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借一本地图册回头在22年复印一波就说在学校印刷机上复印的这样不就方便了?
    他们溜达着李岩京也来了。
    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的迎接向王忆:“王老师你终于来听我的课了我是天天望眼欲穿呀!”
    王忆说道:“我早就想过来听听你讲课跟你学习一下但我一天天的也是听忙碌的所以一直未能过来一趟。”
    他已经把岛屿大概转过了便跟李老古告别跟着李岩京去多宝小学。
    多宝小学人多学校大。
    他们岛屿也大农田多、水井多三个村庄合计起来人口也多。
    跟天涯岛的校舍一样他们学校也是海草房位于李家庄旁边背靠全岛屿最肥硕的一片农田前面则是一片平整细腻的沙滩。
    外岛的小学都挺美的主要就是环境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说起来多宝岛祖上是阔过的这是外岛最早的几座有住户的岛屿之一岛上学校不是什么部队营房或者祠堂改的它是李家曾经的家族长李天德主持着修建起来的学堂。
    路上李岩京给王忆介绍了他们学校的历史。
    多宝小学创建于1918年当时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李天德是晚清秀才是李家的家族长、是多宝岛上的地主有财力也有能力。
    他有文化注重后代教育所以最早做了岛上的私塾先生后来民国了县政府说他是文明士绅让他担任现在的长龙公社曾经的长龙乡乡长。
    李秀才此人是真的有几把刷子他虽然装了一肚子《四书》《五经》、学了一脑袋的之乎者也却对现代化教育接受得很快。
    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多宝岛上建起了真正的学校最早是只有两座校舍一座是学堂一座是教员办公室和宿舍。
    学堂位于岛屿东方取全岛最肥硕的土地和海边沙滩之间的区域本意是让学生们可以学习也可以近距离接触农活——
    对封建社会的农村地主而言他们一旦有文化了便向往耕读传家、半耕半读的生活。
    起初校舍是正房八间虽然是海草房但相对来说高大巍峨房梁都是双层的里面有立柱这曾经是外岛一景。
    李岩京骄傲的说道:“我家里都是读书人我爷爷就是在这学堂念的书我小的时候他就给我经常朗诵他们当时上学时候学的课文。”
    “咳咳”他咳嗽一声摇头晃脑的说道“秋风起天渐凉。暑假满进学堂……”
    说话之间他们到了学校。
    现在多宝小学已经扩建了八间教室被隔成了三个班级另外还盖起了耳房另外两个班级就在这两个房间里。
    学校跟天涯小学一样没有围墙只有一排排的大杨树十多米高的大杨树。
    冬天到了杨树树叶掉光了只剩下繁茂的树枝海风一吹这些树枝摇晃摩梭发出‘沙沙’声。
    这是旧时光的声音。
    此时下午快要上课了学生们在沙滩上奔跑打闹人很多王忆很怀疑这五间教室能容纳下这么些人。
    很快他的怀疑得到了证实他也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
    上课时间到一名老校工拿着个铁铃铛出来摇晃。
    在叮叮当当的脆响中学生们分为两半一半潮水似的涌进教室还有一半在沙滩上玩耍。
    多宝岛上的孩子并没有全部入学虽然早在前年也就是1980年国家就颁发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国各地普及小学教育让育龄儿童必须得上学。
    但这政策执行的并不好。
    国家的意思是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必须从小学抓起。
    这点没错问题是念书是花钱花劳力的事!
    国家也明白这事所以当时就说这事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说强行把育龄儿童塞进学校来。
    要普及小学教育得根据各地区经济、文化基础和其他条件的不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分区规划提出不同要求分期分批予以实现。
    而且现在不是义务教育要念书要交学杂费的。
    这方面国家在《决定》中也讲明了。
    说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的大国普及小学教育不可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国家办学为主体充分调动社队集体、厂矿企业等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这就是现在外岛小学众多且多数跟社队集体有关联的原因国家现在鼓励群众自筹经费办学。
    所以一个学校办的好不好主要看生产队有没有钱。
    天涯岛以前没钱那学校就办的垃圾;现在有钱又有人学生们全体入学还能好吃好喝好穿着学校当然办得好学生也学的好。
    目前来说恐怕全县所有小学只有天涯小学一座完成了全生产队符合学龄的儿童全数入学的壮举。
    多宝岛还有好些学生没有入学呢。
    这种情况下便制造出一个问题学龄不统一。
    按理说孩子到了七八岁要上学但家里没钱这怎么办?或者家长鼠目寸光不愿意培养学生怎么办?
    那只能是让学生先不去上学等家里条件好了、家长经过生产队干部说教后醒悟了再把孩子送去上学。
    这样很多一年级学生其实是十几岁才来。
    李岩京教一年级他的班级里便有好几个大孩子。
    这些大孩子很调皮捣蛋上课了还在打闹其中有两个竟然在教室门口摔跤引得其他孩子纷纷喊:
    “加油、加油!岩标加油!”
    “庆宝加油、庆宝加油!”
    李岩京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红了。
    王忆就在他身边、他很尊敬的祝真学老师等同志就在门口然后他的学生们却在上课时间不进教室这真是太伤人了。
    打人不打脸。
    这些学生现在是撕扯着他的脸一个劲的抽。
    李岩京生气的上去分开学生。
    可他身材瘦小都有点奈何不了那个叫李庆宝的少年他努力想把两人分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1982有个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全金属弹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全金属弹壳并收藏我在1982有个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