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认为,这起刺杀案是白莲教所为。”

    “白莲教?白莲教孤记得洪武初年就禁绝,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策划起这种大案呢?”

    “殿下,白莲教主要在乡间、村镇流传,屡禁不绝”

    宋忠给朱允炆做了一下白莲教的普及工作,朱允炆才大致明白了白莲教的脉络:

    白莲教创始人是江南吴郡沙门茅子元,时间大约在南宋绍兴年间,起源于净土信仰,尊崇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求往生西方净土。简单来说,就是组织一群人念佛忏悔,求来世脱离苦海。因为自己宿世的母亲也喜欢念佛,朱允炆觉得这个也挺好的,导人向善啊。虽然为正统佛教视为“事魔邪党”,但由于其教义简单,容易实行,所以流传愈来愈广,元朝对其较为友善,但在元代白莲教出现一个变化,就是改奉弥勒佛,根据佛典所说,弥勒佛是未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下一尊佛,所以宣扬“弥勒下生”的谶言。由于其规模越来越大,元庭于至大元年下令禁止,后庐山东林寺白莲堂主普度奔走营救,才在三年后恢复合法地位,但在11年后,至治二年,元庭又开始限制白莲教,从此白莲教上层对官府报敌对态度,再加上元末暴政,下层教众对官府也极度不满,故白莲教组织率先反元。红巾军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可以说大江南北的反元者都是白莲教徒,其麾下诸军也以白莲教自居,朱元璋最初也是奉韩林儿的年号,所以白莲教和大明也有牵扯不止的关系。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禁止白莲教,故白莲教转入地下,且开始分散,有些地方改头换面,不再以白莲教自居,名称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之多,但屡起暴乱,虽镇压不绝。

    “哦,孤大致明白了,那么宋忠,为什么白莲教屡禁不绝啊?”

    “这个啊,末将以为虽然大明吏治清明,远胜前朝,但也免不了贪官污吏,小民受苦却无处告发,所以在聚众念佛忏悔时,很容易和周围人引起共鸣,如果加上居心不良的人的挑唆,那很容易引起暴乱,反对官府,而且白莲教信奉弥勒转世,所以不畏惧死亡,故而无法禁绝。”

    朱允炆敏锐的发现宋忠似乎有些同情白莲教,就道:“宋指挥使,难道同情白莲教?”

    宋忠吓的立刻跪倒在地:“殿下,卑职没有,卑职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殿下,恕微臣直言,白莲教是禁不绝的,小民困苦,无力自救,祈求神佛保佑,祈求来生托生个好人家,乃人之常情,所以才能广为流传,却屡禁不绝。”

    “是啊,宋指挥使说的很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解决,这种事情永远解决不了。但造反必须镇压,否则朝廷体制毁损,则百姓会更加困苦。”

    “殿下英明,臣也知道,但这种问题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本朝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朱允炆叹息了一会儿,突然道:“宋指挥使,你好像很多愁善感啊,孤感觉你不太适合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啊。”

    宋忠沉默了一会儿:“末将冒死进言:殿下对锦衣卫有太多的误解了。”

    “误解?”

    “锦衣卫的职责是保卫皇家的安全,自然需要防患于未然,行刺探、侦缉、抓捕之事,况且锦衣卫不仅在国内有密探,在边疆、藩国、属国甚至蒙古都有密探,他们为了大明,舍生忘死,可能埋骨异域,却无人知晓,也无人理解。只是因为锦衣卫做的事情都没有人知道,知道的人不说,不知道的人只凭表面印象揣测。所以末将才说,殿下对锦衣卫有误解。”

    朱允炆不由得站起来:“还有这等事情?”后世作为一个军人,对这种保家卫国而奋战在边疆异国的军人,有一种由衷的佩服。

    “末将有一句虚言,粉身碎骨。”

    朱允炆想了想说:“过段时间,我会让王子中去你们锦衣卫查看卷宗,希望你们能配合。”

    “锦衣卫乃皇家鹰犬,自然会配合。”

    沉默了一会儿,朱允炆道:“孤收回刚才的话,待了解了更多再做评价,如果你所说为实,孤必然会重赏锦衣卫,如果你们玩忽懈怠,夸大其词,孤必然严惩。”

    “末将可以发誓,无有虚言。”

    “好吧,孤把话岔开了,你继续说刺杀案吧。”

    宋忠犹豫了一下,跪倒在地道:“请殿下赎罪,您的信物本在白家大小姐手中,锦衣卫不敢为难,但皇上问起,末将不得已坦白,皇上震怒,将信物收回,并将白家人重新审讯?”

    “什么?”朱允炆不由得站起来:“宋忠你好大胆!”大脑里不由浮现出白芳蕤被鞭子抽、辣椒水、老虎凳的情节,不由的手有些发抖。

    宋忠看到了,练练叩头:“殿下息怒,锦衣卫也是不得已,不过锦衣卫并没有难为白老爷子一家,只是对其奴仆进行了拷打。”

    “哦,”朱允炆心情一放松,不由得发现自己失态,就坐了下来:“宋忠,你把事情说一下吧。”

    “好的,”宋忠不敢起来,偷眼看朱允炆,发现殿下没有再发火,斟酌了一下道:“殿下,末将将白家的奴仆、掌柜、伙计都拷打了一遍,大家一致说莫喜宝这个人独自一人居住,无亲朋好友,过年过节也不和人来往。”

    “后来一个小厮无意中说出,莫喜宝虽然不好女色,但偶尔会逛窑子。锦衣卫根据这条线索去排查,后来发现莫喜宝每次都是去秦淮河上的一条花船‘清音阁’,上面的头牌姑娘清音音色双绝,达官贵人欲求一见也不易,可是莫喜宝每次去,都能见到清音姑娘。这不能不让人生疑,但锦衣卫赶到时,花船却突然起火,船上只有一个丫鬟夏雨和满船的尸体,夏雨看到锦衣卫来了,挥剑自刎,尸体掉进火里,锦衣卫奋力抢出尸体,后来在其胸口发现了白莲花的刺青。”

    “白莲花的刺青?这能说明什么?”

    “白莲教组织严密,只有高级别的教徒才会在胸口刺上莲花,不过更高级别的却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建文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孤独的远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的远方并收藏建文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