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一切都上了正轨,苏锦绣让柳承志安排族人在乡间大量地收购黄豆。
    一般来说,这东西也就是用来做豆腐。
    只是做豆腐也用不了这么多的豆子,还有一些人家是当做粮食来吃的,所以,总有一些人家存的不少。
    “这豆子的品相不错,可以多收一些。如今这铺子里除了厨娘就只有你一个人忙活,可还能应付得过来?”
    “弟妹放心,店铺里有我们两个人,足够了。”
    “那便好。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去松树胡同找我。”
    “放心吧,弟妹。”
    松树胡同,也就是现在的柳宅的位子。
    苏锦绣一转身,便刚好看到了两名女子过来,看样子,应该是一主一仆。
    那女子打扮地很是讲究,头上的珠花步摇,搭配地也十分好看。
    苏锦绣只以为她们是来买点心的,便朝她们微微点头后打算离开。
    “这位娘子留步!”
    苏锦绣现在梳的是妇人头,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她已嫁作人妇了。
    “敢问这位娘子可是柳承恩柳秀才的夫人?”
    苏锦绣微愣,再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笑道,“这位小姐有礼了,敢问小姐如何称呼,又是如何得知我家夫君的名讳?”
    女子正要开口,她身边的小丫环便抢先一步道,“我家小姐当然知道你了。我家老爷可是柳秀才的恩师呢。”
    闻言,苏锦绣立马不敢大意。
    “原来是关小姐,失礼了。”
    关淑影转头瞪了丫头一眼,斥责道,“如此无礼,回去后再好好去学学规矩吧!”
    “小姐,奴婢知错。”
    关淑影却不再理会她,而是与苏锦绣攀谈了起来。
    “按辈分,我当唤夫人一声嫂嫂的。”
    说着,便行了一个半礼。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之后,便一起去了斜对面的茶楼。
    站在大街上,总归不是说话的地方。
    “嫂嫂唤我疏影便好,早就听闻柳师兄娶了一位贤妻,今日得见,方知师兄还是自谦了。似嫂嫂这般精致又聪明的人儿,可是不多见呢。”
    “我就当疏影妹妹是在夸我了。”
    关疏影轻笑,“我原本就是在夸你呀。对了,听闻你们一家都搬来了县城?”
    “是。搬来的时间还不太长。”
    “嫂嫂可曾听说过书院中有人看中了柳师兄,所以想要提亲?”
    苏锦绣愣了一下,琢磨着眼前这位跟自己说这个,到底是何用意。
    她能感觉得到,这姑娘身上对她没有敌意,应该不是想要跟她抢男人的。
    “之前是有听到过,不过是一些玩笑话罢了。”
    孰料,关疏影却正了正脸色,“嫂嫂还是要当心些好。”
    苏锦绣眨眼,“妹妹此言何意?”
    “此事说来话长,那位相中了柳师兄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书院的一位先生,何举人。”
    苏锦绣对于高县的一些名人,还是恶补了一番的。
    特别是对于高县的上层圈子,更是打听地清楚仔细。
    其实,关疏影不说,她也知道是何举人看中了柳承恩,想要收他做女婿。
    不过,这个何举人到底内里如何,她还真不知道。
    “还请妹妹说地仔细一些。”
    关疏影叹了口气,将这位何举人的来历c家世,以及他家中待嫁的女儿都说了一遍。
    这中间,关疏影饮了两盏茶。
    而苏锦绣一直就是很认真地听着,偶尔会点个头,或者是皱个眉,给这位关小姐一个回应。
    “就是这些了。总之,这位何举人家世不凡,而且那位何小姐也是被骄纵惯了的,嫂嫂还是多当心一些,免得再被她给算计了。”
    “好,我会小心的。今日多谢关妹妹提醒了,改日一定携重礼上门拜谢。”
    “嫂嫂客气了,我父亲向来也是看不惯何举人的一些作派,可是又毕竟是同院共事,所以有些事,也不好做的太过了。”
    “我明白的,还是要多谢你的提醒。今日若非是你告知我这些,那位何举人的品性,我可是很难打听得出来的。”
    两人又坐了片刻,便各自归家了。
    苏锦绣想着从关疏影那里了解到的消息,对这个何举人以及何小姐,未谋面,已是心生厌恶。
    柳承恩现在在高县也算
    是一个名人了。
    毕竟,高县可是几十年没有出过一个小三元的秀才了。
    特别是,他在府城的文会上,还得了几位大人的夸奖。
    所以,柳承恩虽然功名不算多高,可如今算是高县的新贵,所以,一些财主乡绅,还是不想跟他闹崩的。
    待柳承恩回来这日,苏锦绣便问起了那位何举人的事。
    柳承恩将书放下,然后拉着她的手要软榻上坐了。
    “阿锦不必担忧,那位何小姐我也只是远远地见过一次,我对她无意。我说过,我这辈子只得你一妻便足矣。”
    苏锦绣听得心里甜丝丝的,抿抿唇,“那,若是何举人为难你该怎么办?”
    “他不过是书院的一介先生,而且又并非是我的恩师,平时我们其实也是很难见一面的。”
    县学里的学生多了去了,除了秀才外,还有一些是家中富庶特意掏了大笔的银钱进来的学子。
    而何举人所授的班内,大部分都是一些乡绅家的孩子。
    关先生所授的,则是有真材实学的秀才们,而且总共,也只带了二十人。
    一人毕竟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带太多的学生。
    关先生多年前便已才名在外。
    因为不喜朝堂,偏爱山林,便曾隐居过一阵子,后来,才得山长相邀,到了这高县的县学里做一名教员。
    若是单论背景,关先生不输那位何举人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娘子送我上青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佳若飞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佳若飞雪并收藏娘子送我上青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