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了。
    又不是选宰相还得看能不能熟背经典。
    更不是选博士没人要求录取的都是饱读诗书。在一方领域有着权威的大能。
    这么想着刘彻就问道:“诸卿以为。今次考举该当如何?”
    刘彻这话一出作为考举的受益人颜异等人相互对视一眼无论他们出身何派但他们的身上永远打着考举的标签。
    无论世人如何评价考举。
    他们这些人永远是考举的卫道士!
    因此颜异、宁成、郑当时、主父偃四人立即出列拜道:“臣等以为考举事关重大当仔细斟酌定下方针步骤再选名师博士总揽百家出题选士!”
    要说民间没有考举的坏话那是骗人的。
    最起码现在坊间流行的那句“如此简单我上我也行!”深深的刺激了颜异等人。
    谁愿意被人如此轻慢?
    自古以来文人之间的斗争比战场上的厮杀还激烈。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和清名颜异等考举众早就私下里有过共识下次考举题目一定要请名师出题‘不可再让世人轻慢考举’。
    刘彻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情况他闻言皱了皱眉头挥挥手道:“又不是选三公九卿选的俱是具体办事的佐吏因此实干为先诸卿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样为国家选好人才!”
    这次考举刘彻目测大概可能有上万人来到长安参考。
    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这一次将齐聚长安。
    因为不同后世的科举。
    科举要经过乡试、院试从秀才、举人什么一路打怪升级最终取进士成就官位。
    而考举则没有筛选的程序只要是个读书人家里有钱出得起盘缠的都可以来长安参考。
    这其中利弊刘彻也权衡过。
    最终刘彻认为现在的模式利大于弊。
    最起码考举选出来的人更有可塑性和发展前途比起科举选出一帮子原教旨主义读书读傻了的清流强太多了。
    刘彻一直认为同样一个人读二十年书然后取中进士与读十年书然后做十年佐吏最后同样主政一方最终两者的成就可能天差地别!
    就连贪污后者都比前者更有技术含量!
    而且天下英才豪杰汇聚长安由此还能带动长安的经济发展。
    与之相比付出的安保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颜异等人见到刘彻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能问道:“敢问家上今次考举定在何时?”
    刘彻笑了一声答道:“暂时还未定下时间不过大抵当在七八月间至迟不会晚于今岁岁末……”
    刘彻计划逐渐的将考举定期化、长期化和制度化使之逐渐取代举荐制度和赀官制度。
    刘彻可是有着野望在将来所有的低阶官吏全部自考举出。
    这样就可断绝门阀世家的出现可能。
    刘彻想了想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道:“太尉前日上书天子请求今岁立武考举为军中选五十位队率诸卿也好好想一想怎么样才能在考试这个框架里选出五十位堪用的队率!”
    周亚夫想通过考举模式来选用中层军官早不是什么新闻了。
    自去岁以来周亚夫就一直在积极推动此事寄希望通过考举的模式选出足够合用的年轻军官完成他的那个骑兵化的梦想。
    而武将不同文官。
    文职工作识字算术合格脑子不傻基本就能善任即使笨一点只要够勤奋也能弥补。
    当初曹参主政汉室就专门任用一些沉默寡言的老实人照样做出了成绩。
    而武将则不同了。
    不识字没关系但不懂地理不识天时不懂军队的基本常识那就要命了!
    更何况选的还是队率!
    队率是汉室军队中的中坚力量开国以来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是从队率起步进而封侯拜相成就伟业的。
    譬如申屠嘉就是自队率而起进而位列丞相的典型。
    是以汉室尤为重视队率的培养和选用。
    一般非将门世家的子弟很少一上来就能出任队率的。
    绝大部分的队率都是军功起步靠着斩首和立功得以出头。
    这一次通过考举的模式选派队率可谓是恒古未有!
    然而太尉周亚夫狭平定吴逆叛乱的盖世大功提出此议没有人能再进行阻挡了。
    就连天子也没有任何思索就直接答应了周亚夫的这个要求。(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章节目录

我要做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