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不按公司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班前班后会也难觅踪影,吃饭的时候倒容易找到。难得在公司,就四处串岗,前台c财务c管理科,这挟孩子多的地方,他停留的时间长。因为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所以他动辄就说,“领导,那是我校友。”
    一周后,公司开例会,所有的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外聘的顾问都准时到场,议程过了三分之一,他才悠哉悠哉的姗姗来迟,大大咧咧的拉了一张凳子,坐在会议室最后靠门的地方。
    总经理于是说,下面欢迎来自上海交大的高材生来说说这些天他发现的问题。
    于是大家鼓掌,此公是有准备的,拿出一个本子,洋洋洒洒的说了十几分钟,底下的人听的一头雾水,这说的是哪跟哪啊
    说完了,但没有期待中的掌声,大多数人还算是厚道,低着头做沉思状,或者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有少数不太厚道,平时就看不惯他作派的人当场就笑了出来。
    还是总经理解围,想法都是很好的,但是因为他来公司时间太短,了解的情况不是很全面,所以这些想法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
    然后,就没有然后。第三天,他就被通知到管理科办离职手续,临出门的时候,他放下话来,“这样的公司,我本来就不愿意来的。”
    2000年的时候,集团以两百万年薪,聘请了一位旅美回来的专家,担任集团副总裁。他也到公司调研了几天,说实话,那学识,那风度,那气质,那谈吐,那修养,真没的挑,征服了公司上到总经理,下到门卫保安,包括养在后院的那条狼狗。四十几岁的人,身材保持的也很好,没有秃顶,没有啤酒肚,在公司球场上的身姿也很矫健。
    在公司调研了四天,最后召集全员开会,从工作服等细节到公司的远景规划,他罗列了很多问题,问题是找到了,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从公司中层主管到一线的员工都是赞成的,但关键的几个人肯定不会同意,比如集团各股东和董事长。
    比如,他说,专业的工作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还要有专业的工具辅助。比如卸货,都是公司所有员工下班后一起干,他提出,这是对专业人才的浪费,有这个时间,大家多联系联系客户,可以创造更大的效益。万一有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受伤,那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所以,或者把这项工作外包,交给专业的公司,或者公司新成立一个部门,并配齐专业的叉车升降机等。
    再有,办公软硬件配置不到位,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资金周转,如果软硬件到位,处理同样的工作,会只用原来60的时间,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公司的库存会维持在理想的水平,节约极大的财务成本。
    冯云飞和肖志杰当时看到,台上的总经理是低着头记笔记,但满脸苦色。他八九正在腹诽,“您老人家究竟是来帮我解决问题的呢,还是来砸场子的”
    因为按他所说的,不说卸货那一块会增加多大成本,单就购置办公软硬件,就是把公司的注册资金全部花完了,估计还不够。
    随着这位副总裁在集团下面一个接一个的公司调研,一个接一个的解决方案颁布,他也很快淡出了大家的视线。酷书网
    不能说他提的解决方法不对,都是对的,但那要放在欧美或者日本等发达国家,至少是不符合当时我国的现实国情。
    冯云飞有个客户,办了一个厂,生产服装机械,为了拓展业务,高薪聘请了一个名牌大学的市场管理系的高材生。因为是小厂,业务都
    是老板负责,大学生来后,还是老板自己开着桑塔纳带着他去跑业务。
    那个时候创业的人,还没有养成从头到脚一身奢侈品的习惯,老板的穿着和大学生差不多,大学生高高挑挑,白白净净的,形象反倒比有些黑有些瘦的老板要好。
    所以好多次,到了联系好的企业,那些负责人都把从副驾下来的大学生当老板,热情的上去迎接,倒把真正老板当成司机。
    大学生每次都解释,那才是我老板,但并没想其它的办法避免这件事再次发生。比如很简单的,下车后,先到后座把老板的公文包提着,再跟在下车的老板后面,别人就不会误会了,再或者,跟老板提出来,去学驾驶,这样的情况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但是,他没有。
    可能从心里,他就从来没有真正看得上,这些从穿着到谈吐都很土的小老板,觉得他们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所以被错认的时候,虽然表现的很尴尬,实际上心底是有那么一丝窃喜和骄傲的。
    也就几个月以后,老板完全掌握了大学生和人谈判时候的套路和技巧,就把大学生调到办公室,然后再放到车间,再然后,高材生自己走人了。
    这件事虽然有些好笑,但是高薪聘请回来的人才,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
    所以后来,好多公司的老板都明白一个道理,招人,不看文凭也不看履历,只看人品,人品好的,就在公司内培养,自己带着,言传身教,另外,花钱让他进行各种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那才是需要的人才,那才是适用的人才。
    但是对冯一平他们来说,文凭难道真的不重要吗当然重要,同样的工作,他们拿1500,大学生比他们高百分之几十,冯一平他们在一线摸爬滚打两年多,为公司鞠躬尽瘁的,这才慢慢的提到中层,再花三年,终于成了独当一面的分公司经理。
    那些大学生呢,最多在一线三个月,然后就进办公室,省掉了近两年的时间。
    不过,和冯一平他们同期招聘进公司的大学生,最终熬下来,成为分公司经理或者集团高管的,很少很少,他们选择机会多,往往中途的时候,就跳槽到其它公司,这样循环往复,真的还不一定就会有很高的成就。
    冯云飞他们这样没大学文凭的,后来侥幸成功,真不是多能力有多好,是没有选择,逼出来的。
    况且,这一冯一平要读大学,肯定不是为了文凭。他们三个后来虽然也自学了不少东西,也自费公费的参加了很多培训,但相比受过系统大学教育的人来说,至少效率就会差很多。比如同样的问题,他们看书自学,找不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传奇浪潮1992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北地大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地大李并收藏传奇浪潮199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