回了少府的仓库种子保留后其棉絮交给了东织令衙门去试织。
    明年棉花的种植规模将会扩大十倍以上。
    到后年汉室的棉花种植面积很可能超过百万亩。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技术的研究自然也得跟上来。
    倒是纺织科技树的另一个科技点——提花技术刘彻不用操心。
    现有的提花机和提花技术在刘彻看来已经差不多达到了现在技术所能达到的巅峰。
    汉室的提花技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非常先进。
    尤其是少府掌握的提花机技术更是能闪瞎人的眼睛。
    其最先进的一台提花机采用双经轴结构能织出四根一组的双面变化织物。
    无数出土的汉代纺织物品上美轮美奂的图案已经足够证明这些提花机的先进了。
    当然这些提花机能在这个工业技术的荒漠时代编织出那些精美的图案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这个代价就是效率无比低下。
    一张有着精美图案让人爱不释手的蜀锦需要八十天接近三个月才能织造出来(注2)。
    刘彻当然想过发展和研究更先进的提花机。
    但调查后刘彻放弃了。
    提花机要是能简化和提高效率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比买卖军火还高!
    一张普通的绢布售价不过数十钱填充了绵絮的布一丈就要百余钱一匹丝绸值钱两百余甚至更多。
    但是一张有着精美图案的花布市价高达万钱而且完全供不应求。
    列侯勋贵和地主富商们会不惜重金求购一切符合他们审美观的花布。
    只是在没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技术前再怎么改进提花机也最多是从一匹布的工时从八十天降到三十天。
    毕竟你就算开挂也没有办法让匠人的提花速度和大脑的注意力跟上现代机器的节奏。
    而织一匹布要三十天跟八十天的区别其实不大。
    这注定了这种布只能是奢侈品。
    既然是奢侈品那就不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我要做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