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对于吴瀚来说,大导演的名头的确足够响亮。
    但是实际上,大导演,特别是没有靠山的大导演,其实也就只是名头响亮一点而已。
    这一点,从林涛这些年的遭遇就可以看的出来。
    自己当个自由人当然爽了,但是实际上呢?
    因为你要当自由人,这没问题,大多数时候,巨头们也不会太在意,但是等你有电影要上的时候。
    除非是你的电影是巨头影视公司投资的,否则的话,绝大多数时候,都很难拿到什么优待。
    就算有,也绝对是会被吸走一大部分的发行分成。
    林涛作为华国喜剧天王级别的导演,可以说,实力绝对是足够的。
    而且,他尤其擅长小成本以小博大的喜剧电影。
    可是为什么林涛却很多年都只能在十亿以下的票房徘徊?
    真的是因为他的电影潜力仅限于此吗?
    谁都知道,根本不是这样的。
    其实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了,拿最近的《数字王国》来说吧。
    这部电影,虽然说高开低走,甚至崩盘,但是《数字王国》的总票房却是也过了五个亿的,你要说这部电影的潜力有多大?
    能不能配的上这样的成绩?
    抛开巨额的宣发不说,《数字王国》的制作成本其实并不算太高,这样的票房,如果不是因为宣发投入过大,其实是赚钱的。
    可是实际上呢?
    《数字王国》如果按照正常的宣发来做的话,基本上,票房有两个亿就不错了。
    但是结果呢?
    至少五个亿!
    这是谁的功劳?
    当然是宣发的功劳了。
    巨量的宣传资源投入,《数字王国》才能给爆发出这样的和本身的质量不相匹配的成绩。
    电影不是很出色,都能做到这种程度,更何况是林涛的电影呢?
    林涛的电影通常视听网的评分,或许不是太高,但是绝对没有低于7分的,这说明,他的电影基本上就算够不上经典之作,但是至少也是及格线以上,乃至于精品喜剧的。
    可是除了《功夫》之外,林涛的电影往往都是下限很高,但是上限却很低。
    其实众所周知的事情是,那些能卖数以十亿计以上的电影,基本上后面的投资方,发行方,鸣谢方,都是密密麻麻的。
    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资源啊。
    拿王逸凡的电影来说吧,其实华新也从来不可能真的吃独食。
    只不过能拿到大份额的投资份额,剩下的,要么去置换一些广告位,要么去置换院线排片等等。
    这么做,首先,能够大大降低宣发的成本。
    真以为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是花钱买来的?
    其实很大一部分都不是,比如说,电影需要某个渠道的广告,但是这些广告位,相当的吃紧,你想要可以,加钱呗。
    否则的话,凭什么让你插队?
    有些广告资源,比如电视台,比如网络上是黄金席位的广告,如果花钱当然不是拿不到,但是却需要耗费的资金也是海量的。
    这个时候,拿电影的投资份额去置换,无疑是双赢的。
    因为像王逸凡的电影,本身就是优质投资项目,大多数时候,你想正常投资,根本拿不到份额。
    所以你得有能够给予电影便利的东西。
    这样的话,才能置换到投资份额。
    或许又有人会说了,林涛不也是大导演吗?
    喜剧之王也不是虚的,那么他是不是也可以同样的去置换这些资源?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首先,林涛没有足够的发行渠道,这些东西一直都被握在巨头的手中。
    所以,他的电影想要发行,获得足够的资源,必须让利,而且是让出大部分的利益。
    因为你不是自己人啊。
    同时,置换资源的量也是有限的,而一部电影,想要做到十亿以上,那么需要的宣传资源,发行资源却是海量的。
    这些资源,如果给自家的公司主投的电影的话,肯定没问题,而且价格还有折扣,但是如果给外人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这些都是要计入宣发成本的。
    所以,林涛虽然是喜剧之王,但是一直游离在巨头之外,所以,他的电影的确能大卖,平时也的确会被各大
    巨头抢夺。
    但是却很难做到高位票房,因为,对于巨头来说,赚钱有时候也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吴瀚看的很明白。
    把自己卖个好价钱,之后,就是自己人了。
    至于为什么不加入阿狸传媒。
    其实阿狸传媒开出的价码更高,其中不乏有补偿的意思。
    但是吴瀚却还是加入了万盛环宇。
    无他,作为大导演,我吴瀚不要面子的吗?
    这一次是因为《数字王国》自己拉胯了,否则的话,他吴瀚就是大数据战略的垫脚石。
    凭什么啊?
    事实上,阿狸和未来星,这一次做的的确挺不厚道的。
    当然了,人家是大资本,互联网巨头诶。
    从来都是他们进入哪一个行业就要吃肉,而不是喝汤的。
    事关大战略,一个大导演而已,在他们看来,事后给钱就是了。
    但是吴瀚却开了一个极其不好的头。
    这个事情,可以说让阿狸传媒颜面大损。
    在圈子里,不少人都在看笑话。
    盛唐九州这边,唐明铠更是私底下笑说:“互联网思维做电影,真要是可行的话,那么为什么硅谷那些巨头没有这么做?阿狸再牛逼能牛的过人家?”
    时代光影这边的高层也在私底下说:“国内的互联网走的是北美的路线,几乎都是模仿抄袭过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音乐系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俗人小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俗人小黑并收藏音乐系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