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这里为你准备了二百两银子,足够你母亲两年的开支用度。倘若途中有变,两年回不来,我们会派人接济你家,你只管放心地去就好了。”
    “多谢冯先生!”徐光启喜不自禁。
    “别谢我,谢万岁爷。”冯保一摆手道,“若非万岁爷,我哪知道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有你这个穷秀才?赶紧把钱送回家,与你娘道个别,然后马上随我们先去南京吧。”
    徐光启拊髀雀跃地去了。
    约莫有小半个时辰后,他背着一个旧包袱回来。
    冯保带着他离开生他养他的那个穷苦的小村庄。
    冯保确实不知道眼前这个穷酸秀才到底有啥能耐,将来能发多大的光,朱翊镠也没有与他详细解释,但他相信朱翊镠看人的眼光,所以回南京途中对徐光启很是客气。
    而此时的徐光启不过二十出头,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在哪儿,只感觉自己拥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劲头与钻研的热切渴望之心。
    既然皇帝诚挚相邀,派司礼监掌印冯保亲自来请,还许诺他如此丰厚的物质资助,哪有理由拒绝?
    虽然出使他国未来指定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相信外面的世界的精彩,闯荡不正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儿吗?
    再说了,不过两年时间,出使团两万多人,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即便不能从外国学到知识,从身边的人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何乐而不为?
    至于科考,冯保说得对,以他家现在的条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赴京赶考呢?先得去南京参加乡试,然后又要去北京参加会试
    没准儿这次跟随出使团,还能认识官场大佬,即便没有皇帝的许诺,将来对他科考也有帮助,这不正是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需要的吗?
    徐光启当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可如果朱翊镠不加干预,他可清楚徐光启由于各种原因,得二十年之后,也就是四十多岁才能高中秀才。
    对于徐光启这样的人,朱翊镠内心其实是矛盾的,不知道该不该尽快帮助他们步入人生正规,少走弯路。
    但牛人的经历多数坎坷。
    没有坎坷的经历磨炼,不知道他将来的成就更高更低。
    就像朱载堉,没有十九年的独藁生活,还能不能研究出震惊欧洲人的十二平均律,还真不好说。
    再像汤显祖,如果不是张居正的刻意阻挠让他十年不中,他笔下的文字还会不会如此意气风发也不好说。
    万事都有两面性。
    但对徐光启,朱翊镠最终还是决定干预一下他的人生,争取让他尽快投入到学习与研究西方的道路上。
    一,这方面的人才稀缺。这时代的人还不知道什么叫科学呢,也不知道向西方学习。可恨大清更是短见,闭关锁国两百多年。
    二,要通过善待朱载堉c徐光启这样的人才,让国人知道诗与远方对人生的意义:填饱肚子固然重要,但精神追求也一样不可缺。
    虽然对穷苦百姓而言,这依然是个奢侈品,可大明不是还有许多上层人士吗?朱载堉c徐光启之辈都能自发研究呢。何不加以引导支持,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上?
    这便是朱翊镠的考虑。
    效果如何也只能交给时间了。
    。
    注1:为了纪念徐光启,上海市法华汇已经改名为徐家汇。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