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俗小说的,是会被鄙视的。
    另外通俗小说这么些年,一直没能脱离外国小说的影响范围,始终找不到一条自己的路,才子佳人和悲剧结尾成了通俗小说的标志。
    其中也有一些人,想为通俗小说找一条出路,奈何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苦于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无言的战斗便是给了他们一个方向,给他们设置了一个路标,告诉了他们,白话文小说该如何走,如何变得能上台面。
    这些地下通俗小说创作者们在沪市最重要的小说报刊小说海上,疯狂的吹捧无言的战斗。因此得以在沪市迅速传播开来,争相被沪市各大报纸转载。
    首都的白话与文言之争打的火热之际,汤皖却是丢下了报纸,打着一辆车,来到了与黄六爷事先约好的地方。
    中国人喜欢赶早,买一些吃食,布匹等生活用品也都喜欢赶早,随着某人对首都的肃严令解除,今日早上的街道,人满为患,沸沸扬扬。
    汤皖把地址告诉了黄包车夫,刚巧这名车夫就是在六爷那里租的车,一听是去找六爷的,连拉着汤皖就熟练奔向目的地。
    车夫娴熟的技术,在大街上穿行,穿过一条条热闹的街道,钻过一条狭窄的小巷,一个右转弯后,远远的就看见,前面的路边停靠着许多辆黄包车。
    大门入口处,有许多人进进出出,正对门的路边停着一辆大车,已经放置了几个大木桶,和几口大铁锅,边上还放这一些硬柴火。
    汤皖在门口的路边下车,要给车夫付钱,哪知车夫却不肯要,都是出来讨生活的,而且租车每天也要成本,哪能让车夫吃亏,于是汤皖扔下一角钱就进了门。
    六爷已经在院里等着了,今天穿着一身的短褂装束,没了长衫的束缚,显得神采奕奕,一手拐杖被耍的虎虎生风,正指挥者人手在往外搬运东西。
    看到汤皖来了,立刻放下拐杖,扯着嗓门喊道:
    “皖之先生来了,大伙都停一下,过来见见”
    这些工人都光着膀子,剃着短发,下身穿着宽松的裤子,露着脚脖子,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好奇的盯着汤皖看。
    看的汤皖有些尴尬的笑,挨个的点头,便听到六爷中气十足的说道:
    “这些都是换班的车夫,个个手脚麻利,等会随我们一起去城外。”
    一辆车一个人租的话,压力比较大,而且人休息的时候,车就拉不了;所以慢慢的就变成了两个人租一辆车,这样可以人停车不停,和后世的出租车差不多。
    这些车夫们刚换班,就被六爷叫来帮忙,一听是去城外施粥的,二话不说就动起手来了。
    见着汤皖,也不懂文人见面行礼的那一套,只是手捏着裤管,紧张的学着汤皖的样子点头。
    “诸位辛苦了”汤皖道。
    “瞧您说的哪儿的话”
    “这都不算什么事儿”
    “先生,这还客气个什么”
    车夫们一说起话,便就都放开了,和汤皖客气着。
    不一会儿,所有的东西就装好了,前面一辆大车,后面跟着几辆小车,上面放着各类物品,一行七八个人,便往城外赶。
    一路上,引起了不少人的目光,有认识的黄六爷的,便打着招呼,说道:
    “嘿六爷,今个儿,怎的这么大阵仗”
    六爷露着笑脸,大声回答道:
    “今个儿是咱希望慈善基金会,头一次去城外施粥。”
    随后指着汤皖,得意道:
    “瞧见没,这位是皖之先生,带着咱刚组建的,以后经常去施粥,救济救济城外难民”
    一听是皖之先生,边上的人都睁大了眼睛,想好好瞧瞧,街边围观的人群里,有人冲着汤皖喊道:
    “皖之先生,就冲您敢写文章骂脚盆鸡人,就当得起这个”
    从人群里突兀的露出一个大拇指来,汤皖赶紧点头表示谢意,回道:
    “这些都是应该的”
    还有人喊道:
    “皖之先生,您以后多写写文章,甭管别人怎么说,咱老百姓都爱看”
    “是啊咱老百姓每天都奔着活计,没那瞎功夫,专门打听报纸上写的什么,您写的这个,别人只要一读,咱就能听的明白”
    “您这几天的文章写的好,我每天都去听别人讲,咱祖上也是鲁省逃荒来的首都”

章节目录

觉醒,我的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疯狂的小芦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疯狂的小芦苇并收藏觉醒,我的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