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伯喈先生,雕版印刷是怎么回事?”
    董卓这厮虽然生性残暴,但不知为何,却对蔡邕颇为敬重。
    “相国应该知道石刻经书吧?可以用纸帛把石刻上的字迹拓印下来”
    蔡邕从熟悉的事物出发,仔细解释道:“雕版印刷便是在硬木上雕刻字迹,印到纸上,装订成书,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手写抄录典籍了。”
    “使用此法,印制经书,速度极快,还节省人力,日后必将大行于世!”
    “若是在相国治下,刻印出第一部典籍,必将永远铭记于后世!”
    “相国也将永留青史,为天下士人所传颂!”
    说完这些,蔡邕双颊发烫,感觉很是尴尬。
    这些话语,都是女儿蔡琰帮他想出来的,已经在家里偷偷地练习了很多遍,才勉强说得出口
    “哦,果真如此?”
    董卓也知道自己以前的行为,早已惹得天怒人怨,日后史书上怕是难逃骂名。
    所以,对于扬名之事,很是热衷。
    “确实如此!”
    一旁的王允点了点头:“此举大大方便了读书之人,日后青史之上,对于首倡之人,又岂能少了赞誉之词?”
    王允此时,也暗生嫉妒,开始考虑要不要提前除掉董贼,由自己独揽功名
    “好!好——”董卓大笑一声,连连点头道:“既然如此,伯喈先生又何须赶赴北海?”
    “不如就留在关中,专务此事,老夫必定会全力支持!”
    果然又被琰儿猜中了!
    蔡邕暗叹一声,露出一脸笑意,拱手说道:“既然有相国支持,下官自然不愿意奔波千里”
    “不过,要想雕刻版籍,就必须使用硬质木材,最好是梨木或枣木。可惜,这两种树木,在关中之地,都不太多”
    “另外,刻印一部经书,需要很多士子多番校对,还需要大量匠师仔细雕刻,这就将会消耗无数的钱粮物资”
    “最后,印制典籍的白纸价格昂贵,现在只有在山东之地,才有生产作坊”
    蔡邕一条一条的诉说,每说一条,董卓的脸色就白上一分!
    到最后,董卓面皮发抖,脸色发青,转头看向王允,沉声问道:“子师,果真如此吗?”
    “确实如此!”王允也心中暗惊,拱手说道:“刻印一部典籍,消耗极大!”
    有些人很奇怪,年轻的时候没有钱,却非常豪爽,等年纪大了,有了积蓄,却突然吝啬起来。
    就像董卓年轻时在家乡耕田,遇到羌人首领前来拜访,为了招待他们,便把自家的耕牛给杀了!
    后来,退守关中,他就在郿县修筑堡坞,把搜刮来的财物尽数存放其中,还存储了足够三十年食用的粮食!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究竟还有什么用处?
    董卓此时,就已经有了吝啬之心,一听到蔡邕所说的种种消耗,他便打起了退堂鼓。
    不过,刚刚已经满口答应了下来,现在退缩,似乎有些难为情
    这时,王允与蔡邕对视一眼,拱手说道:“相国,下官以为,此举可能是刘备的疲兵之计!”
    “哦,怎么说?”
    “刘备或许想用此计,消耗朝廷的人力物力!”
    “有道理!”董卓击打一下手掌,神色满意的看向王允——
    你这话可真是说到老夫心里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做了”蔡邕摇了摇头,脸色有些落寞。
    “不——”王允微微一笑,露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我们也可以借此消耗青州的人力物力!”
    “刘备不是说要以北海郡国的赋税,支持雕版印刷?还要把北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儒道乐土吗?”
    “相国为何不遂了他的愿望?”
    如此以来,刘备就很难再利用北海郡国的物资!
    也就相当于间接的废掉了一块地盘!
    王允眯着眼睛,对于自己的谋划,很是满意。
    “不妥!不妥”董卓摇了摇头:“若是刘备那厮反悔,伯喈先生又能找谁说理呢?”
    这种事,他自己就经常做,很是熟练
    “无妨,只要相国以朝廷令旨,明发天下,若是刘备反悔,就必将遭到天下士人的唾弃!”
    王允捋着胡子,洋洋自得。
    “好主意!”董卓赞叹一声,转头看向蔡邕,问道:“不知伯喈先
    生何意?”
    “下官自是愿意遵从朝廷旨意!”蔡邕拱手应答,暗自松了一口气——
    果然与琰儿预测的差不多,这下终于可以离开长安了!
    只是此举怕是有些对不住玄德
    没过多久,蔡邕便带着家人,与朝廷使者一道,离开长安。
    刘备提前得知此事,派兵前去迎接。
    等到使者拿出朝廷令旨,刘备也不等他念诵,就一把夺过来,从中挑出徐荣的任命,递了过去:“徐将军,徐府君,恭喜了!”
    徐荣接过令旨看了看,终于放松下来,连忙拱手道谢:“还要多谢使君相助!”
    站在一旁的蔡邕见此,忍不住的暗自啧舌,拱手说道:“多谢使君将老夫救出长安”
    “伯喈先生乃是卢师好友,亦是备的长辈,不用如此多礼!”
    刘备连连摆手,道:“若是让卢师知道了,怕是要责罚晚辈了!”
    “玄德——”蔡邕点点头,面露难色,道:“朝廷已经发下明旨,要用北海郡国的赋税,支持雕版印刷,不知”
    “伯喈先生不必多虑,此举既是晚辈所提,自然不会反悔!”
    刘备面带微笑,语气坚定,让蔡邕终于放下心来。
    不过,他的内心深处,却是另一种想法——
    反正老子把北海郡国的县治都已经卖掉了!
    你要是能收上赋税,就算你厉害!
    这时,从后面的马车上,下来一位带着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继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中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哲并收藏继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