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正文 第210章大考在即

    因为这些调整基本上都是在尚书台内部进行,没有损害到其他机构的利益。</p>

    只要尚书令袁盱不反对,就不可能有人提出异议。</p>

    刘志处心积虑要将大汉的官制架构,朝着三省六部制靠拢。</p>

    之前他不顾反对将诸曹从太尉府迁出,划归尚书台,就是为了现在做准备。</p>

    事先他与太尉黄琼和尚书令袁盱打过招呼,与他们商量了一下。厽厼攫欝</p>

    袁盱对这般调整十分赞同,尚书台职责范围广,诸事繁杂,各曹之间分工过细,有时候同一件事都需要数曹配合才能完成。</p>

    这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每天日理万机,忙得晕头转向的,关键效果还不好。</p>

    其实作为尚书台的掌舵人,袁盱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尚书台的架构分布有问题。</p>

    但自从尚书台重组以来,朝廷一直各种变故,根本没有时间讨论此事,现在陛下主动提出,他自然是举双手赞成。</p>

    刘志给出的改组方案也十分合情合理,精简机构,各司其职,何况还增加了工曹这一大类。</p>

    使得尚书台的职责范畴又扩大了不少,现在,他名义上是与九卿平级,但实际的权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尉府。</p>

    刘志用这种不动声色的手段,一点一滴的改变着大汉的朝廷结构。巘戅宝来小说网巘戅</p>

    他要改革,改变东汉皇帝受世家节制的现状,三公九卿制,就已经成为他最大的阻碍。</p>

    刘志深知自己根基未稳,大刀阔斧地砍掉重建,无异于自取灭亡。</p>

    所以他只能旁敲侧击,就好像一栋摩天大厦,只要将根基一点点撬掉,终有一天会轰然倒塌。</p>

    尚书台,御史台,翰林苑和司隶校尉,就是他向腐朽制度开的第一刀,而且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改变着朝堂的格局。</p>

    如今的尚书台,已经越来越接近于后世的六部尚书,具有了户部、工部、兵部和刑部的所有功能。</p>

    吏部也初成规模,暂时受制于太尉府,只有礼部还无法独立出来。</p>

    毕竟,掌管典礼的太常,和掌管对外事务的大鸿胪,都属于九卿之一,你要是把他们降级并入尚书台,不拼命反对才怪。</p>

    说起来,汉朝是中国古代进入封建制度以后,第一个成熟的王朝,但许多制度都还残留着奴隶社会的痕迹。</p>

    再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复杂局面。</p>

    要想如后世一般,成为君权高度集中的王朝,还需要经过艰难而漫长的岁月去改变。</p>

    他没打算完全照搬三省六部制,但大的框架结构会借鉴,刘志的下一个目标,是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等等。</p>

    在东汉官制中,这几个官职主要起着沟通皇帝和尚书台之间的作用,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黄门侍郎则由宦者担任。</p>

    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黄门侍郎则日常居住在省中。</p>

    因此,虽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级别最高、中常侍次之,但与君主的亲密程度,则以中常侍为最。</p>

    在刘志之前的数代皇帝,都无法亲政,皇太后临朝称制,只能依靠这些宦官来传达命令。</p>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级别不高的中常侍,反而权倾天下,成为朝廷的主要势力之一。</p>

    但当皇帝亲政之后,他们的作用就明显减少,权力范畴也就日渐萎缩。</p>

    其实,这三个部门,正好构成了未来三省中的门下省。</p>

    隋唐时门下省是重要的国家机构,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p>

    但现在,这个机构却没有起到他该有的作用,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p>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侍中的权力被边缘化了,被黄门侍郎和中常侍所压制。</p>

    所以,他想在合适的时机,扩充侍中的配制,并将黄门侍郎改为由士人来担任。</p>

    而中常侍则保留原样,不做改变。</p>

    当然,他不觉得现在是个好时候,刚刚才动了御史台和尚书台,总得给那些世家们一些时间来消化适应。</p>

    何况他不想将未来的门下省交给世家来掌控,那样他处心积虑岂不是白忙一场,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权力。</p>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共赏清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共赏清歌并收藏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